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生活习惯范文

时间:2023-11-24 16:34:22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14-1

农村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是怎样的呢?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门口小食品包装袋等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加强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以德育活动月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小学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为进一步夯实德育基础,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我校制定了十个德育月主题活动。分别是: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三月尊重他人活动月,四月勤俭节约活动月,五月卫生环保活动月,六月安全自护活动月,九月惜时守时活动月,十月热爱祖国活动月,十一月懂得感恩活动月,十二月锻炼身体活动月,一月诚实守信活动月。

2.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由我校德育处主任亲自主抓该项工作。每月围绕主题月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周一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比赛、剪贴画比赛等,做得真,抓得实,成果显著。如,二月“举止文明活动月”:(1)开展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横幅、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报道。举行一次以“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班级、校园内要张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文明习惯十做到”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有计划地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十字用语”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自我排查。组织学生对照《小学生守则》、“文明习惯十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查找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并制订整改措施。

(4)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5)开展“我与文明同行”征文竞赛。组织开展一年级“一日常规”比赛等。

(6)进行一次全员参与的“文明习惯”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明确良好的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要突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评价,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3.延伸活动,长期坚持。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班队要以活动为契机,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以《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为引领,强化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在举止文明习惯、尊重他人习惯、卫生环保习惯、安全自护习惯、惜时守时习惯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把《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划分为十个子课题,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组、分工,确立了子课题负责人。

2.为了进一步夯实我校的德育主题月活动的成果,我校举全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合力,开展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分为十个子课题:举止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尊重他人习惯的养成教育;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卫生环保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自护习惯的养成教育;惜时守时习惯的养成教育;热爱祖国习惯的养成教育;懂得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教育;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十个子课题和十个德育主题月活动一一对应,有利于进一步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真、坐实,并彰显一定的特色和成果。

3.课题通过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总结反思等环节,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进程。由经过两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编写了《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读本》新版,整理德育方案集、教育案例集、教师论文集、活动图片集等成果。其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读本》新版分为高低两个版本,已经成为我校的较好的校本教材,并纳入校课程设置,每周在一到六年级安排一节,为我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35篇教育案例,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范本作用。同时,我们还把精彩的活动图片喷绘张贴在学校的墙壁和橱窗里,创设一个用图片来教育学生的美好氛围。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2

[关键词]育人先立德,成才的人格品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纲要》中,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战略主题之一提出,把德育工作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德育为先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关系到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德育教育是教育机构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而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基础阶段,是道德智能培养的黄金时期。二十一世纪是个崭新、充满挑战的年代,而家庭、幼儿教育机构过重偏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接受知识信息过程中的品行素养,知识是通过品行素养作媒介更好地接纳和内化的。作为二十多年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深有感触:孩子飞得高,走得远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其实不光在于有知识的多少,而唯有德行愈高的人,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让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履行职责,育人应先立德。

“修身立业”论中谈到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道德素养,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倡导“修己”、“克己”、“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强调“养性”、“修身”和“良知”;陶行知则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修身乃立业之本,立业必须立德,做人乃成才之本,育才先要育人,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是教育之本。

无论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还是从社会学意义上分析,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教育义务。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懂事,做什么人,怎样做人是长大以后的事,然而没有认识到孩子最初的道德观念,对是非美丑认识的形成,是与平时的禁止和许可有关的。有的父母认为独生子女自私,不懂得谦让是自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家庭教育无能为力,因而对孩子采取放纵的态度。如好吃的东西先给孩子,差的给大人,家长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孩子也依然接受。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误认为不谦让是一种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私、霸道表现得越发突出,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的道德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已经很难改变。

现在,我们家长、老师常重智轻德,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对孩子的各种学习抓得很紧,有计划,有督促,有检查,又了如指掌。而对孩子的德教育则不重视或不屑一顾,个性情趣、气质意志却不太了解,不清楚。殊不知,没有良好的品德难以成才,智力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品德作为人成才成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如何做人。一些教育家发现,不少人的智力只是中等,但他的聪明才智却能够充分发挥,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成绩。其中原因就是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品德教育,具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有不怕困难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由此可见,教育一定要以立德为先。

《幼儿园的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习惯养成”的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让我深有体会:

首先“习惯养成在幼儿阶段具有教育的重要性。人格品质作为一种思维和观念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而语言、行为是可以成习惯的。人格品质往往体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某些习惯。在人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道出了儿童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和有效手段。习惯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无不是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是,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我在工作中归纳了“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1)道德行为习惯。如: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尊敬长辈、友善同伴、与人合作、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爱护公物、不欺弱小等。(2)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等。(3)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起床;乐于参加活动;不乱扔杂物;不乱花钱;早晚洗漱;勤整理个人卫生等。(4)劳动习惯。如:自我服务,为他人、集体、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在工作中,我为幼儿习惯养成采用了许多方法和途径:一、是创设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孩子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促进发展。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使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各种活动区的设置、情景教学“我是小班长”“节日活动”等等,除口头提醒,正面引导外,环境的暗示影响了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二是积极鼓励。我们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符号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游戏活动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三是家园配合。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指望幼儿园的教育,更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的培养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去,在尊重孩子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好习惯。

其次,我认为要培养孩子绅士风度,必须具备“勤恳、理智、智慧、勇敢、礼仪”的五种品质。勤恳是重要的品德,是幸福的源泉,懒惰则是万恶之源,一个孩子的精力不用到有益的方向,就会成为一种破坏力量。孩子的一个重要品德就是自制能力,培养孩子的理智,就是要让孩子能运用理智驾驭和支配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获得幸福。而理智的基础是自尊,若失去了自尊心,常会自暴自弃。勇敢和坚韧是成才必备的美德,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为此需要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使之能忍受挫折和痛苦,克服怯弱、脆弱的本性,能够做到刚毅、果断、勇敢。智慧也是一种素养的培养,它使人能有远见,善于处理具体事务。幼儿阶段应做的准备应该是尽力阻止幼儿变狡猾,狡猾越是模仿智慧,它离智慧就越远。应该让孩子获得事物真实的信息,一定要追根究底,不要接近虚假,真正坦诚、公正,有智慧的人则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支持。在未臻成熟的年岁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孩子们习惯于真实、诚挚,再加上学会反省自己。礼仪是培养孩子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懂得人情事故,会接人待物,文质彬彬,文雅友善。孩子既不能羞怯忸怩,也不能傲慢自大。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3

关键词:榜样;习惯;自主养成

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生成长中的目的和意义

良好习惯的内容无外乎包含两个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这就是对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目的和意义的最好诠释。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教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二、家庭教育引发的习惯教育缺陷

农村中小学生多为留守生,本来父母的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就低下,经常在外务工补贴家用,不能对孩子的各种习惯加以适时的督促和引导,加之隔代教育严重,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习惯的培养,都采取溺爱的形式解决,脱离了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让孩子在家中形成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依赖性强”等不良性格,在学校中,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显得很脆弱,很苍白无力。

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这样描述习惯的重要性:“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就充分表明了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因所在。可见,习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

1.学校应注重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这是进行良好习惯教育的根基

在现有终身教育体制下,要想学会学习,首先应该学会做人。大教育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看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的品质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更是学习的动力。学校教育中,有充裕的时间、有丰富的道德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习惯教育。在历史上,凡是有所建树的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虽然每个历史时期的道德标准不同,但在当时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的至今令人起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有着不胜枚举、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们都可以把它引领到我们的宝贵教育资源之中,让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闪光的道德品质,潜移到学生身上。用这些典型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渗透。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遵守学校校规,做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才能谦恭礼让,长幼有序;才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根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曾发出这样的警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学习的人。”“教”是为了不“教”。会学习既是方法,也是习惯。学校教育的根本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照抄照搬,死记硬背已经不是现代教育的主题。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人才发展为中心,注重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做到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教师首先要有“不为鱼而为钓”的教学理念,“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要做好预习,课堂上要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后要勤于复习。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学会通过工具书、图书室、网络、同伴或教师解决;在学习中,知道怎样圈点批划,怎样做笔记;知道写心情体会。这些求知的方法,经常运作,就是习惯;成了习惯方能获得收益。让学生明白:这种爱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人生便有了智慧的源泉,觉得眼前日渐明亮和开阔,头脑活跃而敏锐,于不知不觉中获得一种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道德情操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另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人们常常用此来赞颂教师高风亮节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精神动力。

3.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

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而言,具体应表现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求实,生活上朴素大方。特别是现行社会各种生活方式的介入,对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从小对学生进行生活品德教育,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讲究诚信,勤俭节约、自立自律,强身健体,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总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未来祖国命运的大事。具有了良好的习惯,就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工作方法,就有了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和决心,就有了为祖国作出贡献的资本。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4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是用中文书写的。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内地的游客。”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我校自2005年整合资源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德育工作中,我们狠抓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如今,你走进我们的校园,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能有礼貌地上前打招呼了。而要做好这项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长期、持久地抓,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教育,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柏溪镇育才路小学一日常规》等文件,在宜宾县“德育三化”课题的指引下,着手制订“具体化”的德育目标;实施教育创新,落实“主题化”的德育活动;开展“情境化”的德育评价。此目标分为三个部分: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各个部分均为10个方面。例如:低年级段目标是“学生学会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对人热情礼貌”;中年级段目标是“能熟练运用礼貌用语,尊重师长的劳动”;高年级段目标是“学生言行要美,认识到文明礼貌是一种美德”。

有了目标就应有实现的途径,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进行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会课、课前两分钟等适宜的时机都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2)利用“国旗下的风采”开展教育。每周一的升旗活动,值周教师、学生都要围绕养成教育的问题选择相关内容作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国旗下讲话。(3)通过校园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经验、认知能力的教育。(4)不定期开展文明知识竞赛,如“文明礼貌知识竞赛”。(5)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我们确立了一年12个月的“绿色德育”主题。其中2月和8月,正好是寒暑假,安排为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

二、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我们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入情境,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受到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于是,针对我校实际开展了手抄报比赛、品德与社会赛课(展示)、读书教育活动、家长会、法制教育课、每年一次校园艺术节、每学期一次运动会等相关活动。

三、强化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养成。我们通过少先队的“评星”活动对各班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1)由学校少先队制订活动训练计划,下发给每位教师,各班再针对本班实际,制订出班级的各科的具体训练计划。每星期只抓两个重点,便于集中精力抓重点,反复抓,抓反复。(2)每周安排一节班队会课进行行为习惯训练,由德育处根据学校的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专人负责检查、照相、评比。(3)加强督查和评比,用外力约束学生,逐步规范学生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础。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让少年一代健康成》),这有力他说明了少年儿童早期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把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要从初级的、简单的、具体的事情做起。他还就培养和形成道德习惯的规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在加强对小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明理激情法。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少年儿童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觉性是形成道德习惯的必须条件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向提高其自觉性。我们对学生每提出一种道德习惯要求,总要做好充分的说理工作。譬如对于升国旗时立正致礼的习惯要求,我们开展了“知国旗、爱国旗”的教育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给学生讲解国旗的来历、国旗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生发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觉地养成习惯。

2、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在训练学生的道德习惯时,我们注重树立道德习惯方面的榜样以导向、激励学生既注意把历史上及当今社会上的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物介绍给小学生,引导他们学习,更注意在本校学生中树立道德习惯榜样。每学期,我们都要结合“家乡好孩子”活动,评选出道德习惯方面的小标兵,如最讲礼貌标兵、最守纪律标兵、最勇敢标兵等等,张榜公布,并组织宣传小标兵事迹的演讲会、故事会,号召学生学标兵、赶标兵。由于标兵就在身边,就是自己的同学,学生觉得亲切、可学。

3、师德垂范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的口号,全体教师严以律己,在道德习惯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反复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自我教育也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制订了《在校一日常规》、《道德习惯二十条》等制度,并把其中的主要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还谱成歌曲,让学生吟唱,使其牢记行为习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平时自我对照,自我约束。我们还制订了道德习惯考评细则,其中有学生自评、互评,并采用量化的方式,让学生定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习惯水平。

5、环境熏陶法。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是一个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我们一方面栽种花木、辅设草坪、堆砌假山、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在优美洁净的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创设良好的的校园文化,如在每层楼的走廊张挂伟人、名人画像、张贴名人名言,把校风、学风镶嵌在教学楼的栏杆上,黑板报定期刊出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专刊,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6、学科渗透法。苏霍林斯基明确指出,智力教育、学习各门科学基础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各科的特点硫分挖掘学科中道德习惯教育的因素,编制了《学科渗透道德教育纲要》,还分学科编写了各科渗透道德习惯教育的结合点,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有机、有序,教书育人。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6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才能促进其终生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人格道德,进而使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实现教育纲要提出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两全”目标。

一、习惯是人生的基石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巨大的力量。所谓习惯,是“由于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如人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或者说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良好习惯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倾向、社会风尚的行为方式,良好习惯对个性人格道德的形成完善有积极作用,对人格成长终生有益,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有益。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对于我们的道德也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孩子小的时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比较快。在这一时期好习惯的养成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曾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它的骨骼正在形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少成若天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说的就是从小习久成性,长期习惯是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因此,习惯养成教育就是人生的基石,只有养成好习惯才能成就好人生。

二、习惯的成因何在

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证明,习惯形成的基础是行为熟练。行为熟练在有关行为规范的知识基础上形成,并在反复练习中得以巩固,这种动作或行为的练习,是有目的多次进行的,可以使受教育者的动作能够为本身得到完善、准确进而达到成熟、逐渐形成习惯,反映个性人格。不良习惯的形成,常常是由于学校、家长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认识不清,学生多次不合理道理要求的行为侥幸得逞,行为人没有受到制止或者收到批评教育,有又被不良行为所获得的个人欲望的满足而产生的。不良习惯的产生也许是偶然的现象,但是一而再、再而三,便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防范于未然,防微杜渐。要注意从小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习惯如何培养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把对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我们对小学生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知之深,行之切。对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完全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行,没有“行”的知,是无效的知。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只有具备正确的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进而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才能知道为何行动和怎样行动,并把正确的行为坚持下去,表现出道德的自觉性和一贯性。就拿尊敬国旗教育来说,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清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来之不易,不向学生提出在升国旗时的行为要求,学生就不可能有尊敬国旗的意识和行动。但是,如果光进行道德认识方面的教育,不让学生亲自参加升国旗仪式的行为实践,那么仍然不可能培养学生对国旗出自内心的尊敬之情。为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和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得以提升,有机地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适度合理,拾级而上。习惯是一种能力,一种定型性的自动化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甚至艰难养成的过程。由他律到自律,有外化到内化,并不是单纯的道德认识,而是知情意行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改掉儿童已有的不良行为和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需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递减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频率。作为教师和家长,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努力从一个个小的目标开始,由无数的小目标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达到教育效果。比如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坚持读书读15分钟,每天都把读书体会写下来,哪怕是一句话。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对小学生的行为要求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要准确可信要合理适度,只有这样循序渐进,让孩子拾级而上。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从小做起,从点滴培养。一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要从小事做起。我们的许多学生都能把学校的行为规范倒背如流,可是实际生活中,他们却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见到老师、客人视而不见。所以,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点滴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比如,教育孩子随手拾起地上的垃圾、走廊中靠右慢行,行队礼时要站稳敬礼标准等等。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良好习惯的形成建立于平日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之中。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小毛病抓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毛病不注意改,就会闹出大问题来。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如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他们拔不掉”这段话发人深省,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将会铸成孩子一辈子的污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改掉小的错误、不良的小习惯,为孩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7

关 键 词 生态行为习惯;生命存在质量;道德价值观;生命陶养;生态德性;姑息治疗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05-03

一、命题的提出

人的行为习惯至少涵摄两大问题,一是道德价值观问题,一是行为方式选择问题。显然,道德价值观问题是更加基核的问题,不重视这个问题,人们就可能会陷入某种选择困惑与混乱之争中而无力自拔。

生活体验中的直觉领悟告诉我们,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行为习惯与健康快乐幸福的关联度,并设法使自己的行为习惯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为未来的健康快乐幸福积累福运。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快乐幸福作为道德的应有之义,给人类奠定了健康快乐幸福的道德合法性基石。

然而,反思中外德育史,人类的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功利化、实用化、世俗化了,出现了向社会一边倒而离弃生命的情形,丧失了其应有的实践魅力和道德光彩。

如今,德育可以而且应当重新检视,自觉拓展其功能,全面提升其育人境界。可以将人类的理想德育境界描绘为:德育是一个遵循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自觉培育引导生命境界,深层呵护生命健康、尊严,美善和谐,可持续存在的人类美善事业。可以在这一新理念和新路径下,谋求德育的社会培育功能与生命陶养功能的内在一致性。

为此,我们认为,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应当是当代和未来德育需要着力发扬光大的核心命题。

二、德育应凸显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之义

以往的德育忽视了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生态行为习惯的培育,衍生出大量反生态的行为习惯,违背了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在概率上降低了当代人的生命存在质量,给人的工作、生活和交往带来难以排解的深层烦恼。

跳出学科思维,德育本应传递科学合理公允的道德价值观,引导生命健康和谐持续地存在。但是以往的德育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更偏向于社会需求的满足而忽视或遗忘生命陶养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德育价值观缺乏生命责任意识,潜藏着一系列严重的生命问题和社会问题。譬如,人年轻时所接受的道德价值观,由于忽略了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而聚精会神于功名利禄的追逐(美其名曰“奋斗”),到了中老年,才忽然发现生命健康出现了这样那样甚至不可逆转的严重问题。这不仅给当事人的生命造成了遗憾与损失,而且导致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怀疑以至放弃,进而导致一系列怀疑社会道德价值观行为习惯的产生。

从理论上分析,人的身体是一个神奇的生命系统。习惯是生命的原生态存在形态,是最省力、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生命存在形态与表达方式。生活作息、工作姿势、上网偏好等习惯,是生命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而形成的下意识生命自组织存在方式。人的习惯的改变是挑战原有生命经验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德育的这种习惯做法,属于一种反生态和反生命的道德价值观传播,既不利于生命的健康持续存在,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和谐。

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且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之时,我们主张重新定位德育的价值观,自觉凸显德育的生命陶养价值,把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作为德育的时代使命之一。刘惊铎曾在《中小学德育》上阐述了这一重要认识:“给德育一个理由,它必须符合和满足生命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此系最根基的理由。德育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应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谐成长为己任,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固化的思想道德规范。德育的生命活力在于,其一切出发点和归宿是生命本身的健康成长,而非外铄种种束缚或桎梏生命甚至反生命的既定条规。生命的健康润泽靓丽成长需要德育,而德育正好具有生态化育功能,这比赋予它任何其他的意义都更有理由。”[1]

那么,什么是生态行为习惯呢?所谓生态行为习惯,是指个体身上所具有的,符合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的道德价值观的言行反复自动出现而赋有日常行为习惯的稳定特征。

三、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表面看,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深层次研究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当人养成生态行为习惯时,便习得性地获得了生命存在质量提升的内在保障;另一方面,当一个人的生命存在质量获得提升时,也就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践履生态行为习惯的欣喜,并更加坚定了将这种习惯保持下去的主观意愿。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面对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严峻现实,姑息治疗迅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所谓姑息治疗,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它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作是一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霍兰(Jimmie Holland)指出,“医学……要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痛苦同样重要”[2]。认知―行为治疗是姑息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依据这一理论,非适应性认知、思维和行为能够导致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生命存在质量。人可以通过辨识非适应性认知的前导线索、评估与扭曲认知相关的行为以及行为干预来改变不良行为和情绪。目前,国际国内已经将姑息治疗作为人类自觉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的科学探索新高地。德育理应同步站上这块高地。

在存在论意义上,人的行为习惯本然地具有生态性。但追根溯源,一定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之中养成的。而生态德性更容易在生态行为习惯之中孕育而生。如此,生态与德性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互养关系。换言之,健康美德生发于完整和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体验活动当中,而健康美德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涵泳生态行为习惯。

当代社会,随着呼唤健康美德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愈发重要起来。生态行为习惯之于生命健康、人品美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美德皆源于生态行为习惯。健康美德合一可以看作是一种做人的较高的生态美德境界。

二十余年的生态体验式行为习惯培育实验发现,行动方式的干预性改变可以有效改变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生命样态。独立或群集清点和整理习惯,是优化生命样态的智慧性行动。试图改变习惯,往往会引起生命系统的不适感。实验证明,转换视角、改变环境、提高认知水平、更新思想道德观念等干预性行动,是改变积习的有效方式。新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给人以成就感、舒畅感、新鲜感,增益生命的乐趣。

大量人生幸福与不幸的案例对比和德育关联起来,在认识澄清之后,我们可以逐渐重建曾经被忽视的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如:健康和美德源于生态行为习惯,以健康幸福为荣陶养生态德性,在生态体验中陶养健康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等。如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好更快地在自己和下一代身上培育出“生态人格”[3],即个体身上陶养收摄而具有的生态道德素养稳定下来而成为人格的主调特征。

四、德育培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时代着力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生了病更容易引起重视,因为它受制于生态限制性法则,而自身或孩子的德性修养存在问题却不太容易引起关注,因为它并不会立刻引起生存危机。

但是,从本源意义上看,人的生命是一个生态系统,古人称之为小宇宙。当生命的肉体或精神出现问题甚至发生系统紊乱的时候,生命的内生态系统便出现了危机。从外周关系系统看,当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一个生态群落出现关系失调、紧张以至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这个家族或这个群落出现了类生态危机。从更大的生存关系之生态系统看,个人、家族或群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出现关系失调、紧张以至冲突时,如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我们可以说出现了自然生态危机。

德育培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时代着力点,应该放置于体验者身心的生态和谐统一,既着力培育保护健康身体的观念,也着力培育呵护健康德性的价值观。鉴于此,当代德育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元基点,是陶养体验者和导引者的生态德性。

所谓生态德性,即个体身上陶养收摄的道德素养既符合生态道德价值观,又具有与内外部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基本特征并以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当生态德性的培育成为时代着力点时,我们才渐次走上德育自洽自足的存在性之路。所以,“给德育一个理由,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层次哲学反思,作生存论、价值论和体验论的三重检验。应当看到,德育实践并非自洽、自足的合法性存在,换言之,德育既可能做道德的事情,也可能做不道德的事情。当德育通过大量的思想观念的灌输,让受教育者逐步丧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乃至个性发展的时候,还可以说这样的德育是道德的吗?可见,德育本身就面临着一个道德性检验的问题。要让德育成为真正道德性的存在且深入人心,就必须给出一个理由,让它超越价值与实践的二律背反”[4]。

科学实验证明,真正入脑入心的德育是超越学科的,应当融通德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自觉回归生命之中,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态,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境界,实现生命的健康和谐快乐幸福成长。

由此可见,人类要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幸福,就必须重新澄清、甄定人类的道德价值观,应当在培养生态行为习惯中把陶养生命的生态德性置顶,给予时代性凸显,以之为荣,即让生命生存与发展实现三重生态圆融互摄,臻于健康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才是生存、发展和教育的价值航标灯,而不再以生命透支、羸弱、多病以至早逝为某种价值暗示。

如此,所有自觉不自觉地以牺牲人的快乐幸福为代价的舆论渲染或制度暗示,都是一种逆生态之道,因为这违背了人性和生态规律。正是种种逆人类历史潮流而动的价值误导,才造成了个人生命及人类生命存在中的价值选择困惑以至“鬼打墙”悖论。今天,我们鲜明地提出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这一命题,就是为了从根基部位澄清德育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的历史混淆与轻重倒置,在道德价值观归位的前提下,让行为方式的选择更趋于科学、合理、合度,为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祈祷。

参考文献:

[1][4]刘惊铎.给德育一个理由[J].中小学德育,2015(4):1.

[2][美]吉米・霍兰.癌症人性的一面[M].唐丽丽,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篇8

关键词:习惯 功能评价 高校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55-02

习惯,又可称为习俗、风俗。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对习惯这一概念作了这样的认定:“我们应把习俗(习惯)定义为一种典型的一致性行动, 这种行动之所以被不断重复,是因为人们出于不加思索的模仿而习惯了它。它是一种不经由任何人在任何意义上‘要求’个人遵从之而驻存的一种集体行动的方式” 。习惯可以视作为是人们通过反复博弈协调彼此间行动的惯行做法,体现了人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习惯是人类道德的重要生发途径。“道德”(morality)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文mores,意指习惯、习俗和风俗。习惯作为传统的行为准则以及社会活动与交往关系的规则,支配着个体人的行为,形成该社会的道德教育方式。每个社会都会认为某些行为方式是善的、正确的、正义的或者道德的;而另外一些行为方式则是恶的、错误的、非正义的或者不道德的。被认为是道德的或善的行为由于获得认同而得以巩固,不道德的或恶的行为则被否认并受到惩罚。这些道德态度在一代人中形成了期望、信念和实践的习惯,根深蒂固,被精心地灌输到下一代人的思想中,并一代代传承,逐渐成为社会的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社会人们的所有道德均来源于习惯的形成、重复、延续。高校德育工作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担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责任。高校德育的目标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自觉,也即反复强化德育内容,持续践行德育内容,逐步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

如前所述,习惯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反复博弈的结果,是一种协调均衡,因而习惯一旦形成就证明这类惯性的做法已经得到包容和认同,这是习惯的作用之一:包容和认同功能。习惯作为一种自发秩序,一旦生成,它就能作为人们社会活动与交往中的一种道德准则或常规,固化其本身所覆盖的团体、社群或社会中成员的道德行为,从而它本身也就作为一种类似于社会规则的东西对成员的各自行为有一种自我强制性的道德规约。而这种规约本身实际上给社会成员一种确定的信息,告诉他应该这样做,并有信心地预期到他的行为亦会从别人那里获得同样的合作。这便是包容和认同。

习惯作为人们协调彼此间行为的惯行做法,还具有传承性。这是习惯的作用之二:传承功能。传承性是指依靠人以口头和行为方式,纵向传递,代代相沿。因此习惯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习惯本身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代代相传、相沿而习的过程。由习惯生发出来的道德也随之代代相传。在人们不断地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协调人伦、稳定社会的各种习惯的同时,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便逐步确立。同时,也正是习惯的传承性使得个人不断地重复一种行为就会将这种行为模式固化,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的选择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这种习惯是经由模仿他人的行为模式而形成的,还是有意识地理性选择的结果,都对人们道德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惯之所以能成为人们协调彼此间行动的惯行的做法或常规解决途径,还在于习惯的作用之三:调节功能。调节性是指习惯由客观现实的,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并适应需要而产生,反过来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产生约束力,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观念心理和行为。对个体而言,习惯是它习得的社会认知,包括道德认知。当习惯与自身的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融为一体,道德观也形成,因而,习惯此时在个体层面上已成为道德的内在和自觉的调节者。而一旦人开始行为,人的习惯会表现成无意识动因驱使人遵循一定的方式恰当地进行道德实践。也就是说,习惯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人的个体心理的由内而外的道德的建设和行为过程。

鉴于习惯的上述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重视习惯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道德自觉形成的具有重要作用。探寻习惯的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对于构筑高校德育环境,达成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1)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习惯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首先要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习惯的作用,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反复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对德育内容进行舆论的引导,如在校刊校报上开辟德育专栏向广大学生征稿,在网站论坛上建立传统德育板块让广大学生进行讨论,等等。特别是发生能与德育相结合的重大历史事件时及时在校内掀起大讨论,采取征文、沙龙、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指引正向的道德目标。

(2)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习惯塑造学生人格要有实效,需要遵循心理学原则。这就要求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都要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对个体而言,品德高尚必定有健全的个性心理作为基础,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旺旺表现为品德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因此,要使习惯在德育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一定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学生的心理障碍清除了,个性心理健康了,学生才能够有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3)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工作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开展各类道德内容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开展主题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并且最好形成一个长效机制,长期开展,在过程中反复强化大学生对道德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和感悟。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会伟人崇高品格,到敬老院、孤儿院送温暖,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等等。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道德行为的自觉,培养道德行为的习惯。

(4)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教育的层次性、个别性。通过习惯塑造道德人格应结合大学生个体性格和行为特征,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词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也可以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同时,也应梳理道德层次,对于基本层次的道德要求如社会公德等,在日常管理中反复强化,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对于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如无私奉献等,则进行提倡,以形成价值认同。实现在德育过程中因人因事而异,增强习惯塑造道德人格的实较性。

综上,习惯的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习惯包容、认同、传承、调节的力量,通过教育养成大学生个体道德习惯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并逐步形成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习惯,明确他们的道德责任,巩固他们的道德行为,使高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宏璎 王存河.民间习俗国家法律关系初探[J].甘肃政法成 人教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2).

[2]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崔宁,张红涛.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24(2).

[4]徐艳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J].江 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

上一篇:天天射文学范文 下一篇:陪我一起看草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