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06 07:00:43

关于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思考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特别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暴增,使得艺术在高等院校内外都显得分外耀眼。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存在怎样的模式?如何建构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有什么样的系统性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关于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生态;模式;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20-02

高等院校扩招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教育模式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逐步转化,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现有职业体系并加重了高素质人才就业的竞争压力。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必然联系被扭曲,就业更多的成为泛专业意义上的不对等关系。社会固然在依赖其惯性发展,但作为教育的主体高等院校和被教育的主体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试图改变这种现状。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应的职业普遍分布在第三产业中,以服务性为主,主要是提供精神上的审美享受,而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园林规划等也附带提供了身体上的舒适度享受。艺术类专业对应的职业多是需要群体性合作的职业,如表演和导演、编剧、音乐、舞蹈、服装、灯光、舞台美术、剪辑等专业或职业是协助合作关系,单一专业人员并不能完成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作品。艺术设计固然可以个体从业,但更多数情况下是以群体工作为主。绘画和雕塑这些造型艺术被称为“纯艺术”,一定意义上是强调其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主体独立完成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但是这些艺术家同样需要批评家、艺术经纪人、画廊、艺术媒体、收藏家、美术馆等艺术群体工作者参与到其艺术活动或艺术品流通过程中,不能孤立于艺术圈之外。

艺术类专业的扩招使社会相关职业的接受压力大增。良莠不齐的艺术毕业生们并不能在毕业之初便直接找到自己的社会岗位,处于游离状态的毕业生们不愿意完全游离于艺术信息圈之外,便选择在艺术产业化相对成熟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寻求机遇,于是便产生了大量的北漂、上漂、广漂,还有以区域性文化中心为依托的各种名目“漂”一族。“漂”一族的名称有些以大的地名命名,有的则只是以极小的地名命名,以极小地名命名的“漂”一族具有明确的文化中心,这些中心多是知名艺术类高等院校。

艺术类高等艺术院校或以艺术类专业知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随着艺术生毕业者的增加,在其形成一定的聚居区,并吸引了一批高考前艺术培训生,故而结合校内师生和周围相关行业者形成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

一、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存在的模式

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存在不同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存在多种原因。从艺术生态产生形式上讲,包括自发性模式、筹划性模式、自发+营造模式、营造+自发性模式等四大类;从艺术生态存在模式上讲,包括主体存在模式、客体存在模式、生产性存在模式、经营性存在模式、系统性存在模式等几种情况。

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从产生到形成只是在高校扩招之后出现的情况,时间较短,但情况却由于各地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本质上的区别。自发性模式产生的艺术生态其主体主要是已毕业未就职的学生、校内在读学生、教师、高考前培训生等各群体自发而不自觉形成的创作型为主的艺术生态。这种艺术生态首先是出现一批创作型人才,并带动该艺术区域创作了一批有特点的艺术作品,从而吸引艺术相关行业者入驻该区域。早期的798便是由于中央美术学院师生自发性的创立工作室而逐渐出现了艺术区。筹划性模式的艺术生态区是由当地政府、主体高校、部分机构或知名人士主导并有意识筹划而产生的艺术生态模式,这种模式在艺术产业化理论提出之后广泛的出现在各艺术类高校周围。自发+营造模式是自发性艺术生态模式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地方政府或主体院校等官方机构介入规划营造整体氛围的一种模式,如北京市朝阳区关于艺术产业区整体规划的情况便有此性质。营造+自发性模式是由官方、半官方或私人团体性质的机构筹划营造艺术生态模式,在其营造过程中吸引了一批艺术从业者介入,从而形成以艺术从业者为主导的艺术生态模式。

主体存在模式是艺术从业者特别是艺术创作者为主导的存在模式,这种模式在艺术生态产生早期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客体存在模式是以艺术相关行业机构为主或以艺术消费群体为主的存在模式,这种艺术生态模式多存在于筹划性艺术生态模式区域。由于是官方或半官方主导性的区域模式,有各种相关制约,以至于投入和产出之间多不能成正比。生产性存在模式和主体存在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但并不相同。由于主体存在模式并不完全受市场制约,所以创作的艺术品艺术价值较高。而生产性存在模式由于注重批量性艺术生产,而忽视了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其商业价值高,但艺术价值良莠不齐。经营性存在模式是以艺术消费群体或相关艺术机构为主体,注重艺术和生活的结合或融合。但由于生活成本的需要,多与旅游等相关行业相结合,吸纳更多的文化群体介入消费。系统性存在模式则是注重主体和客体的平衡,注重艺术生产、经营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试图将艺术从创作、生产至转化、消费的整体行业链系统化,其投入成本高,并需要管理者具有极高的综合艺术素质和管理能力。

二、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可能性

高等院校艺术生态产生之初固然是由于教育和职业关系的变革而产生的被动性应对,但是当其趋于成熟并成功影响了区域性社会结构之后,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建设成为可以主动筹划营造的经济区域。只是由于这个经济区域的特殊性,行业主体以及附生的各群体都必须有一定的应对,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并尽可能的吸收社会闲散资源。艺术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艺术审美的生活需要也成为更多家庭改善生活品质的一个形象标准。

高等院校可以以其现有机构为核心,成立专门机构,结合地方政府繁荣文化事业的要求,根据市场调查,进行相应的前期筹划。市场调查对于艺术生态的前期规划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调查对象包括进行艺术创作的师生、艺术相关流通领域的工作人员、艺术消费者(显性消费者和隐性消费者)、生活区居民、区域外艺术市场参与者、政府管理人员等。艺术生态区的营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托高等院校场地资源,另一种是借用周边居民区或新开发艺术区。场所的选择和使用一定要综合考虑周边居民区的态度和整体接受能力。

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前期在调研周边综合环境的基础上要统一布局,不能忽视艺术创作者的作用,更不能忽视艺术消费者的重要性,艺术流通的中间环节也需要提前整体考虑,将投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理顺。统一布局的艺术生态并不能保证各个环节同步发展,艺术的特殊性造成了其发展情况必然是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的局面。艺术生态建设的目的规划和现实实施步骤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同步性,这种内在的差异难以避免,所以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不平衡,包容这种综合存在的内在差异,并通过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和机构引导政策逐步消除不平衡,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保证发展的内在循环和外力不间断的投入。

三、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意义

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为参照,其结果必然是建立系统性的存在结构。促使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结构的尽快成熟,不能忽视高等院校固有的资源整合。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平衡。高等院校物态环境的系统性主要是指场地等物质化的后勤生活保障以及艺术创作、流通、消费所需的物质化材料。生活和艺术本体所需的物质化材料不是单一存在的,其依托高等院校本身和其周围存在的艺术生态,这个物态环境一定意义上是自足的,但是又不隔离于大的艺术环境和生活环境之外。高等院校精神环境的系统性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这是支撑艺术生态存在的精神内核为中心的精神环境系统。艺术创作者、艺术流通者、艺术消费者等艺术生态依托的主客体必须保证其精神环境的可沟通性和相对一致性,才能够保证相互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的高级状态便是形成系统性的存在。

高等院校艺术生态的存在依托的主要存在便是高等院校本身,高等院校文化意义上的系统性必然影响艺术生态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系统性。高等院校文化意义的系统性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内在的平衡性对于艺术生态的系统性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于文化意义上系统性存在内在和外在双重的影响,甚至外在的影响更为严重。高等院校美育同样起着如此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是其内在的影响更为侧重。可以说,艺术生态建设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外在审核参照存在,而艺术生态建设是美育物化的客观存在。

四、小结

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自发性的出现,其出现既有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当其存在价值被认可之后,主动建设高等院校的艺术生态成为地方政府、高校和相关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的方向。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存在诸多模式,分析不同的模式更有利于帮助构建艺术生态。高等院校艺术生态的建设在其理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并系统化建设,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影响其建设的成败。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科研项目《高等院校艺术生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0MYB06)的成果之一。

上一篇:限额设计浅谈 下一篇:新形势下铁路会计原始凭证的规范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