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08 12:32:20

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

[摘要]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它能够促进虚拟环境中人与人的交互以及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影响在线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在线学习满意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介绍了社会临场感起源与发展过程,然后论述了社会临场感的内涵,包括定义的界定与辨析、内在属性及影响因素,之后对常用的测量社会临场感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者介绍了关于社会临场感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临场感;虚拟学习环境;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64-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13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的需求日益加剧,在线学习已经是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线学习克服了传统学习中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与方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然而由于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的本质,在线学部分是在人机交互的虚拟学习环境中实现的,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之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一些真实的社会线索无形中被过滤掉了,导致在线交流情感的缺失,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时会产生孤独、厌学的状态。一些研究显示,社会临场感能够促进虚拟学习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帮助学习者进行积极的协作,增强在线学习者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减弱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孤独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社会临场感是描述人们是如何进行社会互的最好的概念之一。因此,社会临场感作为影响学习者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临场感的起源与发展

1.社会临场感的起源

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又称社会存在、社会表露、社会呈现,在我国大多数学者则普遍翻译为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理论是传播学技术与社会(technology and society)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最初由Short、Williams和Christie等三位学者Ⅲ于1976年提出,他们认为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

他们认为通讯媒体因它们的社会临场感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并且这些不同在人们进行交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hort等人界定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描述通讯媒体的一种特性,并且这种特性能够决定人们的交互和通讯。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人们可能认为一些媒体的社会临场感高,而另外一些媒体的社会临场感低。更重要的是社会临场感较高的媒体通常被认为是社交性的、热情的、人性化的,而社会临场感比较低的媒体则被认为非人性化。

20世纪80到90年代,一些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研究者利用社会临场感理论解释CMC固有的非人性化的属性,这是因为CMC过滤掉了我们通常面对面交流中的非语言信息及其他相关线索。这一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商业背景下的CMC,对于教育背景下的CMC研究极少,研究者主要有Rutter,Daft和Lengel,Kiesler,Walther等人。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相应地,任何正式的学习环境必须能够支持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当时的一些研究者批判在线教育,他们认为社会线索的缺失会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接入使得在线教育继续发展,实际上每年在线教育注册进行在线学习人也在不停的增长。Garrison、Anderson、Gunawardena等人开始质疑媒体的属性是否决定了社会临场感,他们认为使用者对临场感的感知要比媒体自身的属性更重要,并且他们还阐明了与先前研究相反的结论:CMC非常社会性和人性化,甚至超人性化。然而,尽管偶尔有人提出在线学习的孤独感和分离感的说法,但是一些在线教育提倡者与实践者认为在线教育以及CMC能够支持学习的社会性实践。一些研究者开始质疑,通讯媒体过滤掉决非语言和社会性线索的程度,因此他们开始验证在线教育的社交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的研究者对Short等人的社会临场感概念进一步发展,他们认为参与在线学习的学习者能够将自己的个性投入到讨论当中,建立社会临场感。当他们处在虚拟环境时,通过使用情感符号、讲故事甚至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个性化的自我,在其他线学习者面前能够呈现自己的真实存在,并且感觉到与他人是连通的。所以,使用者对社会临场感的感知能够弥补网络过滤掉的线索。从此之后,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社会临场感的研究越来越多,社会临场感已经成为在线学习的一个核心的概念。社会临场感的发展起源过程可以表示为如下表1所示:

二.社会临场感的内涵

1.社会临场感的界定

在线学习环境中,社会临场感也许是最适合描述人们是如何进行社会互的一个概念。然而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进行演变。不同的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的理解也不同,所以社会临场感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如下选择了几种比较典型的界定进行描述。

界定一:社会临场感是指在利用媒体进行沟通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Short等人的界定,强调了社会临场感是媒体的一种属性,不同媒体的社会临场感的程度不同。但是后来Gunawardena等人认为,社会临场感不仅是媒体的属性,同时也是人与媒体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感知,并且这种心理感知可以通过人为的行为进行培养。

界定二:社会临场感是指通过使用通讯媒体,社区参与者试图在社交和情感上把自我投射为真实人的能力。Garrison的界定是在Gunawardena等人对社会临场感的观点基础之上,关注的中心从媒体的潜能发展到媒体承担社会线索传播的能力;从探寻媒体传播中交互活动存在的局限性转向寻找克服这些局限性的方法;社会临场感不仅能描述人们借助媒体对他人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描述了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知觉还取决于自我的投射状态。

界定三:社会临场感是学习者在网上学习小组内的归属和认同知觉而导致的沉浸感。Rogers的界定主要是把社会临场感作为社会认同的角度来定义社会临场感,并且他们定义中的社会认同与Garrison定义中的自我投射有共同的焦点,都描述了小组凝聚力: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Rogers对社会临场感的定义只是Garrison定义中的一部分,“自我”具有多元化特征,自我投射可以表达个人身份和共享,或者社会身份。

以上分别对社会临场感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可以看出每个人界定的侧重点不同,Shoa等人的界定重点强调社会临场感是媒体传递信息的一种属性;Garrison等人则认为社会临场感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我的投射状态和内心的感知;Rogers的界定是强调社会临场感是在小组学习中学习社会身份认定与存在。

2.社会临场感的内在属性

关于社会临场感的内在属性,一直是研究的争论点,以Short等人的视角来看,技术决定了社会临场感的感知。相反,像Gunawardena,Tu等人认为社会临场感的感知,媒体属性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社会因素。这个争论其实涉及技术哲学领域中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论题,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笔者认为关于这个问题应该采用技术哲学家兰登,温纳(Langdon Winner)的弱技术决定论的思想。技术影响社会临场感,但技术是相对自主的,也负荷着一定的社会、政治和伦理价值,不是影响社会临场感的唯一因素。以上两种观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但是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对立的。因此社会临场感是个复杂的概念,既涉及技术的因素,同时也涉及社会的因素,并且社会因素与技术同时影响社会临场感,并贯穿在社会临场感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1)社会临场感是媒体的一种属性

按照Shon等人所处时代的研究者的技术视角来看,社会临场感是媒体的一种属性,不考虑媒介两端对话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的媒体在传达社会情感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具有不同的潜能,线索的特征是能感知到交流的对方真实的存在。非言语信息能够被看到(像,面部表情,手势)。听到(像,声音的大小,音调的变化),触觉到(像,触摸,握手),闻到(像,气味)。媒体的变化影响交互的本质,交互的目的影响个体交流使用媒体的选择。社会临场感理论通常用来划分通讯媒体的等级,根据媒体的临场感的程度,如(面对面>视频会议>音频)。根据这个理论,高社会临场感的媒体更适合执行有关人际关系的任务。

(2)社会临场感是人在通讯交流时对他人产生的心理感知

对于社会临场感来说,技术是一种支撑环境,使得一种原来没法产生的心理感受有了产生的可能性,但是他的产生离不开人内心的感知。Tu运用了社会临场感的不同定义来界定社会临场感为:发生在媒介环境中的,人对人的知晓程度:在CMC中与另一个知性主体连接时的感觉、感知与反应。说明了社会临场感是在通讯媒介环境中产生的心理感知。Gunawardena认为获得社会临场感是提高写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关键,也是影响学习者满意度的重要预测指标。同时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中,她总结“即使CMC被描述为非语言线索和社会情景线索比较低的媒体,参与的对象可以通过投入他们的身份和构建在线社区来创造社会临场感”。Gunawardena强调了社会临场感不仅是通讯交流时对他人产生的心理感知,同时这种感知可以同过人的行为来构建和维持。

3.社会临场感的多因素特性

short、CrlTison、Rourke等人测量社会临场时,认为影响社会临场感的维度有:“交互响应”、“情感响应”、“凝聚力响应”。Tu在测量社会l临场时,认为影响社会临场感的因素有社会情境、在线传播、交互性、系统的私密性和私密性感觉五个因素。而KarelKreijns则认为影响在线学习者社会临场感的因素与学习者的社交能力,以及社会性空间中的学习者的行为密切相关。

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对社会临场感的维度划分也不同,国内的学者对社会临场感影响因素的探究结果也不统一。徐琦从个体心理因素、群体对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及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社会临场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有“互动”、“真实度”、“亲切”、“协作”。李肖峰利用SPSS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社会临场感的影响因子,即F=技术(4.717%)+互动(11.754%)+情感(9.943%)+群体凝聚力(35.843%)+其他(37.742%)。王广新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网络课程论坛内影响社会临场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认为社会临场感应该包括“面对面与达意程度”、“互动性”、“非言语信息”、“亲切感”、“真实感”等五个因子,同时分析结果表现出学习者社会临场感的许多因子与个人背景因素、社会支持度呈现出显著相关性。

笔者认为,以上研究者的结果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即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主要是学习者所在的虚拟学习环境的功能和特点,社会性因素包括情感、互动、凝聚力等因素。这两类因素也是对社会临场感内在属性的反应,社会临场感是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体,技术因素为社会临场感提供了环境支撑,社会因素影响人们对社会临场感的感知,因此二者不可分离来谈。社会临场感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者社会临场感的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交互的水平、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效果,因此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测量也成了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社会临场感的测量

不同的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的界定不同,但是每一个人的界定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Carrison等人关注的是学生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自我投射为“真实人”的能力,然而Picciano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对虚拟学习环境的归属感。每个定义之所以重要,因为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的界定,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临场感的测量。所有关于社会临场感的提出,研究者们都需要进行鉴定、测量、验证。CMC与在线学习的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进行了重构,而不是利用先前研究者开发和使用的一些方法来测量社会临场感,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式来研究社会临场感。Gunawardena和Zittle、Rourke、Tu在社会临场感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在测量社会临场感方面主要关注的是使用者的态度和在线学习行为。例如,Gunawardena与Zittle还有Tu主要研究是使用者的态度,然而Rourke等人关注的是使用者的行为。无论他们关注什么,这些研究者对社会临场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他们是怎样研究社会临场感测量的。

1.社会临场感量表(SPS:Social Presence Scale)

Gunawardena和Zittle是最早在教育背景下研究社会临场感和CMC的,他们将社会临场感分成三个维度:情感响应、交互响应、凝聚力响应。在Gunawardena的第一篇文章中,她用了17个问题,做成五点式的双极量表(从消极到积极)。例如,刺激一乏味,“5”表示非常乏味,“1”表示非常的刺激,如果不能确定二者,认为二者平衡就用“3”表示。她使用的这种双极量表更加关注实用者对媒体的感知而不是对他人“真实存在”的感知。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中,Gunawardena与Zittle使用了Social Presence Scale量表来作为收集数据的工具,SPS量表与她先前使用的量表相似,但是Gunawardena没有使学生回答两极的量表,而是让学生对14个问题分别按程度进行1-5等级划分,同时他们检验了SPS的内部一致性,Alpha=88,这样Gunawardena与Zittle对社会临场感的调查比以前更加的直接。

2.社会临场感指标(SPI:Social Presence Indicators)

Gunawar-dena与Zittle通过自我汇报问卷来测量社会临场感不同,Rourke(2001)等人试图通过分析在线讨论的内容来测量社会临场感。Rourke等人也确定了社会临场感的三个领域:情感相应、交互相应、凝聚力相应,开发了12个内容分析的指标。例如情感相应领域中有三个指标:情感符号的使用、幽默的使用、自我暴露。验证了这个量表有效性以及可靠性,并分析了其可信度。然而他们提醒读者,他们开发量表的目的是分析社会临场感的组成而不是得出结论,特别是问题中的样本。他们还认为他们也不太清晰22个指标的权重是否相等,是否社会临场感存在最优水平。2008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年会中,Rourke等人提出可能会再修改这个指标体系。

3.社会临场感与隐私问卷(SPPQ:Social Presence and Privacy Questionnaire)

Tu对一些研究者使用Shon等人的语义区分量表研究社会临场感进行了批判,如Gunawardena。他认为当涉及CMC时,这种量表不适合测量个体对社会临场感的感知。同时他还认为,Gunawardena和Zittle制定的SPS量表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研究中的一些变化的变量,如,接受者、隐私、任务、社会关系、交流风格,因此,Tu开发了SPPO量表。他借鉴了CMC态度测量方法和隐私感知方法,并验证了SPPQ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最终提取了影响社会临场感的5个影响因素:社会情境、在线交流、互动性、系统隐私和隐私感。这5个因素在所有变量中占82.33%,量表的阿尔法值在0.74~0.85。但是Tu认为,在线隐私有比较弱的相关性,所以作为社会临场感的一个维度,可能需要去掉,但是他在后继的一些研究中却一直在没有删除。尽管这种量表存在优势,但是影响社会临场感的因素太多,SPPQ量表只能作为一种研究的辅助手段。Tu和Mclsaac在确定研究结果时,在使用SPPQ量表的基础上,还使用了一些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等。因此,Tu和Mclsaac认为社会临场感本身其实要比先前的研究复杂得多,尤其是社会情境比以前想象的作用更重要。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说明了,如何测量社会临场感还没有达成一致。就像Tu批判Gunawardena的测量方法一样,别人也在质疑Tu的测量方法。同时尽管社会临场感已经被表述为一个感知的概念,Hostetter和Busch指出,仅仅使用问卷调查会产生问题,因为被试可能提供的答案是比较理想的。每个社会临场感的测量方法并不是完美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临场感的研究时,除了参考前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制定出一个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全面的测量方法。

四.社会临场感的研究热点

自1976年提出以来,在西方国家,社会临场理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媒介技术的应用性发展和虚拟环境中的学习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者除了研究社会临场感的定义和测量,同时研究的关注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临场感的效果研究

Gunawardena等人使用Global Ed计算机会议系统,测量了学习者利用文本进行交流时对社会临场感的感知与对课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计算机能给学习者提供用“表情符号”创造社会情感经验的能力,学习者感到用表情符号能表达在虚拟社区书写情境中丢失的非语言线索,社会临场感得分能解释60%的学习者满意度变异量,可作为学习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Richardson等人利用Gunawardena设计的问卷调查了学习者使用SUNY系统在线课程学习的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对社会临场感的感知与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呈正相关。Gunawardena和Richardson的研究结论与其他多数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So等人进行研究的情境是一个混合式学习环境,即用网络进行课程传递,也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教师的同步或异步指导。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感知到的合作学习状态与社会临场感在统计上呈正相关关系,但意外的是虽然社会临场感与满意度之间是积极的关系,但是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相关。Arthur Bangert利用Garrison等人的实际调查模型来评价社会临场感和教学临场感对在线学习者批判性探索体验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共同影响在线学习者积极的响应,促进学生的认知临场感。除此之外Karel Kreijnset等人发现社会临场感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并且这种促进效果是相互的。

2.新媒体的社会临场感研究

社会临场感是媒体的一种属性,利用这种属性来进行媒体的选择。Mark Keil与Roy D.Johnson会临场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比较传统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和语音邮件的社会临场感,结果发现被试者对语音邮件的社会临场的感知比较高。Biocca等人在系统梳理了二十多年来的社会临场理论研究后,将继往研究中牵涉的概念、变量、变量之间关系及其实际应用情况等做了详细的分类阐述。他们指出,社会临场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贡献:(1)利用社会临场理论探索媒介技术的设计目标,使用者的社会动机以及电信系统的特征及其影响;(2)利用社会临场理论中的测量指标评价不同媒介技术可以提供的社会临场感;(3)利用社会临场研究探索人际交流和社会认知等更大的研究议题。

3.CSCL领域中社会临场感的研究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成为一种趋势。在网络条件下的协作学习,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社会互和知识建构,社会临场感是影响学习者交互以及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Elizabeth Staccy研究发现,虚拟协作学习环境中提供的社会情感支持对学习者的成功非常关键,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临场感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yo-Jeong So等人调查了学习者对协作学习、社会临场感、满意度的感知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习者对协作学习的感知与社会临场感和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Karel Kreiins开发出了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环境下测量小组学习者感知社会临场感的测量量表,测量量表更加注重社会性空间和学习者的社交能力,可以说为虚拟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的测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各种学习系统的开发,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小组授课的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计算机支持的学习这个领域将会更加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因此社会临场感将会成为影响协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4.促进社会临场感的策略研究

社会临场感不仅仅受虚拟学习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国外在这一方面也做了许多相关的研究。Steven R.Aragon从教学设计者、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会临场感的策略。Adisorn NaUbon提出利用基于文本的异步交互工具来促进在线学习社区的社会临场感。Steve Wheeler更加注重虚拟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提出远程数字化虚拟学习环境中辅导教师、学生促进社会临场感的方法。Giuliana Dettori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中利用故事叙述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在线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Dunlap等人提出利用微博来促进在线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Eva-Lotta Sallnas利用虚拟学习环境中的触觉反馈装置来增强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结果发现实验效果显著。以上促进社会临场感的策略主要是从媒体技术和学习者行为来进行探讨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外教学中社会临场感得到了教师的关注,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却很少,社会临场感作为影响网络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也要进行相应关注。

五:社会临场感研究的趋势

与美国大量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在社会临场理论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临场感或社会存在感为关键词检索,以1976-2012年为时间段,共有20篇与教育技术高度相关的文章。主要关注焦点可以分为三类:网络消费、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临场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临场感研究还处于襁褓之中,关于社会临场感的研究,我们还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学习方式虽然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是怎样的让学习者更加自信、快乐、不孤单的学习,充分发挥社会临场感的作用,将社会临场感作为影响因素应用到教学设计、平台设计、资源设计等方面将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每年在线注册学习人数的增长,再加上人们对网络的重视,将来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一些教育从业者将会持续讨论网络的社交性以及在线学习的重要性。社会临场感研究的第三浪潮也孕育着社会临场感第四浪潮的研究,在新的浪潮中,研究者将会利用各种、混合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临场感,更加关注社会临场感的社交情境以及境脉(contextual nature)的研究。研究者和教师将会考虑到关于社会临场感的许多新的事情,如利用虚拟课堂的界面以及在线讨论工具(论坛)、QQ实时交流工具、视频会议系统,非课程绑定工具(微博、博客)等来提升在线学习者社会临场感。

上一篇:目标导向的高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