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06-06 04:32:53

ERP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国内企业来说,单单只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实践证明,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并结合国内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已成为企业增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引进、吸收、创新国外先进管理方式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精尖的企业管理人才,因此创新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和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笔者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ERP进行实践教学,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技能。

1.ERP简介及特点

1.1ERP简介

ERP是英文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缩写地,即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它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一家IT企业在计算机信息、IT技术的基础上,基于了对企业资源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要求而提出ERP概念。ERP是一个系统管理,主要围绕企业四个要素,即人、财、务、信息四个方面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四股流,即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ERP系统中通过使用图形用户接口,构建客户服务框架,形成一种开放的系统结构,除此之外,还包括过程运用、调整报告、品质保证等管理功能,因此,ERP是目前现代企业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软件。

1.2ERP主要特点

整合性。即ERP是对整个企业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俗话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恰如其分说明了这一特点。ERP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资源的实时和动态管理上,它强调现代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实时动态配合,必须把企业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来看待。如果现代企业缺乏实时动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企业部门间不能很好协调与配合,那么ERP管理就成为了空谈。有效性。即实现企业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作为企业四大要素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精力和能力有限性的特点,因此当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一定繁杂程度后,企业人员就可能会出现工作的失误,为了减少这种人为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运用ERP系统正好能补弥补人的不足,ERP将企业各类具体的管理工作信息化,形成ERP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成为比人更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便利性。其于上述两个特点,ERP将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内部任何部门或个人可以通过ERP系统可在企业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和应用所需的信息资源,增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便利性。先进性。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基于WEB技术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第四代语音视频技术、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多数据库集成技术等等。

2.ERP的核心目的

2.1实现现代企业资源供应链的管理

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一个企业如果仍旧只依靠自己的资源去参与市场竞争,那么这个企业不可能做强做大,甚至是死路一条。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商品的分销商、生产的合作伙伴、重要的客户等纳入企业的供应链,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进行生产与销售,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果,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ERP系统恰如其分地实现此项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管理

现代企业在运用ERP系统进行企业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给企业带来如下两个便利:一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理论源自日本丰田企业,它是指现代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企业的生产系统能很快地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企业生产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ERP系统将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的分销商、生产的合作伙伴、重要的客户等纳入企业生产体系中,企业与他们之间表现出的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二是敏捷制造,信息社会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的,当企业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的各种资源也随之变化,比如企业遇到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原有供应链的客户或供应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时,那么企业应根据现实情况,重新组建一支由特定的供应商、销售商等组成的短期的或临时时的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进行生产与销售的管理,用最短、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将新产品打入市场,这就是生产同步工程管理原理。

2.3实现企业供应链的控制管理

计划功能是ERP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在ERP计划体系中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财务预算、实时生产等计划,计划体系不仅实现了计划功能还实现了控制功能,当企业的环境与条件发生改变时各类计划也随之改变,ERP系统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的有效的控制,能有效地对企业资源管理进行反馈、调整、控制等。

2.4实现财税协同管理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队伍对资金的要求与规模也会所有不同,而ERP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队伍,预测出企业的不同时期财税需求状况,某些ERP软件公司针对些情况开发出“财务处理系统”产品,与国家涉税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相关要素的延续,最终实现财务税务互联相通,实现实时动态管理的目标。

3.ERP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1以ERP为导向,合理确定《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中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即要加强理论教学,更要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概念、原理、方法等,这些原理、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与企业管理实践相差甚远。这就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无法理解并解决企业中复杂多变的管理实践问题。ERP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的上注重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因此ERP安全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有针对性,对理论和应用进行持续的改进;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体系一定要紧切合,融入现代企业运行中各个项目的相关内容。

3.2以ERP为导向,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方法

目前在我大部分高职院校中都将ERP系统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但仍旧处理摸索烽总结经验的阶段,高职院校间对此课程实习教学的标准还未达成一致。但随着我国高职信息化教育的不断限展,许多教育工作在不断创新ERP课程的教学方法。在ERP实训过程中,通过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情况,让小组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实践训练,主要包括现代CEO、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等,ERP系统提供厂房、生产设备、资金等企业经营的所需的物质条件和要素,学生在ERP实训中可以按照标准安排生产、销售、订货等流程,在涉及到企业战略规划、物资调配、融资管理、营销管理等环节由小组共同协商讨论做出决策,在此过程中也完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教育培训。

3.3以ERP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很好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企业ERP专业管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基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此平台,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斯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体系的更新与辅导,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3.4以ERP为导向,强化学生多方面实践体验

在ERP实训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上、有步骤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做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另外教学实践不能只停留在ERP,还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各行各业、各类企业,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管理流程,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现代企业管理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与经济法、税法、企业文化等课程有关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学生能融会贯通,注重其他的课程的学习,并将他们很好的整合。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ERP系统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符合企业的需求,但仍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总结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蒋俊凯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防疫工作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渔业养殖水域沉积物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