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银行类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

时间:2022-06-04 02:13:40

地方法人银行类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

摘要:存款保险作为一项重大的金融制度设计,几度推进至临界点。公开信息显示,央行“以制度形式先行,后逐步充实”的政策建议已被采纳,一些基本准则已形成共识。但是,在若干问题上,有关核心部门仍存在分歧。本文论述了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关系,存款保险实施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或负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小法人机构的影响,对于促进政策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银行机构 存款保险金 探讨

一、地办法人银行类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强化市场纪律。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加深与不同区域金融生态呈现的多层次和复杂性,存款保险制度模式安排和推进路径上,应强调“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进而维护银行业稳定。

(二)有利于减少处置银行危机的全社会成本。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财政全额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障安排。显性存保制度将无限担保转变为市场有限担保,有助于问题机构市场化退出。

(三)有利于金融安全网的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置,建立央行、银监会、存保公司之间分工合作的运作机制,将有助于多层次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各自职能的发挥。

二、中小法人银行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

(一)存款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我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三万多家,其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差别很大。其中农信社系统是否纳入存保,已成为制度建立的争议焦点。本文认为,应要求经营存款业务的所有机构参加存款保险。农信社做为金融体系中相对弱势部分,如果只有优势机构进入保险,其信号作用更加显著,未进入的冲击和波动更大。

(二)存款保险制度保障标的

世界各国在存款保险保障标的制度安排上各不相同。居民存款账户众多且余额较少,应考虑全口径覆盖。因存款保险体系现实能力及保护长期目标,覆盖中小银行企业存款难度较大。由于同业存款占比较小,但风险容易发生链式反应,可考虑做出一定安排。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限额及赔付标准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荐存款保险保护限额为一国人均GDP的1-2倍。相关统计显示,世界平均水平为2.4倍,业洲国家为3-4倍。2009年,我国人均6DP3万余元,按业洲标准可设置10万元赔付标准。

三、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存保制度将对中小金融机构带来存款转移风险

做为制度创始者美国,从存款无保障到设立存款保险,无疑减少化解了风险,而我国从隐性担保到显性担保,其中蕴涵的存款转移及衍生问题突出,特别是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十分重大。

1、存款者具有存款转移的动机和条件。东业的文化和国内收入与投资渠道显示,储蓄在相当长期内仍是多数居民最重要选择。目前,城市中银行业机构众多,揽储竞争激烈,客户可选择性很多。因此,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中小金融机构压力最大。

2、存款转移短期将带来流动性风险。由于存保尚未实施,我们可用假设检验的方法,保持某机构资产、资本现状,假设10万以上存款转移导致负债减少对机构的影响。据对A联社调查,2011年2月末存款余额44.3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31.34亿元,其备付率1仅占存款的2.4%,具此测算,3.18%的存款转移会使机构耗尽现金和超额准备,迫使机构需求同业帮助。该社信用拆借额度为2.4亿,即使全部满足,其覆盖储蓄存款的比例仅为7.6%。可以认为,10.78%的转移额将使A机构必须考虑卖出资产。

目前,该机构存款结构如表一,10万元限额内客户数达99.4%,但假设限额内不会转移,超出限额的0.6%储户全部转移,转移存款占比达32.04%,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认识,可认为存保初期以全额保障过渡为好。

(二)存保制度将对中小金融机构盈利的影响

已实行存款保险的国家,保费的估值基数包括参保的存款,所有存款、全部负债、不良贷款等。约三分之二实行固定费率征收,其余带有风险调整。现假设费率卜3个基点,基数分为60%储蓄存款,全部存款、全部存款+不良贷款三种,调查保费对A市中小法人2011年净利润的影响,结果显示,保费1明显少于保费2和3,在考虑不良贷款后,绩差机构保费3较保费2上升明显。访谈中,多数机构表示万分之一的费率不会对成本、贷款规模和盈利造成影响,但对净利润、声誉、业绩考核等方面有一定冲击。

四、结论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不能等到理想有效性的条件全部满足时才建立,而应在确立基本准则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各种已满足条件和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状况,渐进实施已达成的准则共识。只有在存款保险得到公众充分认知,银行体系、金融市场各种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完全完备,政府、央行、监管部门协调配合,才可过渡到成熟独立的存保制度。

上一篇:试析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