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讲究策略

时间:2022-06-07 04:39:26

解决问题 讲究策略

摘 要: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教材呈现形式还是学习策略,都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讲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显得十分重要,创设亲切自然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读写做思训练,理清解决问题思路;学会整理信息,有序解决问题。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展示在课堂上,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功乐趣,养成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探究;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58-02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在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时找到一条解决的途径,从困境中找到出路,寻求一条绕过障碍的路,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教材呈现形式还是学习策略,都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知识对具体问题作有条理的分析和解答,所附练习题也不再是固定的题型,而是灵活且富有挑战的问题,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探索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在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大胆尝试,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亲切自然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可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为主动,一个为被动,两者互为促进,因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探索,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和数学的魅力,进而喜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学习提问题时,教材呈现的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场景,动感十足,活泼可爱,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于是,我把它做成PPT动画片,在课堂上演示,每出现一幅画面,都尽量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亲切自然的情境,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整堂课轻松,自然。又例在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从学生熟知的每天上学、放学中创设情境,给出具体数值:小红每分钟走54米,小丽每分钟走49米,同时从家出发,4分钟在学校门口相遇。引导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提:小红家离学校有多远?小丽家呢?有的提:她们两家是否位于学校的同一方向上?她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一个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师生商量后决定:先解决前两个问题,再解决其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从面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从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化。用时不多,但是非常精彩。从问题入手,先找出一步数量关系式,即:速度×时间=路程,在此基础上,得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将教学难点分解成两步进行。如果现场让学生演示,下位表演一下,两人是怎样运动的,方向怎样,速度如何,4分钟后,小红到达哪里?小丽到达哪里?各自走了多少米?速度和时间各是什么?怎样求路程?这样做效果更好。为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加强读写做思训练,理清解决问题思路

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提高学生看图的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识字少的困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说中了解结构,掌握分析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时,把口述解题思路的训练当作说话训练的重点来抓,对每道例题及部分练习题都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分析解答的思维过程并且尽量做到口述准确、完整,个别达不到要求的重点指导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养成了爱动脑、动口的好习惯,这样解题思路明确了,分析解答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比如一年级的“解决问题”课堂上,当学生们从赏心悦目的画面中发现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7个数学问题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解决:苹果比桃子多几个?桃子比梨多几个?老师提出3种方法供大家选择:可以在纸上画,纸上比;可以用学具摆,用学具比;可以用图片摆,用图片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像这样指出具体的做法让他们选择比自己探索更有效。于是,孩子们纷纷动手,但是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拼摆时上下没有对齐,无法看出多几个。老师提出,怎样摆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一眼看出多几个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案,通过交流改进,很快,方法就有了,上下对齐。

整个过程,动手有操作,动脑有思考,动口有总结,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小组及全班的交流,课堂丰富而充实。在具体情境中,借助直观的实物,进行比较归纳,使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既有数与形的结合,又有从具体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化。

三、学会整理信息,有序解决问题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有那些已知信息;其次,整理已有信息,明确那些信息是有用的,那些信息是无用的;然后才是确定解法的问题。例如:题目:去年池塘里放养了940尾鱼苗,今年放养的鱼苗是去年的15倍。今年比去年多放养多少尾鱼苗?从问题入手:今年比去年多放养多少尾鱼苗,需要知道的是今年和去年各放养了多少尾鱼苗,然后再相减。去年的数量是已知的,940尾,只要求出今年的就可以。我们把这种从问题入手的方法叫做“顺藤摸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信息有什么作用,学生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还有的题目有多余条件,用这种分析方法就会有效地找出可用条件。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经。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结论和答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思路产生的过程,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前提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呢?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怎样使每位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依赖心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其次,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教师不能限制学生探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师只是引导、点拨、整合,绝不能包办代替。上面列举的放养鱼苗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求今年比去年多放养多少尾鱼苗,只要用940×14就可以。为什么呢?今年放养的鱼苗是去年的15倍,实际上今年放养的鱼苗比去年多14倍。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想明白这个关系,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多用这种另辟蹊径的解题思路,就会比较灵活地、创造性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还需要运用各种能力:如:空间想象能力,联系新旧知识能力和寻找问题切入点的能力等等。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提倡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让解决问题个性化方案的展示成为课堂教学的精彩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成长为学习的主人,将来定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上接112页)内容,要关注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情绪、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障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

众所周知,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只有做过,体会才会深刻。所以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探究和汇报展示,因此探究要做到细而透。

例如,我在教“圆的周长”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各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和材料:细绳、直尺和直径分别是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圆形硬纸片进行实验,用绳测和滚动测定方法,量出各个圆的周长,再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主动地去探究,经过反复思索和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让学生依靠自己和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积极地创新。

我听了一节一年级的《退位减法》的课,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摆小棒探究的操作活动,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出退位减法的算理,结果学生老半天没有探索出来,老师很是着急,自己说出了算理,草草收场,这样的课有效吗,有点但肯定不优效。老师没有交待清楚探究的方法,没有及时点拨,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时指导点拨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做到细而透,不能走过场。能力是无法灌输的,我们一旦将课堂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力”上时,就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和层次,我们知道,知识是能够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去思考、去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

四、从练习设计上优效,做到精而活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每位老师都想提高练习效率,想了很多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有的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多种题型的练习,认为练习做的越多越好,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殊不知这样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的学困生完不成练习,有的学生为了完成练习,不求甚解,造成粗心大意的毛病。优效课堂的练习设计要做到精而活,一般新授课设计四道题就可以了,第一道题和例题差不多,叫模仿练习;第二、三道题,应多变、灵活、有趣,题组式,叫拓展练习;第四道题应是挑战题,稍微难点,让优生也能吃饱,叫提高练习。

有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六年级下期《总复习整理》课,复习课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上,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而本节课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数学转化策略进行归纳整理所学过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应用数学转化策略学习的内容很多,如:数与代数、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知识,教师一一例举,然后做了大量练习,这样一节课表面上很有效,也高效,但不优效。不难看出这节课教学内容杂乱,目标不明确,练习题设计重复、类似题型较多,牵强附会的也有,练习没有达到精而活,这说明课堂教学的优效是多么重要。

有人说过追求课堂教学的优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要使课堂教学优效,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学习活动,设计自己朴实的教学,追求、创设扎实的课堂。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探索 下一篇:强化主体意识,全面提高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