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地区是怎样推进经济转型的

时间:2022-06-06 06:34:36

德国鲁尔地区是怎样推进经济转型的

鲁尔区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593平方公里。鲁尔区是一个以采煤工业起家的老工矿区,许多城市都是因煤而兴。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此后的100多年中煤炭产量始终占全国80%以上,钢产量占全国70%以上。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使这个百年不衰的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逐步陷入结构性的危机之中。

在此情况下,鲁尔区面临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要发展,惟一的出路就是逐步培育新的替代产业,以改变原来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开始致力于经济转型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世界老工业区改造和矿区经济转型树立了典范。

制定总体规划

鲁尔区发展初期,缺乏对土地利用、城镇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规划,造成煤矸石成山,污水遍地,塌陷坑随处可见,居民点布局凌乱分散,铁路杂乱无章。随着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区域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如何从全区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以促进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所关注。为此,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简称SVR),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1936、1950、1962、1972年分别通过法律一再扩大其权力,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协会为规划协调机构,协调市、县各项建设事业,经费由各市、县分摊。协会归北威州内政部领导,它不仅是德国独有的机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协会的工作基础是“总体开发规划”,其主要任务有八项:1)保护森林绿地;2)处理地区垃圾;3)改善环境质量;4)建设职工业余所需要的各项文化、娱乐设施;5)研究全区各市县的发展规划;5)接受各市县的委托咨询;7)进行规划示范;8)开展全区测绘工作。

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协会总部设在埃森。另外一个组织―鲁尔工商局,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调和监督作用。

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道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步担负起对矿区的全面规划。1960年,协会就提出把鲁尔区划分为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第三个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思路。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基础。

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基础上,协会有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此方案于1969年又进行了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矿区部门结构,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这一综合规划对于调整鲁尔区的经济及社会结构,重振鲁尔经济犹如大了一剂强心针,使这一百年老区又充满了活力。

对煤炭、钢铁两大支柱产业给予政策扶持

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个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影响整个鲁尔区的生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管理。从1966~1976年的10年间,政府拨款150亿马克资助煤矿,还制定进口煤炭限额法、煤炭适应法(视销售状况确定产量)以及提高煤矿工业福利等措施来保护煤炭工业。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对整个鲁尔煤田重新规划,统一部署,安排生产。结果从1960年至1980年全区煤矿从100个减少到 29个,采煤工作面从1372个降至180个,但每个工作面的月产量却由304吨上升至1385吨,并实行了全盘机械化,煤炭生产由衰转兴。

钢铁工业也从60年代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如最大的蒂森钢铁公司的下属莱茵厂原是一座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轧钢厂。而1970年新建的汉博恩厂已发展成为联邦德国最大的炼铁专业化工厂。通过这样的调整,各生产部门分工明确,同时钢铁工业的布局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钢铁工业的一次加工都集中在莱茵河沿岸港口。

改善投资环境使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为了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联邦、州政府和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而鲁尔区也完全具备发展这些新兴工业的有利条件,如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又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新建和迁入的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仅1958~1973年,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1985~1988年间鲁尔区新建企业数量增加41%,大大超过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目前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有汽车、炼油、化工、电子以及服装食品等等。最有名的佩尔汽车厂,兴建于60年代中期,坐落在一个已关闭的矿井旧址上,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万人的世界最现代化的汽车厂之一。石油提炼和石油化工也由于从鹿特丹及威廉港通往鲁尔区的输油管建成而发展很快。战前,鲁尔区只有2个规模不大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多个炼油厂。在科隆市北的莱沃库森还有举世闻名的拜尔化学公司,是位居全国第七的大公司。此外还有像著名的西门子等公司也都在鲁尔区设立分厂。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和提升。煤、钢比重下降,煤、钢两大部门职工人数也从上世纪50年代初占工业部门总数的60%降至90年代初的33%,而同期非煤钢工业的就业人数却从32%上升到目前的54%多。目前,新型工业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鲁尔区正在逐步向着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不断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最早的采煤业是在鲁尔河以南,以后随着煤炭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煤矿也逐渐向北推移,因而生产力布局历史上也是由南向北发展,至二次大战前,形成东西延伸,以中部为核心的工矿区。尤其是从杜伊斯堡―多特蒙德条状地带,城市鳞次栉比,已找不到一块面积大于100公顷的空地。因此在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应首先考虑到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地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

在总体规划中还拟定加工工业迁入埃姆舍河流域,在“发展地区”发展大型企业,并于北部的威塞尔等区相连,同时将莱茵河左岸作为发展多种现代化工业的地区,使整个鲁尔区的生产力布局从原来的南北向发展转为向西(越过莱茵河)向北(越过利伯河)发展。

在具体安排生产部门时,鲁尔区又针对各部门的特点调整了原有的布局。如钢铁工业原来的布局是以煤为基础,但随着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原来的优越性已不复存在。目前鲁尔区钢铁工业所用的几乎全是进口铁矿,于是布局就以最低运费的原则进行调整。与中、东部相比,西部的优越性更为突出。从鹿特丹经莱茵河到杜伊斯堡每吨矿石的运费要比到多特蒙德便宜得多,因此,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鲁尔区内钢铁工业布局日趋向西部集中,二次大战以来,鲁尔西部地区钢产量增长3倍,而东部和中部增长不到1倍,目前西部钢铁企业的产量已占全区的近2/3。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在世界科技史上,德国的工业技术占有重要的一席,尤其是煤化工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许多技术发明都诞生在鲁尔区,因而科研基础堪称雄厚。此外,鲁尔区还拥有15所高等院校,多所科研机构和研究中心,人才济济,应有尽有。加强科学界与经济界的合作,从多特蒙德经过波鸿、埃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一条横贯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内的经济中心和研究中心联系起来,以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并建立“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其次,改革传统教育,创立新型学科,并把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州政府试图将鲁尔区建成“欧洲高等院校区”。另外,走新技术改造老工业之路。鲁尔区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兴工业,而是在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了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全面改造,如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政府帮助企业拟定革新计划,结合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应用新技术的特点,优先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等,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升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

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网

鲁尔区原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很发达,但由于新建企业以及城市住宅区向远郊区发展,出现了区内交通负荷不断增大,边缘地区和核心地区交通相脱节的局面,急需进一步改善交通网络和设备现代化。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的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1969年鲁尔区架起了高架铁路,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1975年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和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采用新型列车,时速高达200公里。新建的两条高速公路,一条平行于鲁尔河北,在穿越埃森市区中心时有800米的地下道,另一条大部分在埃姆舍河旁也以地下通道方式通过。在该交通规划中还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还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这些规划大多已实现。

美化矿区环境,重塑田园都市风光

长期以来,矿区企业各自为政,公害严重,环境污染大于国内任何一地。鲁尔区上空的6600多个大烟囱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约400万吨进入大气,其中60万吨滞留在本区上空,空气污染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行人感觉肺疼的程度。矿区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水质,使鱼类曾一度绝迹。为了根除公害,治理环境污染,州政府投资50亿马克,成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规,统一规划。首先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在长达100公里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在埃姆舍河口设立微生物净水站。采取上述措施后,至今尚未发生过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情况。鲁尔河水利工程设备之先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决水污染问题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多种用途。另外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已全部建起,各工厂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革命”的计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昔日满目荒凉的废矿山披上了绿装,塌陷的矿井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目前,区内共有绿地面积约7.5万多公顷,平均每个居民130平方米(1968年鲁尔核心地区这一指标只有18平方米),大小公园3000多个。

总之,通过上述调整和改造,到20世纪90年代,鲁尔地区已成为德国统一后的一个工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经济繁荣的新型工业区。1989年,德国慕尼黑经济发展研究所对欧洲共同体1.1万家企业和区域研究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鲁尔区是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1990年12月,美国华盛顿人口危机委员会发表了世界100个特大城市及产业和人口密度区生活质量的评估报道,按生活质量和等级排序,鲁尔区列为世界第二位。

上一篇:马鞍山:探索钢铁工业城市转型之路 下一篇:天门:千年古城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