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构建

时间:2022-06-06 12:12:38

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构建

摘要: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是食品侵权中的新难题之一,也是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潜在损害实行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有毒物质侵权医疗检查费的适用,给我们提供了借鉴。该医疗检查费主要针对目前损害没有表现出来的受害人,由于侵权人的过失暴露于有毒物质下,对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害主张医疗费用的赔偿。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的适用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符合侵权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更加全面地保护了受害人的民事权利,维护了民法的公平正义。我国在具体实施中,要明确其适用的具体条件,设立公益机构以帮助受害人进行举证,并且通过基金方式实现对受害人的赔偿。

关键词: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51-06

一、我国食品侵权潜在损害的现实存在与救济困境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纵观近几年来我国食品侵权事件可以发现,虽然有毒有害食品侵害了众多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鲜有受害人通过司法救济获得损害赔偿。究其原因在于依据传统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只有在损害已经实际发生的情况下,受害人才可以提讼。而在食品侵权潜在损害情形中,众多的受害人只是受到了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尚未发生实际的损害,在此情况下,受害人无法依据现有侵权责任制度主张赔偿或者获得救济。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主要表现在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损害的潜伏期长、伤害无法立即显现。从有关案例可以看出,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对潜在损害赔偿存在的局限性和无力解决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受到“无损害即无赔偿”的实体法限制。食品侵权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有毒有害物质潜伏期长,给身体造成的伤害需要一定时间或者积累到一定量后才能表现出来。如果受害人想要通过诉讼要求索赔,首先需要证明的就是损害已经现实地表现出来。但是众多的食用了有毒有害食品的受害人,当得知此种物质对人体有害时,身体还没有明显的症状,无法证明实际损害已经发生,所以只能放弃诉讼权利。

第二,因果关系证明复杂,受害人无法举证。(1)无法排除导致疾病发生的其他因素;(2)科学的严谨性决定了鉴定结论无法提供一个确定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证明;(3)我国法律对因果关系判定的方法规定还不是很完善,使法官在判断因果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受害人无法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巨大的诉讼成本也是造成受害人放弃诉讼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害人如果进行诉讼,就要先行负担科学鉴定和专家证人等诉讼费用,还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此外,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适用中还不完善,其功能的发挥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如果食品侵权潜在损害的赔偿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从受害人的角度来讲,自己食用了某种有毒有害食品,却因为只是潜在损害,而要等到损害结果表现出来才能够主张合法权益。长时间的等待不仅加剧了因果关系证明的复杂性,而且还要面临企业是否存在的问题,这样势必动摇了受害人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信仰。从侵权企业来讲,如果生产了有毒有害食品而逃避索赔的可能性增大,那么其生产安全食品的注意程度就会下降,从而加大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阻碍了法律威慑功能的发挥。所以针对食品侵权产生的损害赔偿问题及其产生的救济困境,应该积极寻求和探索有效的救济制度加以解决。

二、美国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适用及启示

美国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赔偿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该制度允许受害人由于暴露于有毒物质之下,对侵权人提起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赔偿。针对此项赔偿请求权的适用,美国各州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因此,理清赔偿请求权的适用依据和条件,以及适用的局限性,对我国食品侵权中借鉴该赔偿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有毒物质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适用

美国有毒物质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赔偿是针对受害人暴露于有毒物质之下,身体受到的损害潜伏期长、不能立即表现出来的这一特殊性提出的赔偿方法。这种方法的功能就是对目前健康的原告所进行的早期检查费给予赔偿,此检查费是用来检查有毒物质可能造成的某种疾病的医疗费用。这种医疗检查费区别于传统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受害人不用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已经显现出来。早期的医疗检查能提高暴露于有毒物质之下而产生的疾病的治愈机会,并且能延长受害人生命及减轻受害人的痛苦,体现了侵权法补偿受害人损害的功能。不仅如此,医疗检查费的适用增加了生产者的侵权成本,迫使生产者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发挥了侵权法的预防功能。

美国医疗检查费损害赔偿的最早判例可以追溯到1984年“孩子们的朋友”收养援助机构诉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案件(Friends for All Children v.Lockheed Aircraft Corp)。这一案例的判决对以后的各州法院处理类似案件起到了指导作用。149名越南孤儿在一场空难中幸存下来,“孩子们的朋友”收养援助机构代表这149名越南孤儿向地区法院主张,由于这些孩子在将来可能会患有神经系统障碍疾病,要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负担相应的医疗检查费用。地区法院认为,被告在飞机坠毁事故中负有责任,责令洛克希德建立一个基金,用以支付原告在判断将来是否会患有神经疾病的诊断中的花费。上诉法院认为,对目前没有显现出来的损害提讼,该诉因是可行的,并提供了一个类比解释。在法院的类比案例中,史密斯骑摩托车闯红灯撞倒了琼斯,导致琼斯头部撞到了地上。医生建议琼斯接受检查,以确定他是否出现头部内伤,检查的结果是头部没有受伤。但琼斯史密斯支付检查费用。在侵权法的原则指导下,史密斯应当支付琼斯的医疗检查费用。这个例子表明了即使没有身体伤害,琼斯也应当得到由诊断医生建议的各种检查费用的损害赔偿。此判例首次认可了潜在损害的医疗检查费赔偿请求权,并对其适用的依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1987年埃罗斯法院审理的杰克逊镇案件(Ayers v.Jackson Township)中,法官要求原告对医疗检查费适用的合理性进行举证。在此案件中,新泽西的一个小镇的垃圾掩埋场污染了原告的饮用水,原告主张医疗检查赔偿费,用以检查将来是否会患有癌症。新泽西最高法院支持了原告的主张,理由是如果被告没有污染饮用水,那么原告将不会发生医疗检查的费用。但新泽西州法院要求原告证明医疗检查费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包括:(1)暴露于有毒物质的程度和严重性;(2)污染物质的毒性;(3)由于暴露于有毒物质原告所遭受疾病的严重性;(4)暴露于有毒物质与产生疾病之间的关系;(5)早期医疗检查对提高原告身体健康的意义。从上述新泽西法院要求原告的举证条件可以看出,医疗检查赔偿费是有条件地限制应用的。

2007年迈耶法院审理的科普林诉福陆公司案件(Meyer ex rel_Coplin v.Fluor Corp),法官着重强调了原告需要承担的医疗检查费的举证责任。原告认为,被告的冶炼厂释放的有毒物质对身体造成了损害,要求被告支付损害赔偿金。该赔偿金用以建立一个医疗检查计划,用来对暴露于有毒物质造成的身体伤害进行持续的医疗检查。密苏里州最高法院认为,依据传统的侵权法理论,可以确定被告的责任时,目前没有身体损害的原告也可以获得医疗检查费的赔偿。但是原告必须证明与没有暴露于有毒物质的情况相比,暴露于这种有毒物质之下导致的患上某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并且在此之上还要证明医疗检查监测在早期诊断某种疾病是合理的、必要的。

有毒物质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赔偿在美国也是一个较为创新的制度。美国至少有13个州在审判中认可了潜在损害的医疗检查费的赔偿,其他的州或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不认可这种赔偿。1997年美国最高院在巴克利法院审理的北方通勤地铁公司案件(Metro-Noah Commuter Railroad Co.v.Buckley)中,对医疗检查费用的适用提出质疑。审理案件的巴克利法院认为,尽管有许多法院支持了医疗检查的损害赔偿,但由于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暴露于有毒物质之下的潜在成员,一旦法院支持这样的诉讼,那么将会有大量诉讼涌入法院。这不仅减少了被告赔偿那些已经遭受实际损害的被害人的能力,而且管理这样一个医疗检查计划也耗费了法院本来就有限的资源。因此,巴克利法院对于此案中原告主张由于接触了石棉而要求的医疗检查费不予支持。

(二)启示

美国的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允许受害人对遭受的潜在损害主张赔偿,对受害人的权利进行了更全面的保护,避免了受害人只有在损害实际发生后才可以的尴尬局面。此种赔偿方法创新了侵权责任对潜在损害的赔偿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侵权法的补偿和预防功能。我国的侵权法没有规定对食品侵权可以提起潜在损害赔偿,但由于食品侵权具有较长潜伏期这一特性,众多受害人面临着遭受潜在损害而无法赔偿的困境。美国有毒物质侵权也曾面临着损害潜伏期长、受害人举证困难这一问题,与我国食品侵权有着相似性,因此,在解决我国食品侵权的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医疗检查费制度,完善我国对众多食品侵权受害人的利益保护。

在我国食品侵权中适用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从社会公共秩序角度来讲,由于食品侵权受害人众多,对受害人的潜在损害进行赔偿,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其次,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赔偿可以对食品生产企业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如果允许受害人对潜在损害主张赔偿,那么企业会增加违法成本,迫使企业提高生产安全食品的注意力。再次,定期的医疗检查有助于损害结果表现出来后,受害人因果关系的证明。食品侵权的因果关系判定复杂,早期对食用该物质的人群进行医疗监测,可以判断有害物质是否能引起后期疾病的发生。这样可以为医学、社会流行病统计学的科学方法在判定因果关系方面提供科学参数,为食品安全的因果关系证明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最后,这种早期的医疗检查费,补偿了受害人自己支付的医疗费用,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医疗检查费的损害赔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此种赔偿制度可能会被滥用,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阻碍了对真正受到损害的当事人的赔偿;第二,对如何证明食用有害物质使患病几率增大以及医疗检查是否对后期治疗疾病有积极作用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三,没有对赔偿资金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上述问题也是我国在食品侵权中适用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食品侵权医疗检查费的适用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充分论证。

三、我国构建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正当性论证

任何制度的构建都离不开理论支撑。美国有毒物质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虽然可以被我国借鉴用来解决食品潜在损害赔偿问题,但为了保障其适用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们在适用该制度之前,应当从理论上论证其实施的正当性。

(一)符合侵权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食品侵权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致使受害人在食用了有毒有害食品后,其损害不能立即显现出来。传统的损害赔偿以实际的损害结果出现为必要条件,所以“潜在损害”对传统的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在思考对“潜在损害”应否采取法律上的救济时,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潜在损害”是否符合法律上关于损害的定义,另一方面是“潜在损害”是否具备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美国侵权行为诉讼主要的目的是寻求金钱方面的赔偿。为指导陪审员对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法官通常都要用具体的法律术语告诉陪审团和原告可以寻求赔偿损失的种类。如,过去丧失的或者将来可能丧失的收入,肉体上或精神上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名誉损失或者医疗费用。英国侵权法把人身损害赔偿分为特别损害赔偿与一般损害赔偿,其中一般损害赔偿包括损害本身属于金钱或者财产损失,但法院却很难事先予以准确量化的损失,如受害人的未来收入损失、未来医疗费用损失等。我国有学者认为,损害可以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间接损害是指由于权益被侵害而延伸发展出来的损害,包括减少的收入、失去的利润以及使用的丧失等。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实际上是对受害人由于食用了生产企业违法生产的有毒有害食品,产生了将来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需要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查的医疗费用的损失。这种损害是一种预期医疗支出损害,符合各国侵权法对损害的定义。

“任何人身或财产上的不利益,只有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补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时,才产生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医疗检查费是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有毒有害食品造成的,具有行为的违法性;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食品侵权属于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受害人由于食用了有毒有害食品,造成了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大,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的适用,具备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符合侵权法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

(二)增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保护受害人的民事权利是整个民法的核心内容。我国物权法上的妨害排除请求权、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都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对潜在损害进行救济。但是我国的侵权法却没有相关规定。如果只允许受害人在损害表现出来之后,才可以主张救济,那么会造成大量受害人的民事权利得不到保护,违背了民法保护民事权利的根本宗旨。医疗检查费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表现在:一是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依据我国的侵权法,受害人到法院主张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赔偿,需要证明早期的医疗检查对发现和治疗疾病有益。但是侵权人也可以证明早期检查是没有作用的。通常来讲,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积极作用是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侵权人想要此判断,具有相当的难度。而且受害人主张赔偿早期医疗检查费承担的证明责任难度明显低于实际损害表现出来后承担的举证责任。二是对受害人潜在损害进行补偿,弥补了受害人支付医疗检查费的经济损失。受害人由于食用了侵权人生产的有毒有害食品而不得不进行医疗检查。受害人遭受的经济损失属于法律保护的民事权益,因此,医疗检查费的适用补偿了这部分的损失,对民事权利实现了更全面更充分的保护。

(三)维护了民法的公平正义价值

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正义是民法精神的价值目标,民法的精神构造是一个正义的价值体系构造。观察人类社会,人们对社会行为的评价始终离不开正义问题。当人们以社会为认识对象时,实际就是选择了一个社会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对社会的合理性要求。食品侵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当法律对食品侵权的受害人无法实现救济时,社会成员就会对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产生怀疑。

食品侵权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受害人数众多、具有不特定性。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销售跨地域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食品侵权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众多受害人面对损害,却无法向侵权人主张赔偿,破坏了社会成员对法律公平正义理念的信仰。食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一旦发生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容易破坏社会的稳定。食品侵权的赔偿障碍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的适用,有助于实现受害人与侵权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满足了受害人对社会合理性的要求,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构建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制度的建议

我国食品侵权适用医疗检查费的制度构建,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确定医疗检查费适用的具体标准。二是对医疗检查费实施有效管理。

(一)医疗检查费适用的具体标准

确定医疗检查费具体标准的原则是使赔偿能够真正帮助受害人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防止滥用医疗检查费现象的发生。美国法院对标准的设定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前文提到的埃罗斯法院审理杰克逊镇案件(Ayers v.Jackson Township)和迈耶法院审理的科普林诉福陆公司案件(Meyer ex rel.Coplin v.Fluor Corp)中,法官都对医疗检查费的适用进行了明确的限制。我国的食品侵权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也应该有条件地适用,保障其适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标准为:

第一,受害人要证明食品企业的行为构成了食品侵权行为,主要包括证明自己食用了某企业的不合格食品,并且这种食品含有某种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这种物质增加了受害人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的证明实际上是一种可能性的证明,即“损害是由被告的有害物体引起的,这种可能性大于50%。”

第二,受害人要证明医疗检查对早期诊断的有益性和必要性。首先,需要证明医疗检查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出疾病;其次,需要证明早期诊断疾病能增加治愈几率;再次,早期医疗检查的好处要大于它的成本,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昂贵的发生率较低的疾病的早期医疗检查;最后,医疗检查的利益要大于检查造成的伤害,由于一些医疗检查具有相当程度的副作用,所以是否进行这项检查要经过患者的同意。

第三,医疗检查方案先由医生整体确定,具体检查可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疾病的产生与受害人的年龄、自身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判断每名受害人需要接受哪些检查项目时,可到指定医院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但调整的项目需要备案,方便侵权人在日后进行监督和查阅。

(二)设立公益机构,帮助受害人进行举证

对于受害人来讲,食品侵权医疗检查费赔偿制度的应用,主要困难在于证明有毒有害食品与患有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的因果关系。这种举证需要受害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高昂的举证费用将阻碍该制度的实施。1980年美国的超级基金法创建了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机构(ATSDR),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预防和阻止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它正式建立于1985年,主要责任之一是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暴露于有害物质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美国的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机构成立以来,已经成功鉴别出上千个有毒物质危险场所,并且该机构在保护人们避免暴露于有毒物质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帮助受害人举证的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政府设立一个公益机构,帮助受害人解决举证问题。食品侵权的受害人可以申请该机构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鉴定,从而节约诉讼成本,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设立该公益机构不仅能够帮助食品侵权的受害人进行有害物质的鉴定,而且也能在环境侵权以及其他与有害物质侵权相关的鉴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食品侵权医疗检查费赔偿诉讼的另一问题就是众多受害人如何。如果采用代表人诉讼制度,那么由于受害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不利于代表人选举,而且实践中法院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适用也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可把民事诉讼法新颁布的公益诉讼与代表人诉讼制度结合起来,由公益机构代表受害人提讼,这样既可以节约当事人与法院的资源,又有利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实行。

(三)建立医疗检查费赔偿基金制度

英国石油公司(BP)的石油泄漏事件和美国的“9·11事件”,都是由基金的方式对大量的受害人进行救助。基金救助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及时救济为数众多的被侵权人,使其迅速获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二是可以避免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救济侵权人造成的社会不公平。三是可以为未来可能发现的被侵权人损害尤其是潜伏性的人身损害提供救济途径和财力资源。在美国,很多法院赞成以基金代替一次性赔偿的方式,支付给原告潜在损害医疗检查费。我国食品侵权的医疗检查费赔偿可以采取由侵权企业出资组成赔偿基金的方式,对受害人未来的医疗检查费用进行赔付。设立该基金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受害人可以获得未来的医疗检查费赔偿,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了赔偿资金的专款专用,避免发生受害人获得一次性赔偿,从而导致滥用赔偿资金的情况发生。在前文的“孩子们的朋友”收养援助机构诉洛克希德飞机公司(Friends for All Chil-dren v。Lockheed Aircraft Corp)案件中,法院要求侵权人出资组成基金,用于对受害人后续的诊断。为了确保基金不被滥用,由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组成一个科学小组,提供孩子们需要的未来检查项目,然后由医生审查每个孩子的医疗记录,以确定哪些检查已经完成,从而确保被告不会被要求支付多余的赔偿金。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法院指定,或者由法院与当事人协商共同确定。在基金的使用方面,可以先由法院委托医疗机构,确定受害人需要检查的具体项目,然后再由受害人到指定医院接受检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受害人进行与疾病无关的检查或者重复进行某项检查。同时,还要协调医疗保险与医疗检查费的适用顺序,防止发生受害人由于一次损害获得两次赔偿的情况。

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功能就是补偿受害人的民事权益,但食品侵权的潜在损害却无法通过现有的赔偿制度加以补偿。医疗检查费的适用可以弥补受害人的潜在损害,创新了侵权责任法的赔偿方式,对推动侵权责任法的发展和强化对受害人的救济无疑是有益的尝试。

上一篇:创业者性格特质对机会识别的影响:基于PSEDⅡ的... 下一篇:我国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