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糟吗?

时间:2022-06-07 11:03:20

【前言】自动化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糟吗?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然而,在这不安想象之外的,是关于汹涌来袭的自动化科技如何改变人类(包括其主体性地位)的更深远议题。不可否认,自动化技术已经悄然进入各行各业,按照技术理论家凯文・凯利发表在2013年《连线》杂志封面故事中的话来说:“我们要让机器人来接班。”为此,他以现代...

自动化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糟吗?

能否突破眼下的“玻璃笼子”,更多得依仗一种对技术持必要警惕的理念和面对科技浪潮人们必然做出回应的信念。

同样的半杯水,有人乐得看到还有半满,而有人则担心只剩半杯了。在对待自动化问题上,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更像是后者。

他倒不是一个恐惧科技或对一切新鲜事物抱有敌意的人,但通过几篇(部)代表性的作品,从2003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IT不再重要》(IT Doesn’t Matter)到2009年出版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一直到最新出版的《玻璃笼子:自动化时代和我们的未来》(The Glass Cage: How Our Computers Are Changing Us),他都致力于从人文主义的立场,提醒世人对于“技术依赖”的警惕。

在《IT不再重要》里,卡尔提出:IT将和电力等能源一样,作为基础建设,当随处可以买到IT技术,它则无法再充当战略性的角色,也因而丧失了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此观点一出,在当时IT业界引发轩然大波。到了《浅薄》,卡尔率先抛出“好用的谷歌搜索在把我们变傻吗”的疑问,同时认为当人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视觉化冲击、信息获取便利)的过程中,其实已然牺牲了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这回在《玻璃笼子》里,卡尔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问题提供了(他认为)人们迫切需要的人文主义视角,他的观点是,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受制于数据的操控。当计算机和智能设备成为“身体延伸的一部分”乃至“数字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时,人类的主体性地位很容易遭到遗忘。套用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另一位科技批判作家早前一本类似著作的书名来讲,“你不是个玩意儿(You Are Not A Gadget)”,他指的是,当科技越来越多地挑起重担、扮演重要角色,但人类仍须警醒的是,究竟谁是主人,谁是奴仆?

而从另一方面看,卡尔焦虑的主题多少有点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工作的终结》(The End Of Work),以及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与机器赛跑》(Race Against The Machine)等作品中所透露的担忧,这是一种可以被概括为“技术性失业”的论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公众想象中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即廉价电脑、智能软件和机器人会抢走所有工作,让人类失业。因此,像有些科幻小说家就一直在警告世人:“未来,我们将被机器取代,机器将成为人类退化的罪魁祸首。”

然而,在这不安想象之外的,是关于汹涌来袭的自动化科技如何改变人类(包括其主体性地位)的更深远议题。不可否认,自动化技术已经悄然进入各行各业,按照技术理论家凯文・凯利发表在2013年《连线》杂志封面故事中的话来说:“我们要让机器人来接班。”为此,他以现代航空业为例:“计算机大脑――飞机自动驾驶仪能自动驾驶787喷气机,但是,我们却要在驾驶舱里安排人类飞行员,负责看管自动驾驶,做到‘有备无患’,这是不合理的。”换言之,自动化不仅代替人们的平台操作,也开始引导我们的思考决策。然而,这一切在卡尔看来,在坦然承认“科技让生活变得精简轻松”的同时,也该需要考虑一下“人类因素”了,换句话讲,到底是“以技术为优先”还是当“以人本为中心”?

卡尔指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掌控大多归功于对工具的使用,工具扩展了我们有限的体力和智力。然而,现在与以前的差异不仅在于变化的速度,还有技术本身的特质。卡尔认为,世上存在着两种技术,分别大致可称为“人文主义技术”和“以技术为中心的自动化”(当然,这种划分或许有过分草率、简化之嫌)。前者旨在解放人类,如锤子、汽车之类的工具就属于这个范畴,它们提升了使用者的能力;而后者会使人类边缘化,其最终目的是替代掉人的位置,而不单单是提高人劳动的效率。如果让人类参与进来,与这种技术相互作用(比如,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被迫停止自动驾驶系统的时候),结果往往令人沮丧:机器使人变得低能,为了适应机器世界里的工作,人被迫在行为方式上向机器靠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少得心应手。不可避免的结果是,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让容易犯错的人类彻底淘汰出局,则成了应对“与技术摩擦”问题的通常解决思路,也顺其自然地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的内心呼声。卡尔认为,消除对持续体力和脑力劳动的需要,机器损害的不仅有人类使用工具的乐趣,还包括劳动能力的退化、主体性地位的降低。至于由此引发的人类道德、伦理的诘难(如用于军事战争杀戮的机器人士兵),这属于更广领域的探讨了。

倘若我们要对卡尔的观点予以反驳,那便是过分强调、夸大了技术的负面,也因此(有意)弱化了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譬如,他说汽车自动变速系统夺走了驾驶的乐趣,这一点我们很难苟同,至少对我来讲,并不是手动挡更能给我创造一种开车的愉悦感。同样是汽车,像谷歌公司正在加紧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一旦它广泛投入使用,势必会降低因人类失误犯错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使更多人免于伤亡和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率,从而极大地促进经济状况的改善。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卡尔或许也没有意识到,自动化虽然使一些旧式的人类劳动变得多余,但也同时创新了新型的工作;此外,在基本不需要工作之后,人类或许有可能找到更有价值的发挥精力和创造力的方式。还是来自凯文・凯利的洞见,他在最新出版的作品《必然》(The Inevitable)中提出了12条物种变迁的“必然之路”以及四个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有一个是“提问”,凯利写道:“答案变得廉价,而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他的意思是,机器能解决问题,但人的价值不会因而丧失,因为人比机器贵在“提出问题”(提问力)。

凯利对未来的这种乐观展望,我们也在卡尔身上看到(他设法以一种“问题很严重,不过不至于绝望”的乐观的方式进行收尾),这多少有点令人惊讶!卡尔大胆提出,要确保今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或许需要对自动化加以限制。因此,有关“进步”的定义也需要随之改变,他补充道:“我们应该用一种更成熟的态度看待技术进步,将社会和个人影响纳入考虑,而不是像现今这样对任何形式的技术进步都盲目加以赞扬。”后者代表性的论证可见白俄罗斯人,叶夫根尼・莫罗佐夫在《技术至死》中所批判的两者危险的错误思潮,即“互联网中心主义”和“解决方案主义”。

事实上,让我们放弃自动化成本着实太高了,一来我们无法抵挡自动化、机器化作业带来的省时省力的诱惑,二来诚如卡尔所言用软件彻底取代人工的经济推动力实在过于强大。所以说,能否突破眼下的“玻璃笼子”,更多得依仗一种对技术持必要警惕的理念和面对科技浪潮人们必然做出回应的信念。

延伸阅读

永远装不下人类大脑的玻璃笼子

尼古拉斯・卡尔

人类有存在的必要吗?该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毋庸置疑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继续势不可挡地发展,软件正在接管会计、医药、建筑、法律等领域各种复杂的工作。很快,硅谷魔术师会告诉我们,机器人将为我们驾驶汽车和飞机,为我们诊断疾病和开出处方,教育我们的孩子和照顾我们年迈的父母,并且在各方面精心安排我们的生活。谷歌工程总监、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测,在下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最终,我们将被我们的机器所取代。

让人和计算机成为合作伙伴

确实,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正变得更加自动化,而且毫无疑问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不会放缓,同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我们还没有到自暴自弃的时候。随着数字技术向前冲刺,我们不仅了解了计算机智能的可能性,也知道了它的极限。人类智能最精妙之处――我们的常识,我们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我们思想的流动性 ――依然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程序所能达到的范围。不但远远谈不上取代我们,相反,计算机自动化正在证明我们人类智能是多么有价值和独特。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当谷歌2010年宣布,它将一辆丰田普锐斯改造成为能在道路上自动驾驶的汽车――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该公司还预测,完全自主驾驶的汽车将在2020年上市销售。这不太可能实现。谷歌在炒作无人驾驶汽车时,一直没有提及到一个事实:在无人驾驶汽车的操作中,人类驾驶员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仍然无法应对各种偶发和突发事件,如遇上弯路,在树叶覆盖的道路上行驶,听从交警的指挥,遇到大风吹来的碎片等,而人类司机可以沉着地应对这些情况。

即使工程师成功开发一款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应对99%的交通状况。机器人专家指出,这距离实现完全自主驾驶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可以想象的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独立运作,如在专用高速公路车道上,但只要汽车必须应对现实世界变幻莫测的交通状况,具有很高警惕性和灵活性的人类就将继续在司机座位上有一席之地。

人类智力的优势在于灵活性

在医学上,人们曾预测信息技术将大幅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降低成本。但是,最近对数字记录保存和诊断系统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往往会提高医疗费用,同时使病人的治疗效果在质量上没有很大差异。计算机可以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它们在能力上无法与经验丰富的医生看齐,后者能掌握病人复杂的病情或指导病人恢复健康。

在教育方面,计算机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就在几年前,所有人都认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将彻底改变大学。与计算机化的教学相比,传统教室和教师的效率似乎过于低下。然而,Moocs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失败。我们似乎低估了一个真实的老师在一个真实的地点上课,能为学生带来的无形收益。灵感和学习效果无法很好地通过光纤电缆进行传输。

高科技的拥趸者读到这里,可能已经抓狂。当然,他们会说,虽然今天的计算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缺陷只是暂时的。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将继续以指数级的速度推进,机器能够做到人类所能做到的一切,这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是对计算机能力一个可以理解的、典型的反应,但它在推理上有缺陷。通过被编程,它们可以完美无缺地开展某些受环境严格控制的活动,比如下棋或让一辆汽车保持在一个车道内,但在“专业领域之外它们完全毫无能力”。它们仍然是其编程的囚犯,其精确度可能非常高,但这与其视野的狭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智力,不是表现在我们能通过我们大脑电路运行大量数据,或通过既定程序解决定义明确的问题,而是我们能感知事物――将我们通过观察和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变为对世界丰富而生动的理解,从而用于应对任何任务和挑战。正是我们这种智力上的灵活性,以及天生就具有的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环境的意识,使我们能够概念地、批判地、隐喻地和想象地思考。总之,我们对计算机的巨大优势,就是我们是活生生的,而他们不是。抛开科学幻想不说,我们不会很快丧失这种优势。

过于依赖软件会弱化人的创造力

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的真正危险,是我们对其的依赖。我们倾向于认为,计算机足以替代我们自己的智慧,使我们太急于将重要工作移交给软件,而让自己接受一个从属地位。在设计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和程序员也倾向于将他们技术上的好处置于人类利益之上。他们将尽可能多的工作移交给软件,让我们人类从事被动性的和日常性的任务,如输入数据和监测读数。近年来就自动化对工作影响开展的研究发现,即使是非常熟练的员工,也能形成对计算机的严重依赖。

如果我们能明智地设计并使用我们的思维机器,它们将为我们开创新的可能性。它们将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难题,推动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我们仍停留在目前的发展道路上,将导致我们丧失一些有趣的工作,而且技能不断被侵蚀。这样一来,计算机算法比我们更聪明的假设将自我应验。当然,我们应该尊重我们计算机的能力,但是我们应该更尊重自己的智力。

今天我们设计计算机程序的时候,自动化强度太高了,试图要替代人的工作,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使它成为我们合作伙伴,这样确保在未来我们能够最好地使用我们的技术,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力。

上一篇:海顿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及演奏特点分析 下一篇:世界既不是平坦的,也不是平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