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时间:2022-06-05 05:07:40

校长: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摘要]随着幸福教育热潮不断高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新著《幸福教育实用指南——全员必读手册》,系统回答为什么要办幸福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幸福教育的内涵和精髓是什么:如何开展幸福教育等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为校长办幸福学校、开展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校长;幸福学校;幸福教育;实用指南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提出,“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主席也指出,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这些标志幸福中国、幸福民生、幸福社会建设迈向新的时期和高度。因此,先让学校幸福起来,就成了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也成了校长办学新的追求。应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之约,我们出版新著《幸福教育实用指南——全员必读手册》。下面择要与校长朋友交流、商榷,以引发对建设幸福学校、深化幸福教育做更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一、幸福中国、幸福民生:应先让学校幸福起来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最终追求。早在2006年,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2011年“六一”前夕,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同年“两会”上高度关注“幸福中国”,并将“让人民更幸福”确立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同年9月教育部“开学第一课”聚焦“幸福”主题。2012年“两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再一次汇聚成一个声音——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在党的“十”报告中,党中央号召“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2013年3月,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同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可见,幸福成了重要的民生诉求,以及新时期的重要命题。

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寄托亿万家庭和数亿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同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因此,建设幸福国家、幸福民生,校长必须先让学校幸福起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当前,应试教育远离教育的人文本性,其教育过程与人性和生命严重脱节,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把学生训练成考试的机器,把教师变成燃烧殆尽的蜡烛,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近年来,多地区出现高考前后集体撕书的现象,呈现出蔓延之势,映射学生内心的压抑和痛苦,也流露出对幸福的渴望。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依旧在“苦学”中挣扎。因此,倡导幸福教育,先让学校幸福起来,不仅是国计民生的需要。更是解放学生和教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二、幸福教育的宗旨和使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对幸福的理解有众多说法。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它,给它下定义、分类,但总还是能抽象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和规律。比如,幸福是一种愉快的心情,即快乐:这种快乐必须是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是瞬间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现状的满足。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快乐不是单纯的享乐,而是以发展和进步为支撑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眼前与长远有机统一的内心平衡。教育的最大幸福莫过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因此通俗地说,幸福教育就是在幸福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通过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教育。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幸福教育就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其根本宗旨和使命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为此,幸福教育提出如下纲领:一是以人为本统全局。以人为本是幸福的灵魂。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彻底扭转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的应试教育局面。二是积极心理打基础。积极心理是幸福的支点。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人们无法改变先天遗传,但可以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主动控制自己能掌握的心理力量。教师诲人不倦、学生学而不厌的积极心态是幸福的有效调节机制。三是优良品德把方向。优良品德是幸福的先导。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从而形成教师爱岗学生乐学的良好教风学风,保证教育沿着幸福的方向前进。四是快乐有成促发展。快乐有成是幸福的真谛。要把学校办成师生精神的乐园、教学相长的高地,出名师、育英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让学生快乐地学、学有所成,开创美好未来。五是自主劳动添动力。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让学与教成为“真正自由的劳动”,而不是体力摧残和精神折磨;让师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人,而不是教与学的奴隶,充分体现和体验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是轻负高质、克服厌教厌学的法宝,是提升幸福感的动力之源。六是满足特需保公平。满足特需是幸福的天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保证每个兴趣特长得到张扬、个性得到发展,既是对教育公平的考量,也是幸福感的保底。因此,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教师,还愿每一个家庭,促进每个师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七是安全健康作保障。生命健康是幸福的本钱。身心和谐、人格健全是幸福的生命线。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幸福教育的主题和主线:提升学生、教师的幸福指数

提升学生、教师的幸福指数是幸福教育的主题和主线。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它既能诊断个体或群体的幸福感程度,也能揭示幸福的结构要素,指明努力改进的方向。

幸福教育是师生双边的互动,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我们研发的幸福指数针对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聚焦幸福教育的表现和途径两大方面。在幸福教育的表现方面,教师和学生幸福感包括知足体验、身心健康体验、成长发展体验、自力自主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良好人际体验等维度。在幸福教育途径方面,教师获得幸福的途径可归纳为职业认同、职业交往、专业成长、学校管理、社会支持、身心健康等维度;学生获得幸福的途径包括角色认同、人际交往、学业成长、学校管理、重要他人的影响、身心健康和亲社会行为等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研发出“幸福指数透视分析系统1.0(HappyIndex for Penetrating Analysis System 1.0,HIPAS1.0)”,经过编程后,既可以提供个人和群体的教育幸福指数,还可做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幸福指数对比。有助于群体及早对“不和谐”个体给予及时帮助,以及不同群体间相互学习和借鉴。通过计算个人或群体在幸福教育不同途径上的指数差异,还可找出幸福的缘由,并据此提出提升幸福指数的对策。将其与调查问卷主观评定结合起来共同使用,可实现显性评价和隐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教育幸福指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课堂是幸福学校的主要窗口,也是提升学生和教师幸福指数的主阵地。幸福课堂建设和评价也有其自身规律和科学方法。我们采用世界先进的视频研究方法,借助行为观察分析系统,对照“幸福课堂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对收集到的课堂视频资料进行科学的精细化分析,梳理幸福课堂的基本环节,归纳提炼幸福课堂基本规律,初步破解幸福课堂密码,研发出“幸福课堂行为观察分析系统1.0”,不仅可以提供课堂整体幸福指数的评价,还可通过计算幸福课堂各级指标上的幸福指数,找出某节课的亮点与需改进之处,提供课堂整体幸福指数的提升策略。此外,通过对各观察指标进行筛选,系统可自动将所关心指标的对应视频场景编辑到一起并加注解说明,有助于一线教师相互之间对课堂进行研究、观摩,以及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改进。

四、幸福教育的重心和精髓: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重心在课堂,关键要抓好抓实教师爱教、会教、教会和学生爱学、会学、学会。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为中心”的师本课堂、教本课堂,幸福教育主张“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学本课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驱动促进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形成,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动活泼学习,一改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等落后被动的传统,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活力,发生根本性变革。

幸福课堂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为“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这也是幸福教育的真谛和精髓。爱教、爱学是动力,会教、会学是策略,教会、学会是效果。一是爱教爱学。首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正确课堂观,坚持学生中心,注重激活右脑,突出赏识导向,强化寓教于乐;其次,推行“阿克斯(ARCS)动机”教学模式,A-attention:引起注意;R-relevance: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贴切性和相关性:C-confidence:通过成就增强自信;S-satisfaction:对学习效果满意。通过“阿克斯动机”教学模式提高动机和兴趣,减轻心理负担;通过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提高效能和个性化水平,减轻课业负担。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幸福境界重新回到师生心中。二是会教会学。首先,坚持最优教学的63l原则,即学生自主学习量控制在整个课堂的60%左右,合作学习量控制在整个课堂的30%左右,教师单向精讲量控制在整个课堂的10%左右。根据实际课型可灵活掌握原则,让学生当课堂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其次,落实轻负高质课堂学习5+2环节,学生主动自觉并高效执行前测(pretest)、探究(probe)、展示(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后测(posttest)5个环节,亦称课堂5步(5P)法;同时,精通课前预习(preview)和课后改进(provement)2个环节,确保课前、课中和课后一条龙效益最大化。三是教会学会,即达到高分高能高分就是当堂达标测验考出高分,考出好成绩:高能就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同类问题上,能发现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幸福课堂上,教师的灌输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群体探究,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百家鸣”。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小组间的竞争与质疑。学生表现出我能行、我能做、我会做的自主、自信、自强。学生体验到无边的遐思、闪光的追问、新奇的创造、自发的兴趣、情感的共鸣、观点的碰撞、灵感的激发、潜能的释放、个性的张扬。课堂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温床、精神发展的殿堂。

五、幸福教育的基石和台阶:办幸福学校、创幸福班级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如果说“生动活泼学习”主要靠课堂,那么“健康快乐成长”除了课堂以外,还必须办幸福学校、创幸福班级,充分发挥学校和班级的作用。

不论是办幸福学校还是创幸福班级,让“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幸福课堂都是重中之重。“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自然也是基础的基础。不论是办幸福学校还是创幸福班级,积极向上的心理和环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塑造积极心理是办幸福学校、创幸福班级的共同基础,要重点培养认知、情感、人际、公民性、节制和卓越等心理力量,构建幸福的心理调节机制。同时,还要注重营造积极的学校和社会环境,校园的标志、氛围以及家校社会的支持和评价、社会赞许、人民满意等,都构成幸福学校的外在诱因。

除此之外,建设幸福学校重在营造幸福文化:一是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把学校办成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师发展的精神乐园;二是行动计划,重点是近3年5年的行动纲领、共同愿景和科研引领:三是组织管理,强化人文关怀、合作分享和公正公平;四是满意度,体现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综合满意程度。

建设幸福班级要着力凸显四点:第一,爱心文化是幸福班级的灵魂。分精神和物质方面,通过理念、班训、班歌、班风以及标识和环境集中体现“爱心”:第二,和谐结构是幸福班级的支柱。通过班组和团队团体构建,彰显“爱”、生成“爱”和分享“爱”,从而形成团结有力、朝气蓬勃、齐心协力、生机盎然、张扬个性、满足兴趣特长、放飞梦想、受人尊重、令人向往的班集体;第三,快乐成长是幸福班级的阶梯。主要通过发展规划、自主自治、主题活动、班级成绩、班级特色、班级声誉集中体现班集体在快乐中的进步。

六、幸福教育的发展路径和平台;集团办学和校际联盟

办幸福学校、创幸福班级固然是推进幸福教育的主要路径和平台,但规模化推进幸福教育还需另辟蹊径,集团办学是规模化推进幸福教育的最佳平台。我国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各校基础、水平和特色也不尽相同,发挥优势,一校多区的集团办学有利于统筹兼顾、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革体制、强化保障。因此,集团办学是又好又快发展幸福教育的理想选择。西南幸福教育实验基地,即重庆天台港小学,闯出一校五区集团办学开展幸福教育的新路。通过一年多努力,幸福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成了全国集团办学开展幸福教育的先行者。《重庆日报》《重庆晚报》分别报道,引起广泛好评。幸福课堂校际联盟乃是区域层面更大规模推进幸福的有效平台,宁波鄞州综合改革实验区成功建设由14所核心学校和30多所培养学校组成的幸福课堂校际联盟,取得显著成效,鄞州幸福教育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的推介。

目前,幸福学校、幸福班级、幸福课堂的基本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幸福教育已树立十大实验基地和宁波鄞州实验区,以点带面的格局初步形成。由上可见,幸福学校、幸福教育已在大江南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孟万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官群,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

上一篇:分管德育副校长应做好五个“师” 下一篇:提高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