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高利借贷现象的思考

时间:2022-06-05 09:21:45

温州民间高利借贷现象的思考

摘要:温州向来被视为金融发展的标志性区域,民间借贷由来以久,其传统模式主要攀附在亲缘与地缘之上的一种民间借贷行为。但近年来,随着典当行激增,寄售行的兴旺,担保公司的盛行(以下简称民间高利借贷机构),使这一传统的借贷模式被打破。在这些民间金融变更的背后,温州几近进入“全城借贷”态势。因此,文章认为,这种高利借贷已突破了传统民间借贷的意义,尽管目前从事民间高利借贷机构数、借贷总额等数据无法统计和掌握,但文章认为有必要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剖析,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温州民间高利贷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87-02

温州的民间资本借贷向来十分的活跃,这种模式与温州人的特点是息息相关的。由于温州人很善于抱团,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民间机制,形成了小资本、大集聚,可以围绕着利润、围绕着投资的商机,迅速地集聚起来,温州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商会就是一个资本集聚的核心和组织者。据温州市金融办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流动的民间资本已超过4500亿元,资本容量基本在6000亿元左右。可以说,温州民间资本在各领域都已是热潮涌动,炒楼、炒矿可见一斑,对金融业的热情更是达到空前高度。由于民间资本雄厚,一直以来民间融资之风盛行,目前已演变出很多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经济咨询公司、承兑贴现等五花八门的各种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目前通过这些所谓的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的借贷月息50‰已是常态,最高的月息竟达100‰,几近进入“全城借贷”态势。这种借贷利率的走势已脱离经济发展的轨迹,成为一种“暴利、非理性”借贷工具的表现,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民间高利借贷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形式

1.背景及资金来源。目前温商在外经商的有300多万人。对于这个群体而言,素有民间借贷习惯,资金在温州这个区域内回流、发散就相对频繁。自然,这里就成了一个资金往来的“小山头”。在这些民间金融载体变更的背后,是一种几近全城借贷投资的态势。在人行温州中心支行调查样本中,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长期的民间资本积累,二是部分信贷资金的流入。温州的民间企业或个人其经营都是多元化的,既有从事产业的生产经营,又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所以对信贷资金的真正用途很难界定,难免有信贷资金流入民间融资之中。

2.民间高利借贷的表现及操作形式。目前民间高利借贷主要是通过各种所谓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经济咨询公司、经济投资公司等五花八门的民间高利借贷机构借出的,现在很多从事高利借贷的机构,大都没有注册登记,可能是在家里放一张办公桌也就成了一个高利借贷机构的办公场所,因此实际的数量无法估计。据初步统计和估算,温州某区登记在册和不在册的大大小小的各类民间借贷机构有500余家,而这些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除自身股东的积累外,还有来自民间的借贷和部分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入,借贷呈“击鼓传花”的形式在流转,比如某A以10‰的月息借给某B,某B又以15‰~20‰的月息借给某C,某C又以25‰~30‰的月息借给某民间高利借贷机构(中间也可以有更多的环节),然后民间高利借贷机构又以更高的利率借给某D,其中中介的人,人人都是“食利者”,如果资金链没有断裂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观的收入,市场也就会非常的繁荣,但一旦有一个环节断裂,别说本金,可能连利息也无法保证。

二、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危害性及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积极的因素。温州的民间融资对企业和个人的资金融通,与金融机构产生了互补的作用,弥补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不足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服务空白区域的融资服务,分散了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压力。民间借贷以其简便、快捷的方式,为资金融通者提供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

2.不利的因素。(1)垫资续贷行为掩盖了银行的贷款风险。温州“短贷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企业在贷款到期时由于资金链紧张无法及时归还贷款,这为一些担保公司、寄售行等民间融资机构从事垫资续贷活动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0年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报告的数据统计,温州共有登记在册的担保公司150家,寄售类公司360家(据了解:无登记注册的公司远远多于注册数),而这些民间融资公司甚至与少数银行高管人员或客户经理合谋为企业进行垫资续贷活动,这种行为不仅容易诱发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使一些并不符合贷款门槛的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而且有可能使掩盖的风险在未来某个时期集中爆发,放大银行的系统风险,对区域经济合理稳定造成冲击,掩盖了信贷的风险。(2)高利的趋向导致银行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加剧。少数的银行高管人员或客户经理由于趋利行为,充当了民间借贷的资金掮客,在企业贷款到期时,由担保公司代为归还,企业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一般月息50‰以上给担保公司,而且很多的融资机构是利息计算至少是五天起计,借贷一天也要付五天的利息,超过五天而不足十天就按十天计算。同时担保公司与银行高管或客户经理达成续贷协议,以保证垫资的顺利回收,为此担保公司也要支付一定的“好处费”给银行高管或客户经理。这样在利益的趋使下,致使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个人也得到了贷款,使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不断加剧。(3)产生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承受得起这么高的借贷利息,从企业看如果卷入了高利借贷的漩涡,不可避免会增加倒闭的风险。对个人来说在“击鼓传花”式的借贷链条中,只要有一个链条断裂,将波及所有的风险。目前融资的高利借贷,远比当年农村基金会、金融服务社等的风险大,无论是机构的数量还是融资的规模,都远远超过当年的农村基金会和金融服务社,加以有很大的信贷资金流入其中,一旦产生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波及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以上种种迹象都是产生较大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4)使有限的信贷资金步入了恶性的循环。随着民间高利借贷机构的盛行,分流了大量的资金,使一些原本在银行业体内循环的资金,由于高利的诱惑,急剧流向这些民间的高利借贷机构,导致银行的资金组织工作难度加大。

三、对规范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建议

对民间的高利借贷行为,必须加以引导,并且要采取有效的堵疏结合的办法,逐步使其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1.加大打击与取缔的力度,净化民间借贷市场。传统的民间借贷行为有其积极的一面,需要加强与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但目前的担保公司、寄售行等民间高利借贷行为,已完全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其借贷利息已远高于《民法通则》规定的高出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将不受法律保护的范围。无序的高利放贷和运作,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如任其发展,必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对担保公司之类的监管仍处于真空期,在未产生大的社会风险和不稳定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去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尚未出现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按照《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由金融办牵头,银监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做好组织、协调、打击与取缔有关的工作。同时,国家立法机构应当尽快出台制度化、规范化的民间资本管理办法,引导民间资本沿制度化的政策路径与资金需求方实现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民间资本运作的法律法规,强化对民间资本管理的手段与措施,遏制民间资本投资在“半公开”途径中盲目运作、集聚风险,并在法律层面上对民间资本的法律主体地位予以确认。

2.加强教育与引导,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民间高利借贷行为须加强引导,增强民间融资的风险意识教育,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要承担起加强风险防范教育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民间资本因忽视(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87页)投资风险而形成损失个案较多的情形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向民间广大投资者加强宣传,加大风险警示和提示力度,提高民间投资者的金融、法律与风险意识,引导民间资本理性投资,避免因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错估自身经济实力,诱发投资损失风险积聚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努力按照今年5月国家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民间投资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可行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突破以往对民资的种种限制和障碍。

3.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和小企业支持力度,大力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各金融机构要充分承担社会责任,要认真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确保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要求,以及落实银监会将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国各乡镇基础性金融服务全覆盖的部署,积极创造条件,增加空白网点的金融服务渗透,深化支农便民工程和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程,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全面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支持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力度,采取动产、应收账单、仓单、股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服务。增加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广泛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有效解决民间融资难的问题。

4.认真落实贷款管理制度,努力防范信贷风险。要认真落实贷款管理的“三查”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跟踪的每道关口,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被用于垫资续贷活动。近年来,温州由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信贷资源分配方面得到了倾斜,但当前在信贷高速增长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信贷游离于实体经济从事资金逐利活动,给银行的信贷资产带来了隐患。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检查监督工作的到位,切实落实信贷资金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5.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防范出现道德风险。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行为排查力度,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沟通交流的平台,加强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谈心、家访等了解从业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及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加大行为的排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从业人员的业余行为,特别是交友圈、社交圈等行为,防微杜渐。对有融资参与民间高利借贷行为的,坚决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努力净化从业人员的队伍,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2010年上半年温州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0(7)

2.温州民间资本集聚复苏.http:∥www.省略2009.5.14

3.“温州凉茶”老板折戟内幕.温州都市报,2010.8.3

4.温州“二元”金融生态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2001.7.21

5.温州民间资本艰难转型,盲目入高资本行业风险大.中华工商时报,2010.1.4

6.银行存款现扭曲“钱规则”.温州都市报,2010.6.4

(作者单位: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 浙江温州 325024)

(责编:吕尚)

上一篇:大陆银行进入台湾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山西省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