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时间:2022-06-05 12:47:10

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摘 要】教育就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技能,关注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是师生精神生活的过程 。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要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尊重、爱护和信任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不懈的努力逐渐提高与进步,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关注 精神成长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技能,关注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是师生精神生活的过程 。就教育本身而言,倡导的是对人的潜能的高度尊重和珍视,对人的尊重和信任 。

精神是无形的,教育作为一种关照精神成长的活动比有形的东西更不可缺少。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一定包涵爱、感恩、忏悔、希望、信仰、合作、自由与自主。而所谓的“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爱的自身包涵着了解、尊重、责任、关怀和给予。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从小患自闭症的孩子东东,没有上过一天学,智力和认识能力相当于七八岁的小孩子,在妈妈的不断鼓励和教育下,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钢琴比赛大奖,现在学琴六年已经过了专业八级。这让许多人都感慨不已。他的妈妈不是钢琴艺术家,连钢琴老师都不是,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是什么原因让东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是伟大的母爱,是爱诱导着他的成长,是妈妈不断对他精神的肯定。只要他弹好了,就会要求妈妈给他擦汗或者吃一块糖。不管多忙,妈妈总是耐心的满足他,鼓励他。爱总是能创造奇迹。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心中有爱,就一定能教育好学生。

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许多老师总是一味的强调提高学生的分数,这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们采用的手段无非就是灌输一层不变的知识,强迫学生去死记硬背,埋头题海之中,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当学生感到困惑时便是想方设法的刺激,严厉的讽刺挖苦,甚至辱骂,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去学习,去争得辉煌的分数。说来这也是对学生的爱。然而,这样的爱是缺少了解和尊重的。这种爱是盲目的、肤浅的、自私的,是一种支配和控制,会适得其反的!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了学习的奴隶,他们因为学习而压抑痛苦,开始厌学,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违纪违规现象。哪里还有什么道德、理想、文化和纪律可言!曾经轰动一时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关注他的精神成长,就不至于产生那样的悲剧了。

教学中我们要摆正我们与学生的位置,教师只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既然是主导,我们就要做好引导的工作,这不光是学习上的,也包括学生心理上的疏导。教师要把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与尊重、爱护和信任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不懈的努力逐渐提高与进步,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与爱相伴而生的是感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爱,并且要让他们学会爱,那就是感恩。 其实教育工作者就是就是爱的传递者!当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时,就得想到要让他们把爱延续下去。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在安然的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视其为理所当然;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无动于衷;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漠然置之。想着这些就令我们痛心、担心,这样的孩子以后该怎么办?我们的社会会走向何方?这就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的心中缺少爱,不懂得爱!

北京有所学校叫“光爱学校”,那是一所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实行全免费寄宿制的学校,全校有103个学生。又是家长又是校长的石清华,因为被严重烧伤,流落街头,寻求医治以至灰心绝望之时,一些陌生的朋友帮助了他。于是他不但坦然面对自己被毁的面容,而且开始收留街头的流浪儿,给他们一个家,决心教育他们,用爱重新地塑造他们。当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这所学校时都被眼前的境况惊住了,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满脸尘垢,可是他们的眼里充满感激,他们坐在破旧的教室里,专注的学习,他们期盼着长大回报社会。这便是爱的教育的结果。

石清华尽可能用最先进的理念来教育这些孩子。他采用了陶行之生活教育以及哈佛大学多元智能教育模式来教学,使这些从5岁到17岁不等的孩子在物质与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都有良好的成长。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宽容,不懂感恩的孩子知道忏悔。忏悔,是心灵的反思,反思是一种智慧。一个具有反省能力的人,一定是严格要求的人,我们要善于从别人的批评中意识到我们的不完美,多一点“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让孩子感受爱,懂得爱,关注孩子精神成长乃是教育的精神元素。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创造理想的人生,才有可能创造理想的社会。

上一篇:浅谈英语口语的环境教学 下一篇:方志土壤里开出鲜艳的理论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