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2-06-04 01:21:00

对“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 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只有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界限,按照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教育理念,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才能培养真正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做中学、做中教”

2007年9月7日,总理在视察大连轻工业学校时指出:职业教育应在“做中教,做中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去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本学期我校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主题,以公开课、研究课的形式开展多次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什么是“做中学、做中教”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是以现论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由教师精心设计,以活动为中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理论,领悟知识,练就技能,达到融会贯通,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突破了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改变了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状况,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理念。

“做中学、做中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提出教学过程应由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检验假设五个部分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进一步强调“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质疑问难”,进而“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要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所说的“做上教、做上学”也就是“做中教、做中学”的意思。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

他们的观点虽略有差异,但都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做”为核心。“做中学、做中教”这一教学模式把握了职业教育的真谛。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学生智力结构的差异性。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智力组合倾向不是语言与数理逻辑,但不能认为他们是智力方面的弱者。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也较好。“做中教、做中学”能够让学生在观察、提问、想象、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中教、做中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被唤起了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中教、做中学”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提出问题、验证知识,得出结论,发展了其学习能力和自觉能力;“做中教、做中学”还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探究和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和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和人际关系。

二、怎样“做中学、做中教”

“做中学、做中教”意味着课程模式由“知识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知识导向”的课程模式在教室中进行,以学科为背景,授课过程是单向的,以教师为主,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教师在讲中教,学生在听中学。而“行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在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工厂与车间进行,以事、任务、项目为主,教授的过程是双向的,教师演示、传授、指导,学生观察、模仿、练习,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行为导向”课程模式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综合考虑已有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内容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工作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以行为为引导展开教学――以做带学,以做施教。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项目任务、任务分析、工作实施、检查评估、引申课题五个步骤。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面对“做中学、做中教”的诸多不适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展开这样的教学活动还有不少困难:第一,“做中学、做中教”对硬件要求比较高,虽然国外很多职业学校已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和车间连在一起,但目前国内的职业学校普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配置。第二,“做中学、做中教”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因为技能的掌握需要手把手地指导,这也制约了很多学校。第三,“做中学、做中教”必须拥有双师型师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目前职业学校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还有很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如何克服以上困难,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基地建设,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提供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要完成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正是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探索,熟练与提高。要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做”,必须有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实现讲、演、练一体化的生动教学。学校应敞开校门,走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和企业共同建设针对性强、仿真性高、模拟性实、开发性大的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良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培养技术型人才。

2.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提供教学保障

要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做”就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来教。“做中教”要求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必须掌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德国,高职教师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师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3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要求教师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我国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实际工作经验几乎为零,所以学校要调动,一切因素,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要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坚决执行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关于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2个月,学校从政策和待遇上进一步倾斜,通过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的方式,强化教师技能操作水平。二要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及时学习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新工艺。三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匹配的教师管理制度,重视对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四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引进行业能手和专家教学团队,建立起职业学校教师人才的“绿色通道”,造就一批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3.改革专业理论和实践实训分离的课程体系,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术、技能实训课的地位,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重组和调整,建构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项目课程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与行业企业零对接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关键是做好课程设计,包括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怎么做;何时做、何地做等问题。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技能和技巧。

4.改革单一学科考核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过程考核为核心的一体化评价体系

过去我们重知识的传授,班级授课制至今仍是我们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几乎也只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考评方式的改革。首先,按照行为导向原则确定评价方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小组评价是其中的主要方式。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评价的方法,即从各种课程目标出发,确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如评价的工具较多是课堂记录、实训记录和实训反思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只看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搜集有用信息,运用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便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质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做中学、做中教”,教是手段,学是途径,做是目的,“教学做”相融,“教学做”一体。只有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界限,按照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的教育理念,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才能培养真正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广利,汤慧丽.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05).

[2]吴文林.运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9,(07).

[3]王军伟.对“做中教、做中学”的认识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2,(01).

上一篇:巧设问题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基于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测量实训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