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攻破莎士比亚

时间:2022-06-07 02:14:58

京剧攻破莎士比亚

春节前后,在国家劲吹“传统文化振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号角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的海外演出历程,探寻一下它征服海外观众的秘籍。

由上海京剧院创作的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走过了海外演出的12年。这部以中国国粹京剧演绎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广泛赞誉,不但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也为京剧走入国际演出市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缘起:与“童话王国”的艺术外交

在“童话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东北部的爱森诺市,坐落着一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古堡――克伦堡。它是丹麦人心中的民族象征之一,丹麦俗语中“驶向克伦堡”即是“返回丹麦祖国”的意思。这座有着“皇冠之宫”美称的古堡,曾作为军事城堡,在丹麦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克伦堡之所以闻名世界,更因为它是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故事的发生地,故而又被人们称为“哈姆雷特城堡”。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取材于丹麦民间传说,以克伦堡为背景,创作了其极负盛名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以深刻的人文思想,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演绎了一幕幕触动人心的人间悲剧。“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复仇王子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戏剧形象,早已随着莎翁名作的不断传播、搬演而家喻户晓。克伦堡作为《哈姆雷特》故事的原生地,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蜚声世界的名胜之地。

每年夏天,克堡所在的爱森诺市都会举办名为“哈姆雷特之夏”的艺术节,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团体,在故事原型――忧郁悲情的丹麦王子生活过的克伦堡之中,以丰富多样的戏剧形式演绎《哈姆雷特》这一经典之作。克伦堡的“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以其独特的艺术氛围和优良的艺术品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和戏剧爱好者慕名而来。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丹麦是继瑞典之后第二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950年1月9日,丹麦承认新中国。同年5月11日,两国正式建交。2004年,丹麦首相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访华,时任中国驻丹麦大使甄建国先生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丹麦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民间友好往来,而萌生了以中国传统戏剧――国粹京剧演绎《哈姆雷特》,参加克伦堡的“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的想法。

甄建国大使说:“‘哈姆雷特之夏’,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团体登台演出,而从来没有中国的艺术团体参与,这实在是个缺憾。”作为一位新中国培养的资深外交官,热爱文艺的甄建国大使十分注重文化交流的作用,擅长将文艺与外交结合。甄建国大使同时也是一位京剧戏迷。看遍了老戏、对京剧行当、流派如数家珍的他,决定以西方经典戏剧《哈姆雷特》为载体,向丹麦主流社会展示中国最纯粹的京剧艺术。他的设想很快得到了上海京剧院的支持和配合,名为《王子复仇记》的“京剧版《哈姆雷特》”于同年投入创作。京剧《王子复仇记》此后十余年间作为中国文化名片的世界艺术之行亦由此缘起。

创作:西方经典与中国艺术的结合

中国的京剧秉承了自唐以来的戏剧文化脉络,于清中晚期融合了徽调、汉调、秦腔,吸收借鉴了昆曲、京腔等戏曲剧种而成形的戏剧表演艺术。京剧在交融、革新、传承、锤炼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于晚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一时流派纷呈、名角辈出,逐渐形成了经典的表演程式,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被誉为“国粹”。

自民国时代起,京剧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其中影响较大、广为人知的是梅兰芳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出访演出。梅兰芳于1919、1924年赴日本演出,于1930年赴美国巡演,又于1935年到访苏联演出,在当时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梅兰芳出访演出的剧目既有《打渔杀家》、《虹霓关》等京剧老戏、《思凡》《刺虎》等昆曲折子戏,也有《贵妃醉酒》、《宇宙锋》等经改编加工的传统戏,以及《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古装歌舞戏新作。因为,对不熟悉中国文化和京剧表演的海外观众而言,歌舞戏的形式更易于接受。这样的剧目安排在当时亦展现了京剧创新的成果。

可见,由于观众群体和演出环境的变化,京剧的海外演出自一开始便与调适、创新相伴。然而这些剧目无一例外是在表演中国故事,海外观众大多对它的故事内容并不熟悉。

“京剧《王子复仇记》是源于一次文化外交活动的‘命题创作’”,甄建国大使说,“以中国京剧的艺术形式演绎西方经典戏剧的内容是其天然要求,也是摆在创作团队面前的挑战。”

2004年,时任上海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孙重亮当机立断地接受了建议,并派出了由时任副院长、现任院长单跃进带队,编剧、舞美、翻译组成的精干考察团赴丹麦爱森诺市克伦堡进行实地考察。回国后,历经一年时间的紧张创作,2005年应丹麦爱森诺市政府和第24届“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上海京剧院创作的“京剧版《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正式赴丹麦演出,一时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京剧《王子复仇记》由上海京剧院组织创作。院长单跃进介绍道:“最初的创作宗旨是要以经典的京剧艺术手法,以莎士比亚悲剧名作《哈姆雷特》为内容载体,向西方观众展现中国京剧艺术。创作团队是本着回归京剧艺术本质,坚持踏实作戏、不炫技、不猎奇,以严肃对话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的。”

全剧音乐以京剧的西皮、二黄为主,辅以四平调、吹腔、高拨子、曲牌等元素,演唱方式以独唱、对唱、重唱相结合。乐器配器采用京剧传统的文武场,不使用任何西方交响乐等非京剧元素,保证了京剧音乐的原汁原味。

剧本以王子复仇为线索,集中展现在现实罪恶面前,理想幻灭的人文悲剧;展现人性罪恶暴露之下亲情、爱情的撕裂与破碎。在角色行当的设计上,创作团队根据莎翁原著的人物身份、戏剧色彩,结合京剧行当的特有属性以及演员所宗流派的唱腔特点,将《哈姆雷特》中的人物角色匹配以不同的京剧行当、流派。

在改编后的京剧剧本中,故事发生在“赤城国”,复仇王子哈姆雷特化身太子“雍子丹”,由不带髯口的文武老生扮演,同时结合武小生的表演;被谋害而死的老国王“雍伯”由正净扮演;弑兄篡位的克劳迪斯化身“雍叔”,由副净扮演;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化身“姜戎”,由梅派青衣扮演;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莉亚化身“殷缡”,由程派青衣扮演,并部分融入花旦的表演;奥菲莉亚之父、大臣波洛涅斯化身“殷甫”,由文丑扮演;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化身“殷泽”,由武净扮演。

剧中人物的名字与中国古代典籍《春秋左传》中的人名面貌相似,同时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关系。剧中行当颇为齐全,在角色的行当、流派的安排上颇见匠心。复仇王子雍子丹的行当设计既符合人物的年龄特征,又便于丰富身段表演。同时,将复仇王子雍子丹设计为老生角色,也是考虑到京剧老生的嗓音较之小生,更易于为不熟悉京剧的海外观众接受。又如以梅派青衣表现皇后乔特鲁德的雍容华贵,以程派青衣表现奥菲莉亚的悲剧色彩;以走矮子功、画三花脸的文丑演绎虚伪的权臣波洛涅斯等,无不体现了京剧行当角色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力。

全剧所有角色的扮相均以京剧容妆、衣箱进行设计。在舞台布置上,则采用简单的一桌二椅式布景,既符合京剧舞台抽象、写意的特点,也便于适应远途旅行和海外演出多变的舞台条件。以形式美丰富的京剧艺术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的戏剧,可以以形式化的表演,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实舞台表演内容。

单跃进院长特别提到了“哈姆雷特装疯”和“戏中戏”两个情节。在哈姆雷特装疯的情节中,雍子丹以韵白表达其内心真实的理性思维,而以京白演绎佯装作态的疯言疯语。这便是利用京剧念白不同的表演形式,深化表达了哈姆雷特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装疯这一戏剧冲突。又如在“戏中戏”情节中,借助雍子丹请来的戏班,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京剧行当和经典扮相,这样的形式表演舒缓了悲剧主基调带来的压抑情绪,对整部戏的节奏起到了调节作用。

京剧《王子复仇记》的创作充分运用了京剧的艺术手法,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进行了别具韵味的演绎,体现出京剧戏剧语言的强大表现力和承载力。同时,在重要情节和戏剧冲突上忠实于莎翁原著,吸引并打动了外国观众的心灵,在来自世界各国演绎《哈姆雷特》的各类演出中,展现了独特的中国魅力。

反响:海外观众的京剧启蒙课

2005年,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的积极协助下,京剧《王子复仇记》在丹麦克伦堡第24届“哈姆雷特之夏艺术节”上的海外首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四场演出戏票全部售罄,连观看彩排也一票难求。观众热情高涨、反响热烈,演出结束后的掌声经久不息。时任丹麦大使甄建国回忆到:“京剧《王子复仇记》首演登上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头条,两周内100余条相关报道,在丹麦主流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国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征服了熟悉、热爱《哈姆雷特》故事的丹麦观众,似一股文化旋风,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十余年间,京剧《王子复仇记》的演出足迹遍及丹麦、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墨西哥、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加拿大、美国,曾载誉极富盛名的爱丁堡戏剧节,获得“天使先驱奖”,也曾走入美国大学的课堂。

单跃进院长介绍道:“每次海外演出前都会安排细致的‘演出导读’,与舞台演出相结合,京剧《王子复仇记》成为了许多海外观众欣赏中国戏剧、了解中国文化的直观途径。”

京剧《王子复仇记》以海外观众熟悉的《哈姆雷特》故事为内容,将不熟悉京剧的观众吸引到舞台前,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打动观众,使他们对京剧和中国文化发生兴趣,实现了有效的文化交流。这样一部小成本制作、演职人员精简的创作,符合国际演出的市场规律,是京剧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演出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

随着国内文艺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丰富多样的世界艺术济济一堂,为观众提供了高品质的艺术享受和更多元化的选择。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京剧艺术在国内也需要不断吸引新的戏迷。在海外演出大获成功之后,京剧《王子复仇记》如何得到国内新老戏迷的肯定,成为摆在创作团队面前的新挑战。观众群体的扩大为京剧《王子复仇记》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如何使演绎异域内容的新编戏,京剧味道更醇厚、地道,还需要在演出过程中不断锤炼、打磨。

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高水平的艺术不分国界。京剧《王子复仇记》是中西经典文化艺术交流的一个美好侧影。愿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精致的艺术创作,打动更多海内外观众的心。

资料块

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

――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朱生豪汉译本改编

莎士比亚经典的纯京剧化演绎

十余年游历全球多个国家及城市

2011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颁发“先驱天使奖”

文化部优秀出口文化产品项目

最年轻一代京剧人倾心打造

∏榧蚪

赤城国国王雍伯猝死,他的兄弟雍叔迎娶了王后姜戎,登上王位。王子子丹从自己父亲鬼魂那里得知了叔父杀兄夺位、骗取母后的真相,他的理想破灭,人间的罪恶和对生命的思考将他推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艺术特色

将莎士比亚的名作改编为京剧,是一次东西方戏剧的交汇,也是一次文化的对话。《王子复仇记》是一次纯京剧化的尝试,在舞台呈现上严格遵守京剧写意和虚拟的美学原则,致力于对京剧表现法则的深入开掘,以强有力的程式化的表演塑造人物,追求简约、空灵、写意的艺术风格。

出访国家 演出时间

丹麦(克隆堡) 2005.7.30 - 8.2

荷兰(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2005.9.29 - 10.5

德国(科隆)

Kolner Philharmonie(Cologne,Germany) 2007.5.13

荷兰(海牙)

Lucent Dance Theatre(Hague,the Netherlands) 2007.5.16

西班牙(阿玛格罗)

Theatro Municipal (Almagro,Spain) 2007.7.20 - 7.21

西班牙(奥尔梅多) 2007.7.24

西班牙(桑塔苏珊娜) 2007.7.28

法国(巴黎)

Mogador Theater/ UNEFCO Hall (Paris, France) 2008.2.11 - 2.14

德国(汉堡)

Kampnagel Theatre(Hamburg ,Germany) 2008.2.16

英国(爱丁堡)

Edinburgh Festival Theatre(Edinburgh,United Kingdom) 2011.8.19 - 8.21

墨西哥(墨西哥城 国家大剧院)

墨西哥(瓜纳华托市 华雷斯剧院)

墨西哥(莱昂 Fox中心剧场) 2012.10.9 - 10.30

厄瓜多尔 (基多市 苏克雷剧院)

哥伦比亚 (首都波哥大 圣多明戈大剧院)

智利 (圣地亚哥)

Teatro Nescafé de las Artes ( Santiago,Chile)

智利 (安托法加斯塔)

Ruinas de Huanchaca( Antofagasta,Chile)

智利 (伊基克)

Plaza 21 de mayo (Iquique ,Chile) 2014.1.6-1.22

加拿大 (魁北克省蒙特利尔 梅松纳夫大剧院)

加拿大 (多伦多 何伯钊剧院) 2014.2.26-3.7

美(芝加哥哈里斯剧院)

美国(普渡艺术学院) 2016.9.21-9.30

加拿大(多伦多 埃尔金及冬季花园剧院)

加拿大(多伦多 伊莎贝尔巴德剧院)

2016.10.1-10.5

上一篇:杜特尔特主义诞生 下一篇:日本海上力量发展有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