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族的基本属性、基本结构、基本素质

时间:2022-06-05 10:01:19

有关民族的基本属性、基本结构、基本素质

【摘要】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实体是在与周围世界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在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下它也必然有其或共有、或专有、或抽象、或具体的各种属性中又有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也就是它的基本属性。民族结构,概括来说,就是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的排列组合。民族素质,概括来说,就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及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的和显现的力。

【关键词】基本属性 基本结构 基本素质

一、民族的三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

属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不可缺少的性质,它的外在表现常常是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实体是在与周围世界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在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的下它也必然有其或共有、或专有、或抽象、或具体的各种属性中又有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也就是它的基本属性。

(1)民族的自然属性:民族是人们共同体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自然具有一定的特征,如一般所说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或心理素质。这些特征或其总合是民族的自然特征(或民族族体的自然特征),是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自然差别、自然分界点,也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自然区别之点(从特征的具体内容而言)。

(2)民族的社会属性:民族是社会存在的特定形式。从民族产生以后,一定的社会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若干特定的民族是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实体。社会的民族,民族的社会,就是讲民族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生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中,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中,具有一定的外部交往结构。因此,任何具体民族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是由特定的阶级、阶层组成的。民族所处的生产方式和民族内部的阶级构成,决定了民族的性质(社会性质)。

(3)民族生物(或人种)属性:民族是种族存在的一种形式。民族虽然不是纯种族共同体,但是一般来说,各民族在生物基因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特点,表面化的体质特征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尽管某些民族之间的这种特点差别很微小)。

民族自然(或族体)属性、民族社会属性和民族生物属性,是民族作为社会发展中历史现象、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发展中的种的繁衍现象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民族作为客观实体来说,是与上述三种基本属性相对应的民族自然体、民族社会体、民族人种体的统一体。

民族的基本属性表明:民族作为一种历史范畴,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作为一种生命群体,无论是作为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客体,还是作为社会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体,它都是活动着的,发展着的,是能动的(动态的)、历史的、物质的因素,涉及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和发展、民族自身生产(人口生产)和发展。民族的基本属性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联系,在每一个民族具体表现方面是相互渗透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民族自然体是民族实体存在的社会内容,民族社会体是民族存在的社会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民族自然体的出现,也促进了民族自然体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是民族社会体的核心。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民族社会体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一般来说,民族自然体反应了社会生产力所达到的水平,民族社会体表现了社会生产关系。

二、民族基本属性理论对民族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和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关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民族属性理论是关于民族实体的基本理论体系。在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中,应以揭示民族基本属性为基础,认识民族的基本自然特征和民族的社会性质民族基本结构和民族基本素质诸方面内容。这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民族概念、民族问题概念、民族类型、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轨迹与动因和趋势、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民族属性是民族理论和民族研究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把民族属性划分为民族自然(或族体)属性、民族社会属性、民族生物(或人种)属性三种基本属性,并且认为民族的发展是民族的民族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三方面的统一,为从新的角度展开对民族实体和民族发展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民族的民族性和社会性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把民族属性和民族问题联系起来讨论的观点是很有价值的。

三、民族基本结构与民族存在、发展的关系

民族结构的含义:民族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实体。民族也和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有它自己的构成方式。虽然每个民族结构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些特点,但是,民族结构的总的构架或者是主要的构架是一致的。民族结构,概括来说,就是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的排列组合。由于各个民族的民族特征、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民族的历史发展和历史传统以及民族发展的总进程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民族结构是多层次的、复杂的、但是是有机的系统结构。

从人类自身生产,也就是民族的繁衍方面来看,民族结构中包括民族家庭结构和民族人口结构;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面看,民族结构中又包括民族的经济结构。一般来说,民族的经济结构是对民族结构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民族的政治结构包括民族的政治制度或者叫政治体制、社会机关、社会组织结构等等;民族的文化结构包括科学技术、人文知识、文学艺术、教育结构等等;民族意识结构一定意义上是民族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民族的思维方法、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宗教观等等。民族结构的内容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它们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有系统的整体。

民族结构是民族的静态存在形式。每个民族都以一定的结构―不管它是常态的、还是不合比例的失衡状态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民族结构运动是民族的动态存在形式,协调、优化的民族结构,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民族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民族自身的内部活力。一个民族的内部结构的合理程度与内部活力的能量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民族内部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比例、协调的良性关系循环的关系结构,产生着更大的助推力。反之,民族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甚至是畸形结构,产生着很大的阻碍力,缓冲着本来就不很强助推力,因而使民族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比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很落后,文化发展也很落后,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后者又对前者发生着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同时注重抓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只顾解决眼前的日常生活问题,那么,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等环节上不免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教育不发展,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不起来,科学技术人员培养不出来;没有人才就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那么经济面貌的改变,生产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教育发展上不可能有更多的投资,教育面貌不可能有所改变。如此循环往复。因此民族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协调,是民族经济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又如,民族的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上,虽不能说是哪个决定另一个的关系,但是,他们之间是有着互相推动的或者相互钳制的作用。民族人口的过速增长,就会超出社会经济承受力,那么,不仅影响民族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人口质量的常规指数。

四、民族基本素质与民族的关系

民族素质,概括来说,就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及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的和显现的力。民族素质是民族结构运动产生的一种特质和释放的一种力。

民族素质特点具有群体性、积淀性、传承性、变异性和综合指标性。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主要是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历史积累和积淀的结果,也是在种的繁衍过程中生物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的结果。因此,民族的民族素质,由于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发育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民族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这里包括民族的物质文化的不断积累,也包括民族精神文化的持续沉淀。这里包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因素,也包括由于各种原因留存下来的非精华的因素。当然,精华部分的沉淀是主要的。因此,民族素质的形成是千百年民族发展的结果,民族素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素质的提高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长时间、持续的各方面努力,经过不断地、持续的积累,逐渐的使民族素质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到新的层次。民族素质的传承性既包括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包括与民族素质相关的民族的生物遗传基因的传承。民族素质随着民族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民族素质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始终处在变化中。民族素质经过传承作用持续存在,那么传承中就有变异,包括与民族素质相关的生物遗传基因的变异。

参考文献:

[1]汤金松.民族结构与民族属性研究回顾[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

[2]金炳浩著.民族理论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金炳浩.民族结构是民族研究学科的新课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

上一篇:药品质量规制俘获问题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