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水平研究

时间:2022-06-04 09:59:55

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水平研究

摘 要: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为目标,以工资增长率为依据,分别按照上年养老金水平和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两种方式调整养老金,推导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算式。利用3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确定养老金调整幅度的适度标准,实证检验,近几年养老金的实际调整幅度与理论调整幅度相比,按平均养老金调整方式计算低5个百分点左右。

关键词:养老金;调整幅度;替代率;工资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1)05-0031-05

Research on Moderate Level of Pension Adjustment-amlitude

HAO Yong1,2, ZHOU Min1, GUO Li-na2

(1.Management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 Secur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wage growth rate, the formulas of pension adjustment-amlitude are derived by previous year’s pesion level and social average wage gorwth rate respectively in the paper. Then throught empi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determine moderate standard of pension adjustment-amlitude using moving average wage growth rate of three years,and find that the realistic adjustment-amlitude setting by average pension in recent years is five percent lower than the research result.

Key words:pension; adjustment-amlitude; replacement rate; wage growth rate

1 引言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政府几乎每年都向上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们往往认为这能够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较少有人考量增长后的养老金是否维持了老年人上一年度的生活水平,或者到达了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实际上,养老金的绝对增长额不能直接反映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变化。在微观层面,衡量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使用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定义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在职职工的工资之比

[1,2],反映劳动者退休前后的生活水平差异。2008年,全国退休人员人均增加养老金122元,增长幅度为12%,调整后到达人均1149元[3],但养老金替代率为56%,低于2007年的58.7%。又经粗略匡算,2008年全体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为13962元,往年退休人员的调整后人均养老金为13245元,往年退休人员的调整后平均养老金低于当年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之前各年也有类似的状况。养老金替代率随着退休年数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养老金调整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养老金调整的效果有限。

1957年,德国建立了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机制,选择使老年人口与在职人员的相对消费水平保持不变的总工资指数作为养老金调整指数,总工资指数由工资增长率确定[4]。养老金支付水平由个人养老金与所有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比例、缴费年限、取决于指数化形式的养老金现值、取决于退休年龄的调整因子[5]决定。后来经过多次修正,测算中逐步增加了缴税率、人口因子[6]、敏感因子、支撑能力因子等。其中,支撑能力因子反映制度赡养率的变化;敏感因子期望通过人为调整,实现对养老金指数化水平的控制,进而控制在职人员缴税率的变化。2004年,日本建立了利用工资增长率、物价指数和浮动调整率对养老金给付进行动态调整的机制[7]。养老金调整率=工资增长率-浮动调整率。如果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高于浮动调整率,则养老金调整率为二者的差;如果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未高于浮动调整率,则养老金调整率为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柳清瑞根据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确定养老金调整率,建立养老金替代率调整机制对基础养老金进行相应调整[8],其以调整养老金替代率为目的。类似的,多数学者的研究实质是养老金替代率合理水平的确定[9~11]。韩伟、穆怀中在建立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实际消费支出与上一年社会实际平均工资之间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两类调整指数方案[12]:一设定三类群体无差异,以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50%)为基础设计调整指数;另一设定三类群体有差异性,以消费价格指数加适当的工资增长率为基础设计调整指数。研究的第一类实质是认可现实政府的调整方案,第二类并无定量方法作支撑,其主要通过养老金动态替代率和缴费率作为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两大标准检验调整指数的适度性。

综观国内研究文献,专家和学者较少运用定量方法研究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性。在不多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养老金调整的热点在于如何使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与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相适应,可是,以物价水平作为调整指数,仅能保证养老金绝对购买力水平不降低。并且,对于如何完善养老金的调整机制,尚没有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与政策建议。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越来越凸显,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适度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水平为目标,探讨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幅度。

2 理论测算

为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使其跟随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考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退休人员退休当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为养老金调整的第一目标,使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保持在退休当年的水平;以养老金替代率的理论水平为养老金调整的最终目标,以维持长期的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2.1 养老金调整依据的选择

据前综述,养老金调整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与物价指数挂钩、与工资增长率挂钩、与物价指数和工资增长率双挂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文选择工资增长率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职工工资增长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物价水平没有直接挂钩。如果养老金与物价水平挂钩,当物价指数上涨超过职工货币工资指数增长时,会造成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跟随增长,而在职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却相对下降。

(2)养老金的企业缴费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成本与物价挂钩,容易造成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与退休金的轮番上涨。

(3)近年来,与物价指数的变动相比,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略显稳定,物价指数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4)工资统计指标体系比较完整,可靠性较强。本文采用名义社会平均工资,本身就含有物价水平的因素在内。

所以,以工资增长率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依据,既包含退休人员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因素,又间接体现由于工资增长而带来的物价增长的因素。

2.2 基于工资增长率的养老金调整算式

国家层面的养老金调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上年度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调整,二是按上年度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调整,而且,历史统计和文献中的“一定比例”是个不固定的值[13,14],本文在一定假设前提下,研究某一固定比例或相对窄小的比例范围。

假设1 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实现省级统筹。

假设2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仅存在“新人”。

假设3 养老金的调整针对一般退休人员,为养老金普通调整。

假设4 养老金调整基期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合理的。

按照假定4,调整前,上一年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合理的,因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加,而使得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则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幅度即对应着需要调整的养老金,也就是说,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应以补足到上年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为基本目标。

设养老金替代率的改变量ΔR=Rt-Rt-1,其中,Rt-1为上年度养老金替代率,根据养老金替代率的定义,养老金调整需弥补的养老金替代率降低值为

3 实证分析

3.1 确定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标准

依据(2)式和(3)式,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仅与前两年的工资增长率有关。但据观测,近10年来,我国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幅度较大,变动的随机性较强。而养老金的调整应是比较平稳的,为减弱工资增长率的突变情况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分别对工资增长率进行2年、3年、4年、5年、6年的移动平均处理,使工资增长率呈现相对平稳而单调的变化。

并且,随着设定周期的延长,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平稳性愈好、单调性愈强。以此为基础,利用(2)式和(3)式,分别计算各种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条件下,按两种方式调整养老金的调整幅度,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对应的养老金调整幅度 (%)

时间年工资增长率2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

3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4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5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

注:工资增长率经全国统计年鉴中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而得。调整1是按上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根据(2)式计算;调整2是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调整养老金,根据(3)式计算。

观察表1,按照3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测算的两种养老金调整幅度的变化最平稳,据此,确定养老金调整的适度标准。

(1)测算时,考虑养老金调整的数据平稳性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上年工资增长率使用3年移动平均工资增长率,以体现养老金调整的持续、平稳发展。

(2)两种调整方式的实质是相同的,虽然是根据工资增长率调整养老金,但均需要先计算养老金增长率,因此,以按照上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为主要方式。

(3)现实阶段,若根据上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则调整幅度应为13%~16%;若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调整养老金,则调整幅度应为90%~100%。

(4)为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以及养老的保障水平,并使退休人员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养老金的调整幅度至少达到调整区间的下限,最理想的情况是与在职职工的工资增幅同步。

需要注意,养老金调整的理论幅度为平均水平,该水平体现不同层次结构的退休人员在养老金调整中的中等水平。

3.2 适度标准与实际调整的比较

结合两种调整方式,一基于平均养老金的调整,二基于工资增长率的调整,比较养老金调整的实际效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分析如下:

(1)2006年,养老金的实际调整幅度略超过按两种方式测算的理论调整幅度,养老金增长的结果能够达到与上一年度(2005年)的养老金替代率持平的效果,能够实现退休人员随经济同步发展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2)2005、2007、2008等年,养老金的实际调整幅度与理论调整幅度相比,按平均养老金调整方式计算低5个百分点左右,按工资增长率调整方式计算低35个百分点左右,养老金增长均没有达到维持退休人员上一年度生活水平的目标,表明退休人员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3.3 基于养老金调整的基金需求测算

为补足养老金应有的增长幅度,进行养老金调整的资金测算。因两种养老金调整方式的实质相同,这里,仅按照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调整养老金的方式,测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总额。养老金调整总额=往年退休人员总数×上年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

养老金调整资金一般来源于统筹基金、地方政府的专项支出、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等。对已实现省级养老统筹的省市,统筹基金可以担负部分调整额度。但由于统筹基金作用的性质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现收现付制的统筹基金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因此,养老金调整的资金应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付。据此计算财政统一支付的养老金调整额占财政支出比例,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养老金调整总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7%的范围内,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这部分资金来源。另外,考察历年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养老保险的补贴费用,发现养老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在2.3%的范围内,如表4所示。

如果将养老金的调整费用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养老财政补贴与养老金调整费用之和约占财政支出的4%左右,仍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平均10个百分点左右。

4 结论

(1)养老金调整以替代率为目标,以保障养老金的相对水平不逐年下降;养老金调整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支出,每年调整的养老金总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7%的范围内。

(2)现实阶段,为维持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障水平,根据上年养老金水平调整养老金的幅度应为13%~16%,按照上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占比调整养老金的幅度应为90%~100%。

(3)养老金调整的时间和幅度应是稳定的,养老金每年调整一次,为消减每年工资增长率的随机波动,使用工资增长率的移动平均值测算调整幅度,以体现养老金调整的持续、平稳发展。

(4)以工资增长率作为养老金调整的依据,既包含退休人员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因素,又间接体现由于工资增长而带来的社会消费总体水平增长、物价增长的因素。

参 考 文 献:

[1]刘贵平.关于我国未来退休职工工资替代率水平的初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1995,(5):109-112.

[2]王鉴刚.社会养老保险平衡测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郑秉文,牟兵.养老金调待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0-13.

[4]韩伟,穆怀中.德国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改革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4):68-74.

[5]Borsch-Supan A H, Wilke C B. The German public pension system: how it was, how it will be[R]. Mannheim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of Aging Discussion Paper, 2003, 34(3): 14.

[6]Fehr H, Habermann C. Pension reform and demographic uncertainty: the case of Germany[J]. Würzburg Economic Papers, 2004, 47(2): 17-18.

[7]柳清瑞.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日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5,14(7):56-59.

[8]柳清瑞.养老金替代率自动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3):51-55.

[9]贾洪波,温源.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1):81-87.

[10]米红,邱晓蕾.中国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2):12-19.

[11]邓大松,李琳.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及其敏感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1):97-105.

[12]韩伟,穆怀中.中国统筹养老金适度调整指数分析[J].财经研究,2007,33(4):74-84.

[13]吕志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模型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2):76-82.

[14]田青,张水辉.建立合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J].人口与经济,2009,(1):78-84.

上一篇:基于分散度模型的股市羊群行为研究 下一篇:存在强势零售商的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