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歌唱中紧张与放松

时间:2022-06-06 12:11:02

浅谈声乐歌唱中紧张与放松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积极与放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任何演唱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整个发声过程都是处在矛盾、对立和统一之中,在歌唱学习中充满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歌唱发声时气息的浅与深,声带与呼吸的声气平衡,歌唱状态的积极与紧张等。

关键词:声乐歌唱;歌唱技术;积极与放松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95-01

声乐学习,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放松。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寻求并掌握一种正确积极的放松要领。良好的歌唱状态,是与发声有关的各腔体协调放松的结果。当然,在此学习过程中,也要正确处理“松”与“紧”的关系,对于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放松与紧张,是自然辩证的存在于一定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亦同样在艺术歌唱发声运动和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会有所体现。之所以对此有这种认识,主要是长期的学习经历――感受“放松”与“紧张”理论概念的认识,如何把握“力”的应用方式,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如同我们在学习中总是强调呼吸对于支持歌唱发声的重要作用那样,许许多多人大都注意到了“放松”理论在处理解决发声技能问题方面的特定功能。然而在学习声乐的实践技能操作方面,如何做到“放松”,哪些人体的肌体部位,器官在参与歌唱发声运动中需要放松?这亦是作为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特别关注的重要课题。

松和紧张这两个词涉及到专门的学科就有其特定的含义,声乐中的放松和紧张也是如此。“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即为紧张”;“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由紧张变为松弛,即为放松”。歌唱时,发声器官的肌肉运动归结到一点也就是肌肉的紧张和放松,使肌肉达到一种力量的平衡。这种“紧张”并不等同于“僵硬”,它是一种运动中必然存在的紧张。放松”也不等于“懈”,不是惰性的松懈,而是运动中的自然放松。这种平衡的紧张和放松无处不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吃、行、工作和运动,每时每刻总有一部分肌肉是紧张的,另一部分肌肉是放松的。比如:握笔写字时,大拇指、食指、中指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是一种运动中的紧张,是自然的、不可少的。如果松懈了,笔就无法握住、无法写字。但在握笔的手指紧张的同时,肘部必须是自然放松的、灵活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从左移到右,又从右搬到左的状态。这就是紧张和放松的统一。歌唱也有同样的道理。

歌唱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地说,每一个能说话的人都能歌唱,区别只是在音质和乐感上;复杂地说,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能感受到获得好的歌唱方法的艰难过程。“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是有适量的紧张度和放松的运动。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放松都会影响到声音的质量和音乐情感的表达,因此,紧张与放松成为歌唱的重要一环。”

美国著名声乐教育家范纳德认为:“声乐技巧中有两个要素,一是声音要松弛、自然;另一是声音要集中。离开自然、松弛,逼紧喉咙去片面追求声音的集中是危险的,但听任声音又虚又散,片面的放松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也是错误的。”可以说松与紧的对应关系是贯穿于歌唱的整体过程中的。如吐字、音色、呼吸声带发音、演唱时的情绪、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存在松紧的对比调节问题,学习声乐的目的就是正确处理歌唱时放松的问题,处理好放松和紧张这对矛盾,达到放松与紧张的有机结合。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歌唱发声技术是为歌唱内容服务的,尽管科学的发声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包含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追求,体现了人声美的艺术价值。作为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所以我们要求声乐的歌唱中“以情带声”,这样才能使声音更加完美,更具艺术性。

要想在艺术实践中确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就要重视歌唱表演基本功训练。首先歌唱演员此时要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上去,达到忘我的境界,紧张自然就会消失。然后再相应的带动内心的情感,以获取正常的自我感觉。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实际上要处于既要“有我”,又要“无我”的状态。“有我”,是表演时从自我出发去捕捉角色的形象感;“无我”是演唱者进入规定情景时把自己化为角色,用真情实感去体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需要演唱者在艺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且要懂得运用表演来促进艺术实践中的自我感觉的确立。

世界上一切的优秀歌唱家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感染。如果他们没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没有领会歌曲的意境和音乐的美,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难以做到自然的歌唱。

本文为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成果《幼儿音乐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项目论文,编号:FHB110059。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

[2]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3]刘富瑞.音乐天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06期.

[4]沈湘.声乐教学技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2月.

[5]王湘如.跟我学歌唱.湖南文化出版社,1982年8月.

上一篇:韩国历史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下一篇:娱乐性壁画融入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