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海关预约审价安排(一)

时间:2022-06-04 07:51:35

韩国海关预约审价安排(一)

企业所采用的估价方法可否同时被海关和税务两个机构所接受,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同时适用于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韩国海关在预约审价安排政策上所做的工作,为问题的破解作了积极的尝试。

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在征税的基本概念和课税原则上存在诸多相似,但二者在特定标准和方法运用上仍然存在差异。

韩国海关(The Korea Customs Authority)应对过许多富有技术性的估价案例,也处理过海关估价和税务估价两种方法之间的矛盾和引发的问题。此间,韩国海关一直致力于研究设计方面的工作,并采纳了一种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预约定价安排(Advanced Pricing Agreement)相类似的措施――海关预约审价安排(Advanced Customs Valuation Arrangement),以此商讨可供接受的价格。2007年4月26日,韩国海关稽查部门以公告的形式了这一措施的细节,依照该措施,企业可以就商品的定价与海关进行积极磋商。到目前为止,韩国海关的预约审价安排还处于设计阶段,其发展完善尚需假以时日。

目标和因由

韩国海关预约审价安排的主要目标是“介绍一种先进的海关估价系统,以便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

实施海关预约审价安排的原因是“解决海关当局和税务机关采用不一致的估价系统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造成的日益增多的问题”。在寻找两种估价方法间“可能的切合点”这一问题上, 韩国海关有意成为积极的讨论参与者。

企业和进口商的需求

从预审价安排不难看出, 韩国海关已经认识到韩国的进口商需要一个机制,借以公平地提出并解决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估价差异问题。这种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解决海关和税务两个政府机构对相同的进口货物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所造成的问题;

如果完税价格由韩国国家税务当局(National Tax Authority)进行调整或进口后审计,之后才予确定,已付关税应当返还;

建立一致的纳税原则或纳税指导,使其能与预约定价安排的结果、海关预约审价安排的结果相互接受。

海关估价方法和转让定价方法

海关估价和转让定价两种方法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由于相似点的存在,很多人希望两种处理方法可以实现融合。但是,差异也不容忽视,而且,有些差异确实是彼此矛盾的。

相似

应用于非关联方交易中的价值的概念;

价格不受关联各方关系影响的公平交易原则;

一些具有类似特点的方法:

“相同、相似货物的成交价格法”( Transaction Value of Identical/Similar Goods)对应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Comparable Uncontrolled Price,CUP);

“倒扣价格法”( Deductive Value)对应 “再销售价格法”(Resale Price Method);

“计算价格法”(Computed Value)对应 “成本加成法”(Cost Plus Method)。

差异

关税是在每次进易的基础上征收的间接税,而公司税则是在企业利润的基础上征收的直接税;

关税是在货物上课税,而所得税是在货物和服务上课税;

海关估价方法必须按规定顺序进行,而转让定价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只要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就行;

对于为转让定价目的而适用的利润分割法(Profit Split Method)、交易净利润率法(Transactional Net Margin Method)和贝里比率(Berry Ratio),没有相应的海关估价方法;

应用相同、相似货物成交价格法的因素(如商业水平、交易货物种类和时间等)不同于应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涉及的因素;

在倒扣价格法中,应采用90天之内的销售价格,而在再销售价格法中没有这一限制;

对于计算价格法,应该使用以出口国生产商普遍利润率为基础的毛利率,而成本加成法运用的是相似功能企业的利润率。

两种方法间的其他差异及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之间矛盾之处见下表:

下面是一些造成海关估价和转让定价在估价方法上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产生有着相互不同的背景和目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估价方法。世界贸易组织是多国磋商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调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它所采用的课税原则在世界贸易组织《海关估价协议》中有所体现;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优化发达国家的地位,其课税原则反映在该组织的《转让定价指南》之中。

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同时对关联交易征税,但是有在不同方向进行征收的趋势。韩国海关希望尽可能高地设定价格,以提高关税征收,而韩国国家税务当局则青睐低价格,以提高公司的应税利润。

与上述情况相对,纳税人站在相反的立场上,为降低应付的税款,他们可能寻求较低的海关申报价格,同时也偏爱较高的进口价格,以便提高可从国内利润中扣除的费用水平。

对于可以比较的交易,海关有易用的相同、相似货物数据库(虽然海关也许很难决定),而税务机关只能采用间接的方法,比如功能分析和测试可比性。

纳税人也许会向两个机构提供不同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很难得到核实,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官方渠道可供海关部门和税务机关讨论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异,或是共享数据。

上一篇:中国原油进口走向 下一篇:时间过半收获颇丰“金点子”征集活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