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语文的生存之路

时间:2022-06-07 11:10:00

新高考模式下语文的生存之路

摘 要: 如今,江苏高考模式变为语数外总分作为录取条件。在这一新高考模式下语文该如何生存呢?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高分呢?文章对此作探讨。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 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随着江苏高考模式变为语数外总分作为录取条件后,语文学科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其地位不容乐观。面对这一窘境,我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寒心不已,万事皆有因,为何会这样,怎么改变这种情况?以下我谈谈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现实的窘境

1.难以有高分

语文这门学科,能考到120多分已经是很高的分数语文试卷,一篇作文就要占到70分,而一般人只能拿到50分左右诗歌鉴赏10分题目,能得5分已经很不错,至于翻译、文学类文本,小阅读很难拿到全分。

2.整个教学工作中普遍的认知意识

语文教材与语文考题的大相径庭使得语文教师难以把握。题目与教学往往严重脱节,例如高考题要考语言知识运用题,要考句子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主题的挖掘,可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是介绍课文背景,总结课文主题思想(基本都是老师自言自语),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而且有些教师只说结果不讲道理:思想情感是怎么把握的?为什么结构那样划分?为什么作者的情感是这样的?只是就文章讲文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器具,怎么能正确答题?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话:“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表现了王熙凤这个人物怎样的性格?学生说表现她有教养懂礼貌,怎样让学生知道表现她故意显示自己的权势、身份、地位这一点呢?简单点,你就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理解,但记忆不住,其实教师需要作引导。有些语文老师殚精竭虑讲授,只是对教参照本宣科。甚至有些内容老师还不理解其所以然,就让学生记录下来,结果是出力不讨好,实效性不高。

3.缺乏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有些时候,语文教学内容往往较为枯燥,尤其是教授文言文时,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自然没有兴趣可言。

4.其他学科对语文的冲击

语数外高考模式下,就其名称而言语文首位,但事实上是末位。数学、英语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语文相对而言占用时间较少。曾经问过学生,你的一天作业是如何安排的,学生回答说数学第一,英语第二,物理第三,化学第四,最后有点时间给语文。由此可以看出,在“得数学者得天下”和“全国人民学英语”的口号下,语文处于末位,受到冷遇。

二、语文需要改变

语文的重要性地位要求我们无法回避。政治、历史、地理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语文基础太差,则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影响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但是,既然高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语文可以陶冶情操,“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生活品位。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中国人,语文是我们的国语,怎么能离之弃之?

高考题目高于教材,但是还是植根于教材。例如:文言文高考需要考查120个实词及18个虚词,这些实虚词大都曾在课本中出现,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些内容要重点点明,要求学生主动掌握这些词语,直到很熟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高考19分的文言文阅读就能拿高分,而且文言文有很多是高考要求默写篇幅,熟练掌握之后,默写就不再是难事。所以不是高考离弃我们,是我们陌生了高考,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与高考的联系,则语文科目得高分自然不难。

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问题的设置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切口,注重讨论,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如枯燥的文言文学习,我采用的方式是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结合手头的工具书,试着翻译全文,把自己不会一些词句画出来,上课时,我让学生提问,我来回答,当然最好的是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另一个学生能够帮助解决。老师,我对于一些词句进行回顾及扩展。例如:我在讲到《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中的“轩凡四遭火,得不焚”中的“凡”这个字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有这个字的句子,学生很积极地参与,有“凡四方之士”和“凡在故老”等。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凡”实词的义项。我认为不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重点是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是融入其中,还是徘徊在门外,不敢进入,做一个孱头。

总之,语文教育者责无旁贷,要努力为语文在这样的高考形式下赢得应有的地位。

上一篇:让作文“精彩”起来 下一篇:被消费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