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12-02 21:08:17

德国人的习俗篇1

[关键词]习俗;理性;美德;社会变迁;道德秩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7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32 [本刊网址]http:∥

一、“美德是什么”问题的遮蔽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几乎城邦所有的公民都会谈论美德,甚至有智者派到城邦公开宣扬教授美德,但除苏格拉底外,很少有人问“美德是什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把“美德是什么”当做是自明的。他们认为问这样的问题是奇怪的,甚至是愚蠢的。在《美诺篇》中,美诺一开始就问:“美德能教吗?或者说,美德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吗?或者说,美德既不是通过教诲也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是一种天性或别的什么东西?”苏格拉底说:“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能教,也不知道美德本身是什么。”美诺很诧异,反问道:“你说连你也不知道什么是美德,这是真的吗?”

那么当时城邦中人所自明的美德是什么呢?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通过推论,暗示了那些在城邦中被尊崇为有德的人所具备的美德来自于他们所具有的“正确的意见”。而“正确的意见”就是道德直觉,是人们按照习俗与法律不断地实践的产物。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普罗泰戈拉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城邦中长大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城邦的法律、习俗和城邦中的每一个人的美德教育的过程。“美德”其实是由习俗和法律等所塑造的有用的行为或品性。总之,当时人们所谈论的美德其实就是道德习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都是自明的,不言而喻的。人们不会问“美德是什么”,因为那是常识。但习俗的权威来源于环境的稳定,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习俗所认可的行为的价值和效用就不那么不证自明了,为了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人们不得不反思习俗。这种反思就从苏格拉底发问“美德是什么”开始。

二、苏格拉底对美德本身的探寻

(一)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经过探寻得出:美德即知识。理解“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知识”。首先,“知识”与“意见”不同。“意见”是主观的、变化的、不确定的、个别的;而“知识”是公共的、普遍的、稳固的、确定的。区别“意见”和“知识”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经过了论证。也就是说,“知识”是经过证明了的“意见”。一个人拥有“意见”可能也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应该做的”,但是并不知道“某事为什么正确或应该做”。而“知识”则是要证明某一规范的正确性,追踪行为规范背后的缘由,找到道德的原则。

其次,“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仅仅是关于善恶的知识,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知识,还包括实现善的手段性知识。善恶的知识在一切知识中起到统领的作用。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论证了不管是外在的善(财富),身体的善(健康、强壮),还是灵魂的善(勇敢、正义和节制等)都需要智慧才能真正的实现。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认为勇敢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应该追求什么、害怕什么的知识(即善恶知识),还要有一些手段性知识(在潜水中需要有潜水的知识,在打仗时要有骑马的知识)。

最后,“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是有实践能力的,是能够支配人的行为的,而不是像奴隶一样被情感和欲望拖来拖去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会知善不行善或知恶行恶。在论证中,苏格拉底把善与幸福等同,把恶与痛苦、不幸等同,因此,如果某人知道某种东西是恶的,还依然选择它,就意味着人希望获得不幸。而人怎么会希望获得不幸呢?由此推出,人们之所以会知善不行善或知恶行恶,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的善恶知识。

(二)认识你自己

既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要如何寻觅呢?答案是对话。而且这种对话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包括提问、讨论、反讽、辩驳等。事实上,这种方法并没有帮助对话者获得关于善的终极知识。例如,探讨虔敬、勇敢等,最终也没得到虔敬和勇敢到底是什么。恰恰相反,跟苏格拉底对话的人都觉得很苦恼,很多时候虽然被苏格拉底辩败了,但口服心不服。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视作理所当然的事儿经过苏格拉底的提问都变得不那么明显是真的了,他们体会着矛盾和痛苦。

但对话的意义不仅没有被这些痛苦和矛盾覆盖,反而借由它们彰显。对话的过程是人认识自己的过程,是理性关照自身的过程,也是引导自身精神成长和教化自己的过程。对话把对话者自身所依赖的信念带到对话的主体之间,带到他们自己的面前。对话所建立的关系不仅仅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更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他们借着对话的理性之光照查自己的灵魂,在对话中,他们盘问、辩驳、重塑着自己的信念,在真理的引导下重塑自我,使自己成为应该成为的人。他们向应然的领域去探寻,去存在。正如卡西尔所说:“只有靠着对话式的亦即辩证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达到对人类本性的认识。”而认识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精神创造。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经常拿技艺知识来类比美德知识,如果说雕刻术是要雕出完美的艺术品,那么美德知识则是要实现理性照看下的有德之人。

三、苏格拉底之问的伦理意义

(一)理性应作为社会变迁中道德秩序重建的基础

在苏格拉底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本质上处于习俗道德阶段。这时,“习俗”与“道德”等同,凡是习俗认可的,就是道德的,反之亦然。人们在习俗中获得自我,获得他人与城邦的认同,这种获得是潜移默化的,是“日用而不知的”,是自在的。这种习俗道德合理性的根据在于它曾经符合雅典城邦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雅典城邦的极大繁荣,稳定了雅典城邦的秩序。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城邦的经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习俗道德面临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挑战。面对挑战,一部分人牢牢地固守着习俗与习惯,甚至把他们提升到神圣的高度,对于任何的越轨都给予罪恶的标签。另一部分人坚决主张把这些都废弃掉,一切唯欲望是从,“霸主们公开宣扬血与火的杀伐,声称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这些都是习俗道德由于缺乏理智性而具有僵化性和绝对主义倾向的表现。面对习俗道德的崩塌,苏格拉底试图重新为道德奠基,这种奠基是通过追问“美德是什么”来凸显和完成的。“美德是什么”之问,意味着理性对习俗道德的反思,反思习俗道德的合理性在哪里,它所起的作用与价值在哪里。只有通过对习俗道德的反思和批判,人们才能实现对习俗道德的超越,才能掌控习俗而不是被习俗所掌控。被掌控的习俗才能成为应对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源,才能帮助人们建构适应社会变迁的新的道德秩序。

(二)每一个公民应作为社会变迁中道德秩序重建的主体

“美德是什么”之问,不是苏格拉底对城邦某一部分人的提问,而是针对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愿意跟他交谈的人的提问。这是涉及到城邦中每一个公民的问题,因为社会变迁影响着每一个人。如果把人们的身心需要作为一个问题,那么城邦的习俗就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正是城邦的习俗在解决每一个公民需要的过程中,塑造了公民的信念,态度,情感和行为,而所有这些交错纵横就形成了公民的自我。社会稳固,习俗就稳固,习俗所设定的解决人们各种需要的渠道、方式和方法就稳固,每一个人所形成的自我就稳固。在社会稳固期,自我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对自我的反思,也就是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人们过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活。当社会变迁来临时,习俗所提供的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的方法行不通了,这种矛盾也同样反映在自我的冲突当中。这时,反思欲望或需要与习俗之间的关系及反思自我的重要性,才被特别地凸显出来,表现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苏格拉底意在提醒,城邦中的每个公民已经不再是那个顺习俗而行的自在的自我了,而是要去重新成为、重新建构一个自我。建构的基点就是存在于每一个公民灵魂当中的理性,当苏格拉底说“人知善必行善”时,意味着人应该让理性支配自己的行为。如果理性不能引导人向善,意味着人自身的遮蔽而不自觉。苏格拉底的目的正是要唤醒每一个公民在重建道德秩序时的主体力量。

四、苏格拉底之问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重建的启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转型,即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了极其稳定牢固的传统道德观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凭借着关于大自然周而复始地运行的经验常识和人之生老病死的自然流程而自在自发地过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重复性日常生计。”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家庭本位”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家庭或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行着新陈代谢的功能,个体只有依靠家庭、家族等天然共同体才能成长为社会成员。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讲就是基于血缘、人情关系而形成的“等差之爱”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但现代工业社会所需的道德观念却与传统截然不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把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探究自然运行的规律企图控制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家庭虽然仍是社会新陈代谢的基本结构,但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国家成为社会新陈代谢的主导力量,国家开始成为人们主要的认同对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市场交换机制使商品成为人们交往的中介。它一方面使人们摆脱了人身依附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平等的观念得以建立;另一方面使人们交往的范围急剧扩大,远远地超出了狭隘的地域性的天然共同体的范围,法律和契约代替人情成为调节人们交往活动的主要方式。

德国人的习俗篇2

一、灯会的历史与德阳灯会文化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主要民俗活动是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之节。汉代时,元宵节燃灯的目的是宗教功能,祭祀太一神。此后历代燃灯的习俗被保存下来,民间也出现了赏灯和其他一系列民俗活动。至此,元宵节装扮彩灯的习俗基本形成,农历正月期间,全国各地均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宋、明两代尤为繁盛。德阳灯会作为川西地区一项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第一届始办于1995年,每年正月在德阳市旌阳区四川文化玄珠湖畔举行,至2002年共举办了八届。因企业改制,2003-2011年停办,于2012年全面恢复。2001年的冰灯夺人眼球,让很少感受到冰雪天气的德阳人惊喜。2012年第九届德阳灯会以德阳重装、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为主线,展现了德阳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和德阳人民不屈不饶的精神风貌。

二、德阳灯会的民俗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的民俗性

德阳灯会在传统灯会的传承中创新,彩灯的题材内容,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名著、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民众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强大能力的精神象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标志,是信仰载体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1996年,德阳灯会展示了一条长68米、会“游动”的玄珠龙,名登吉尼斯世界记录。历年灯会中还有十二生肖形象的彩灯,如《羊仔大拜年》《十二生肖划龙舟》《三羊贺岁》等。德阳灯会还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白蛇传”“荷花仙子”“孔雀迎春”;民间谐音表意的“莲莲有鱼”“吉象如意”“三羊开泰”;历史故事《三国鼎立》《李冰治水》;民间工艺《绵竹年画》。另有塑造福临人间的先贤神圣,如弥勒佛、财神、十八罗汉等。

(二)审美元素的民俗性

中国人喜爱红色,红色在中国有着象征意义,代表喜庆,不仅能让寒冷的冬季在视觉上有了颜色,还预示着“鸿运当头”的好兆头。德阳灯会的主色调是红色,辅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色彩鲜艳、美观、喜庆,诸色交相辉映,缤纷璀璨,变幻莫测。德阳灯会以制作精细、装饰美观著称。如第十二届德阳灯会(2015年)在近3000米的观灯线路上,呈现了90组各类题材的灯组,58组气氛灯,把彩灯工艺的“形、色、声、光、动、参与”等特征融入建筑景观和自然景物中,所有灯组以玄珠湖为中心环绕布展,形成灯、山、水、建筑交相辉映的立体效果,整个玄珠湖畔呈现立体布展,观游相宜的互动式格局。灯会中有一类特有的灯组是特材灯组,它是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彩灯品种。高达24米的《八仙道福》和近20米高的《太上老君炼丹炉》灯组就是特材灯组,这两组灯分别是用30余万只药瓶和6.8万多个乒乓球制作而成。

(三)游玩活动的民俗性

德阳灯会将美食、娱乐、表演融为一体,设置有特色美食街、民俗表演大舞台、民间艺术展示区。舞龙狮、踩高跷、跳秧歌等民俗表演使民众找到情感的宣泄口,体验了流传至今的表演形式。绵竹木版年画、德阳潮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民众喜爱。绘制的传承人借助这个平台,给游客介绍其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成都著名景点锦里汇聚的大部分民间艺术传承人也来到德阳灯会·大庙会现场,现场展示吹糖人、剪纸画、皮影戏等绝活,为灯会活动增色不少。

三、德阳灯会在节庆文化心理上的功能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民俗活动是彩灯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彩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了民间风俗的各种事物、现象。彩灯艺术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与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它很自然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强烈地体现着民族性和地域性。德阳灯会属于岁时节日民俗,逛灯会,为每一个人的情感宣泄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场所。在节俗活动中,每一个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全民动员的热闹情境使参与其中的人尽情娱乐。第十二届德阳灯会(2015年)由德阳市玄珠湖文化娱乐有限责任公司与创建了全国四大著名庙会品牌之一的“成都大庙会”的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将全新的庙会元素首次融入德阳灯会,改变了过去只能夜晚游玩灯会的形式,延展至全天。活动内容丰富,包含了演艺、美食、民俗、灯会、万名师生书画展及爱心捐助书画义卖等项目。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美味诱人的各地美食、妙趣横生的非遗民俗展示、美轮美奂的炫目灯组,一系列精彩元素组合,带给游客非同寻常的快乐体验。以“三星神韵”“一门三孝”“德阳潮扇”“绵竹民间年画坊”为代表的灯组展示了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展示出德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方明珠”“卓越二重”“辉煌东电”灯组彰显了德阳作为重装基地的“大工业”之美;以德阳特产为主题的大型灯组,展示出德阳各类名特优产品,体现了德阳物产丰富,也彰显出人民的幸福生活。

四、德阳灯会体现的民俗文化

德阳灯会的花灯造型,基本以四、五、六为体面定数和基数,象征四时、五方、六合,其上装饰则多象征寓意。花灯的题材内容和造型装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彩灯艺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它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存在与发展和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紧密相联。一盏盏彩灯承载了民众的祈祷。由此,灯会成为民俗活动中既有广大艺术魅力又有高度文化价值和社会功效的一项内容。比如,在灯会中观灯、猜灯谜、走百病等就是花灯文化中十分突出且广受欢迎的一项文娱活动,即将谜语贴在花灯上,民众一边赏灯,一边猜谜,热闹又喜庆。

五、结语

民俗文化是活态文化,需要不断积淀、传承、发展,在充斥快餐文化的现代社会,民俗文化缺乏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支撑。过去,元宵节舞龙狮、赏花灯、看表演的民俗场景已逐渐远离民众的视野。因此,保护民俗文化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川西地区的德阳灯会荟萃了中国灯彩文化的精髓,其题材内容、审美元素、游玩活动等都表现出强烈的民俗性。它借助五颜六色的彩灯将传统民俗文化以活态的形式保留下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将彩灯文化推广传播。深刻理解灯会文化中的民俗性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保护、传播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

德国人的习俗篇3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6-0267-01

国内的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普遍偏低,而对于身处渝东南地区的中学生又有着自身的地域原因。在笔者看来,被视为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界占据重要地位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无疑为研究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通过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尝试对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对扭转当地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低下的现状,而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学生有所裨益。

一、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核心思想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服从权威和权威规定的规则。习俗水平,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的传统秩序。后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而且开始认识到法律、规则的人为和相对的性质普遍的原则。”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从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来看,国内大多对价值多元化时代中学生道德判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很少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而国外的研究更倾向于从区域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其更能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基于此,本课题以调查价值多元化时代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为基础,以分析造成该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低下的原因为出发点,最后根据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养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教育对策。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调查问卷进行研究。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处渝东南地区的黔江中学、酉阳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203,有效率为81.2%。为了与渝东南地区中学生做对比,还抽取调查了重庆三中的学生,发放100份,回收86份,回收率为86%,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60%。

三、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

通过对科尔伯格两难故事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的现状。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尊重规则,是前习俗水平的反映。“如果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以及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科尔伯格将这种个体划入习俗水平。“如果个体不再把规则、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灵活的,甚至个体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人类的普遍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将这种个体划入后习俗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地处渝东南地区的中学生,男生处于前习俗水平占9.9%,而女人占4.9%。从习俗水平来看,男生占19.2%,女生占19.7%。从后习俗水平上看,男生占20.2%,女生占26.1%。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初中生占6.9%,而高中生占7.9%,在习俗水平阶段,初中生为14.8%,高中生为24.1%,后习俗水平阶段,高中生占19.7%明显低于初中生的26.6%。从总的来看,渝东南地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水平低于初中生。通过对渝东南地区与主城区的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呈现不同的特点,道德判断能力高的和低的都比较偏多,他们在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7%、30%、48.3%。而渝东南地区中学生所占的比例依次为11.7%、50%、38.3%,渝东南的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集中处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

四、结果与分析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渝东南地区处于道德判断能力高端的人数比主城少,出现这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渝东南地区处于山区,经济、教育比较落后,素质教育推行不力,大力推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十分重视分数,分数被视为学生的“命根”。“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德育让位’的现象,形成了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甚至有些学校,德育课程只在非毕业班中开设,多数把德育目标定位于重点生,对大量的普通生缺少必要的教育。”其二,渝东南地区的学校在采取的德育方式上,采取一种强制性的价值“灌输”。在价值多样化背景下,这种做法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当学生面对新的道德情景时往往会无所适从。其三,德育内容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空洞、固定、僵化,脱离学生生活,致使道德教育工作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渝东南地区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德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做为德育的全部,是对其的错误解读,学生对其感到乏味,不仅对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不显著,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对这些观念、思想的盲目顺从,会加剧道德判断能力的降低。

从渝东南地区中学生所处的年级来看,处于后习俗水平的高中生所占的比例为19.7%,明显低于初中生的26.6%,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低于初中生,这与科尔伯格的理论关于学生16岁后趋向于向后习俗水平发展的观点相违。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成人没能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做好德育的引导工作,没能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教材,以合符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开展德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五、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措施

笔者在对渝东南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当地的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一)道德校规化

道德教育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性,但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有将道德制度化,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对于地处渝东南地区的中学生来说,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必须将道德校规化,当前中学学校的规章的制订通常只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忽视其可行性,因此校规不仅需要反映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体现主流文化,还要让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务必遵守,对违反相关校规的学生进行一定惩罚,这不仅对学生明白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很有裨益,而且对那些内心不想遵守的学生起到威慑的作用。

(二)整合课程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是提升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应然追求。德育这门课程相对于自然科学课程来说,比较特殊,它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拥有众多的流派,因此整理这门课程比较困难。我们在整合这门课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不要将那些没有多大价值意义的老故事编入课程中,可以结合渝东南当地的风土民情,将其有益的部分纳入课程内容中,使其具有新颖性,多样性,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进行德育。

(三)进行自我反思教育

道德教育应该从个体的自我出发,才能回归道德的本体,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个体,如在每周例会的时候,让每个学生对自己上周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开展自我批评,写出反思报告,同时制定自我约束、自我改进计划,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脚踏实地,仰望天空”的事业,必须注重实践,回归生活。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渝东南地区中学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教育家杜威曾告诉我们“做中学,学中做”。因此,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必定要以一定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加强知行统一。除了上课之外,组织学生观看道德教育类的电影,比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参加公益活动, 帮助孤寡老人,带领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风光,亲近自然,都可以使他们开阔视野, 增加知识, 陶冶情感。对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09).

德国人的习俗篇4

一、充分认识中华传统节日蕴涵的德育教育资源

学校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以及心理品质。如何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如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传统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2.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十分兴盛,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时有体现。如春节期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从而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敬祖美德。

二、探索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

1.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我们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既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又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最终达到既继承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双赢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选择和挖掘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途径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培植热爱母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收集阅读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历史故事,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纪念先烈的传统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

2.在思品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习《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风俗的基础上,领略各民族的风俗特色,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中,首先从刚过去的春节开始学习,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大的节日,大家记忆犹新。教学中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什么不让学生来表演呢?所以在课上,我让几位同学表演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当时那气氛真的很好,学生们个个都很积极活跃。

3.在艺术学科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力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的综合性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有唱歌、绘画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存在。艺术课的综合不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单元主题和课题的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第四单元《五月端午》这一内容时,结合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通过多种方式的感悟、体味、练唱,有助于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感受端午节日文化的精深与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德国人的习俗篇5

【关键词】酒德;酒礼;饮酒习俗

中国和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饮品。自从酒出现以后,在历史发展中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它有了精神文明价值。人类的饮酒也并不是简单的饮酒,而是奇托了饮酒者的精神与价值。中国的酒文化和西方的酒文化存在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一、中西方酒的起源和原料

(一)起源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大致有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和上天造酒说。西方酒文化的起源有个传说:有一位古波斯国王把葡萄藏在密封的瓶中,不经意发酵成了葡萄酒。

(二)原料

中国的造酒原料主要是豆类、稻类等,决定着中国酒的种类。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是白酒。西方的造酒原料一般是大麦,后来,他们才知道葡萄可以酿酒。西方的酒种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二、中西方的酒德和酒礼

酒有利有弊,既能让人如醉如痴,使人性至善至美,又能让人祸害连连,荒淫无度,尽露人性之恶相。酒的别名 “欢伯”、 “祸泉”源于此因。

(一)酒德

中国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是酒德和酒礼。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书中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荒湛于酒”。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饮酒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德指酒后的行为,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

西方人同样讨厌没有酒德之人。Drinking manner 指“酒德”。

(二)中西方酒礼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在一些场合下不遵守,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中国酒礼中的劝酒。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罚敬,最为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

西方人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但不一定喝光,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就是提议祝酒,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此外,只有在特定场合在某人致辞之后,大家交相举杯,祝福某人,为某人某事庆贺。

三、中西方的酒文化精神

(一)中国原始宗教、祭祀、丧葬等礼仪与酒结合形成了中国的酒文化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献给神灵和祖先。中国人即用酒祭祀祖先,也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

(二)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为此,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

四、中西方的饮酒习俗

(一)中国的饮酒习俗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选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1)春节饮用屠苏酒、椒花酒。(2)灯节,人们都向天宫祈福祭礼后,欢饮达旦。(3)中和节饮中和酒、宜春酒。(4)清明节,饮酒不受限制。(5)端午节饮菖蒲酒。(6)中秋节,人们赏月饮酒。(7)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8)除夕,年三十,人们喝“年酒”别岁、守岁。

婚姻饮酒习俗。(1)南方的”女儿酒”在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2)”会亲酒”,订婚仪式时,喝”会亲酒”。(3)”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4)”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其它饮酒习俗。(1)”满月酒”或”百日酒”。(2)”寄名酒”:旧时孩子出生后,如请人算出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送他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回到家中,就要大办酒席,祭祀神祖。(3)”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4)”上梁酒”,在中国农村,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5)”开业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6)”壮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

(二)西方人的饮酒习俗

欧洲的有些国家和地区,每年12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人们结队游荡,载歌载舞,纵情狂欢,完全坠入忘我之境,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存在。

六、中西方酒文化的相似点

(一)文学作品和酒

无论中西方,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如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的诗句“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

希腊人只有在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痛极生乐,乐极生悲,美才得以展现,音乐才得以产生,艺术才得以创造。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drown one’s troubles away,drink down sorrow. 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在中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神话、传说和酒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

西方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而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的意思是“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

(三)中西方的酒吧

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泡酒吧。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又是它的延伸: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到了欧美(尤其是英国) 不能不去酒吧,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

东西方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有助于了解各国各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方便国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王宝琳.尚书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酒礼.百度百科,2014年3月.

[4] 西方酒文化.百度百科,2014年3月.

德国人的习俗篇6

[关键词] 景德镇 制瓷 习俗 保护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47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断层和失根的文化可能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

1、 景德镇的界定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她属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皖,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2.3万。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独特风格。

2、景德镇制瓷业习俗

在中华大地,名窑象璀璨的星星,分布在各地。各地名窑和各个陶瓷产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陶瓷习俗。正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一样,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是中国陶瓷习俗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和反映。陶瓷是由人来创造,由人来生产,由人来销售,由人来品评,由人来消费,一句话,一切都与人有关。因此,陶瓷生产、创造与销售过程,是伴随着悲欢离合的过程。陶瓷制品是鲜活的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情趣的凝聚物。景德镇瓷业习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行帮、行会、会馆。这属于管理方面的,是陶瓷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行帮、行会)以及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会馆),行使着在本帮、本行范围内的管理、约束、调控、奖惩与联络感情的职能。

与瓷业有关的行业莫不有行会和行帮,甚至连一些细微的事如挑瓷器、拣废瓷等都有行帮,都有行规来约定,组织非常严密、规范和细致。这些行帮,可以分成许多类别。一般来说,可以从地域、从行业本身进行分类。从地域上分,有徽(州)帮、都(昌)帮和杂帮(除以上两帮外的其他区域的行帮)。都帮人多势众,是一个较有影响的大帮,清代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反映这种情况:“蚁蛭峰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在另一首诗里,更是这样来描述都帮:“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尽窑户,赢他随路呼都昌。” 从行业上分,可以分为商帮、手工业行帮和工人行帮。行业行帮和地域行帮相应交织,如徽帮主要是商帮,都帮主要是工人行帮。这些行帮纷纷设立会馆,或者公所,或者书院,名称尽管不同,其职能都是一样的。如徽帮有徽州会馆,福建有福建会馆。福建会馆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

2.1 景德镇陶瓷行业神

景德镇陶瓷行业之神较有名气之一的是高岭土神:这是陶瓷原料之神,高岭土的神奇妙用,产生美妙的传说,也导致了对高岭土的神化,便有了高岭土神之说,也因此才有了高岭土神的崇拜。其二是窑神:陶瓷是火的艺术,陶瓷器的成败、好坏,莫不取决于火,陶瓷器是一切都要"出火而后定"的。因此,窑神,或者说火神,是瓷业工人顶礼膜拜,需要虔诚地去信奉和祭祀的。景德镇瓷业工人信奉和祭祀的窑神或火神是指童宾。再次是瓷业师祖:传说东晋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完成了由陶至瓷的转化与发展的历史使命,而完成此任务的,便是赵概,人称“制瓷师祖”,受到供奉和祭祀。

2.2在景德镇陶瓷习俗中,既有行会,行帮,又有行规

景德镇陶瓷习俗中的行规大致分文字约定、口头约定、约定俗成等。以下逐一列出:

(1)农历十一月坯房老板除要给每人的“冬至酒钱”外,并停工一天,不停工则加四两猪肉钱,叫“买冬至”。

(2)烧窑老板在腊月必须确定把桩师傅,把桩的定了事,则由他去请窑里各脚工人。装坯工人也在此时由老板定好“做头”的。再由做头的请定其它工人。

(3)搬运行业由把头操纵,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人须交两块银圆给把头,才允许参加叫“买扁担”。除此还有搭扁担的规矩,即每个人抽出搬运力资的三分之一旧把头。

(4)农历腊月廿四一过,每天都有迎年的,各地的风俗在景德镇形成了一个大观,如南昌在腊月廿五日过小年,都昌一部份余姓和邵姓在廿八日过豆腐年,还有的在野外砌大灶,蹲着吃大锅菜过年。

(5)开窑的瓷器有些破损的,集中起来卖给收破瓷器的小商店,修补再卖叫“收烂产”,卖烂产的钱由工人平分,但老板娘须得一份,叫花粉钱。

(6)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由窑户请“摸利酒”,客人是摸利店,刀子店,坯房做头师傅,烧窑把桩师傅,装小器做头师傅各一人,窑户上手管事先生相陪,刀子店老板坐首席,这叫三十六行,铁匠坐上。

(7)瓷业工人违反了帮规,街师傅通知有关工人在饭馆聚会,介绍该工人犯规情况,宣布“割草鞋”(意即驱逐,不许在景德镇做工)聚会上馆的费用由犯规工人付。

(8)窑户开业前要向制瓷工人的上街师傅登记,把做几乘辘轳车,利坯车写上账簿,以后雇用的装坯工人就永远是这个帮的工人。

(9)传说元代每十户派一头人统治,老百姓受尽欺压、侮辱,相约中秋这天起事,中秋晚上老百姓一齐行动,将头人拖下河边杀死,从此形成一种游戏叫“拖尸下河”,又叫“拖缸”。

(10)腊月歇工后工人没事做了,为了维持生活,挑担串街走巷叫卖蔬菜,土产杂品及泥鳝,小鱼,田螺,因为挑的担子前后各有四股索子。故称“八股索”。

(11)木龙会是各行帮民间救火组织,从农历二月初二日龙抬头开始,各行帮陆续做会至端阳节前后止,做会时演习救火,过后聚餐或发放莲碗面和包子票给出龙人员(救火员)。

(12)农历腊月至翌年三月,烧窑户联合一致,硬性规定减少烧窑次数或提前歇手停手叫“禁窑”。

(13)各坯房的瓷坯送窑里集中,待配满一窑后才能烧炼,待到烧时坯上渣子灰尘必须吹掉,否则烧好后有疤迹,这种吹灰工作由装坯工负责,老板要付钱,称谓“吹灰肉”。

(14)景德镇女工及居民大都信奉观音菩萨,互相结合组成“姊妹会”,每年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得道日,九月十九日升天做会,一般九月十九日做会的最多。

(15)元宵晚上各家除将厅堂、住房点上灯烛外,并应在房厦所有险暗角落里的地上插上一支小腊烛,点上一枝香,叫“照虫蚁”,大人骗小孩说这是老鼠半夜嫁女,不要睡着,守住总能看见。

(16)家社开业规模热闹隆重,窑户,窑工均参加做会时,恭迎广利窑神火轿田地,一次开业,迎神约需五、六万银圆,相当于当时一万两千担米。

(17)厂前就是御窑厂督陶宫的衙门前,在头门外有一片开阔地,春节元宵这里有各种杂耍和生意摊子,五花八门布满场地,大人、小孩及乡下人熙熙壤壤十分热闹。

(18)俗称“补窑店”是修建窑工人组织的所在地,窑户老板请家挡窑店不能随意选择,要看老根子在何处,即所谓“窑脚”,新做的窑则可选择,订定后永远不能变动。

(19)坯房在中秋节休息一天,老板按八至十人壹桌供应猪肉四斤和瓜子鲜蛋,黄花,木耳,粉,粉丝,咸鱼,竽头,青菜十样菜肴,另加四十个铜钱作酒钱,每人一只生糖酥,一只扁麻酥。

(20)农历十月二十六人工节,窑户老板定好了明年各工种后,工人向老板借定钱叫“扯八升”,即腊月给八圆,到第二年六月按拾圆钱在工钱中扣除,工人为了办事和有钱返乡过年,只有接受。

2.3 景德镇的会馆(公所或书院)

清嘉庆年间有七所,至建国前夕,计27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瓷业的状况。其一 ,商人行帮。民国时有26个商帮。建国前发展为33帮。这些商帮,为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作出了重要贡献,“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宝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在某一种程度上是商帮众多的一个形象反映,“舟帆日日蔽江来”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陶舍重重倚岸开”。

其二、手工业行帮。手工业行帮情况,景德镇瓷业,“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工艺程序繁多,导致了众多的行业,有“8业36行”之说。这8业36行大致是:(1)烧窑业,包括窑厂、满窑、砌窑(鸾窑与补窑)三行;(2)制瓷业,包括脱胎、二白釉、四大器、四小器、冬小器、饭闭、饭闭灰渣器、古器、十五寸、满尺、描金等十一行。(3)彩瓷业,包括画大器、画脱胎、画灰器、画描饭闭等四行;(4)匣钵业,有硅山、大器匣、小器匣三行;(5)包装搬运业,包括菱草、番色、打络子、削杀利蔑、打货篮、挑瓷把庄、下驳、挑窑柴、搬运九行;(6)下脚修补业,包括彩红、洲店二行;(7)瓷业工具业,包括模型和坯刀二行;(8)为瓷业服务业,包括轿行与马行二业。

结语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关系的问题是一个“两难”问题,在哲学上可以说是一个悖论,我们国家在搞现代化,现代化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城市化,但是,城市化必然要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在这里就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的农民兄弟,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持有人,他们也不想祖祖辈辈被拴在“黄土地”上,也要过现代化的生活。所以,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它的受损害、逐渐消失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这就牵出另外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形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是专家、学者所面临的亟待研究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核心之一,就在于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如果没有了传承人,这个古老的艺术岂不成了文物了吗?所以,传承人的保护实际上是整个保护工作的核心。让现在还健在的传承人能够带徒弟,能够传授技艺,这正是大家共同希望的。这些传承人实际上承载着历史的传统、历史的记忆。传承人的丧失在某些情况下,等于是一种文化形式的丧失,一种传统的断绝,那是非常可惜的。已经列入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政府应该拨出一定的款项鼓励年轻人“从艺”,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开办培训班,甚至是学校,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机制,让整个社会能够特别关注传承人的生活、关注传承人的技艺、关注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希望全社会共同为这样一件关乎民族命运、关乎人类文化发展的大事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该文是2011年教育部课题“传承与变迁: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 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1YJC760086

参考文献

[1]居阅时 瞿明安 主编 《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2]钟敬文 主编 《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3]诸葛铠 著 《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9月

[4]《景德镇陶录》校注[清]蓝浦等 著 1996年9月

作者简介

德国人的习俗篇7

关键词:“耻感文化”; 社会风气; 社会稳定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类型所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风气、国家治乱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2,“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3,“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4,以自己的言行“转移风俗以陶铸一世之人”是士人的责任。(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页)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过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至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又离不开“耻感”文化培育。

一、“耻感文化”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耻感”,也就是知耻心。知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所有不为,皆赖有耻之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善恶观念。划清善恶界限,支配行为趋善避恶;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厌恶丑恶的心理状态。近善远恶,择善而行;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基准或尺度。以善为荣,以恶为耻。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应着眼于“耻感文化”的培育,使公民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背离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一个人没有耻感或羞耻心,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不以恶为耻,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弃,没有对恶和耻的处罚,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一个人丧失了耻感,必定会无恶不作;一个社会丧失了耻感,就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不良风气,左右着整个社会大众群体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高兆明:《耻感与存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了“耻感文化”缺失所带来的问题。面对学术圈中曝光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丑闻;医院里收纳红包、为高价回扣甚至会见死不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背信毁约、甚至毒害生命;学校里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职场上又跑又送等“潜规则”这样的话题,人们开始变得麻木,学着“习惯”。凡此种种。都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风气指受水土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由社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的习染而形成的人们趋同一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及生活习惯,人们对此自然而然、习以为常,进而成为人们自身存在的某中素质或能力。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就像一种无形的制度,有着“不令而行,不禁而自止”的约束力。

社会风气有好坏之分。良好的社会风气承载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负载的是颠倒的价值观念和扭曲的行为准则。正所谓“俗美则世治且安,俗颓则世危且乱……天下之安危系与风俗”。(《落帆楼集》卷四《风俗篇》转引自《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41页)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近二十年,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领域还是社会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大多都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但也有一些反映出人性的倒退甚至是堕落的现象不容忽视。要重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大厦,就必须寻回“耻感文化”。因为,一种“恶”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毁灭的将不仅仅是几个“贪官”几个无良之人,而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曾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说,即改朝换代叫亡国,道德沦丧、风气败坏叫亡天下。国家治乱关键在社会风气,并就此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苏轼也曾有言:“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实践表明。我们所正在致力于向前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法制经济,而且也是道德经济。法制和道德在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仅仅依靠法律不可能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它还需要有应有的道德约束力。一旦失去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就有可能出现以耻为荣或耻荣不分的风气。当前因缺少“耻感文化”而导致的畸形社会现象在人群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更要加强“耻感文化”的培育,寻回人们的“廉耻羞恶”之心。

二、培育“耻感”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保护、激发存在于人们内心的“耻感”?

第一,构建合理的道德评价体系是培育“耻感”文化、树立良好民风的关键。社会构建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使大众明白什么是有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怎样做是道德高尚,怎样做是遵守基本社会公德。这样说似乎有降低了我国国民素质之嫌,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确实出现了如上所述的道德标准的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因此,我们更加强调构建合理的,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评价标准。在此,我们呼唤的是大众道德。何谓大众道德?大众道德可以理解为普通人的道德,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即“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求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损害后果,能够与人和衷共济,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行为方式”(胡解旺:《论大众道德》,《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所以,不能把道德的评价标准定位太高,使之远离了社会生活,仅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道德,忽视社会成员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这样只能导致大众远离道德和望而却步,反过来也不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第二,正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是培育“耻感”文化、树立良好民风的重要手段。

德国人的习俗篇8

一、调查目的:了解各国是怎样过年的。

二、调查内容:各国的过年习俗。

三、调查材料:电脑、打印机、纸

四、调查经过:先上网,输入了搜索的关键字:“各国的过年习俗”。按下“搜索”,得到了搜索结果。

五、调查结果:(结论)

1、 德国

(1) 钱包放鱼鳞。德国新年会把一些鱼鳞放到钱包里,因为鱼鳞是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

(2) 爬高祈好运。德国农村新年会举行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誉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爱慕。

2、 英国

(1) 深夜迎亲友。英国人除夕时,会把第一个来客看作是新一年运气的象征。

(2) 争着打井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有福的人,打来的则是吉祥之水。

3、 法国

一定喝醉酒。??法国人新年前必须喝光自家所有的藏酒喝得酩酊大醉才好。

4、 巴西

见面揪耳朵。??巴西人新年一见面会互相楸耳朵表示祝贺。

5、 比利时

给畜生拜年。??比利时人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是给畜生拜年!他们会走到畜生面前毕恭毕敬地对它们说:“新年快乐!”

6、 意大利

打碎东西好。??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响声连天可以消灾,所以他们会把家中可以打碎的东西通通打碎,并且把碎片扫到大街上。

7、 墨西哥

过年前5天不许笑。??墨西哥人说如果你想新一年得到好运气,就必须在新年来临之前5天不许笑。

8、 西过年习俗真有趣

一、调查目的:了解各国是怎样过年的。

二、调查内容:各国的过年习俗。

三、调查材料:电脑、打印机、纸

四、调查经过:先上网,输入了搜索的关键字:“各国的过年习俗”。按下“搜索”,得到了搜索结果。

五、调查结果:(结论)

1、 德国

(1) 钱包放鱼鳞。德国新年会把一些鱼鳞放到钱包里,因为鱼鳞是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

(2) 爬高祈好运。德国农村新年会举行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誉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爱慕。

2、 英国

(1) 深夜迎亲友。英国人除夕时,会把第一个来客看作是新一年运气的象征。

(2) 争着打井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有福的人,打来的则是吉祥之水。

3、 法国

一定喝醉酒。??法国人新年前必须喝光自家所有的藏酒喝得酩酊大醉才好。

4、 巴西

见面揪耳朵。??巴西人新年一见面会互相楸耳朵表示祝贺。

5、 比利时

给畜生拜年。??比利时人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是给畜生拜年!他们会走到畜生面前毕恭毕敬地对它们说:“新年快乐!”

6、 意大利

打碎东西好。??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响声连天可以消灾,所以他们会把家中可以打碎的东西通通打碎,并且把碎片扫到大街上。

7、 墨西哥

过年前5天不许笑。??墨西哥人说如果你想新一年得到好运气,就必须在新年来临之前5天不许笑。

8、 西班牙

上一篇:史上最感人的话范文 下一篇:小寒短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