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研究

时间:2022-06-04 12:35:42

【摘要】二、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大城市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把大运量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骨干,规划设计城市轨道交...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土地控制规划的意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关系 ,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的协调开发规划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上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的规划仍然要进行完善,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分析,对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大城市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把大运量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骨干,规划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这必将引导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城市的演变是用地交通一体的演变,发展某种特定的交通模式必将导致某种相应的用地模式出现。土地是交通的载体,交通使土地利用沿交通轴演变,交通与土地利用是互相制约的动态互动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只有将二者统一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的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而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规划,以定量分析为依据整合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可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的优化互动发展,以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稳定的客流需求,促进土地开发,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政府通过对土地的开发经营筹措建设资金,最终实现运营盈利。

三、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关系

1、轨道交通建设对土地控制规划的要求

不同的交通方式与土地使用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高密度的土地使用可以促使公共交通的发展,而低密度的土地使用则可以促使小汽车的普及。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方式选择密切相关。澳大利亚学者在对世界上32个主要城市进行调查后发现,城市土地开发密度每公顷低于40人或40个就业岗位,就更有可能要依赖小汽车交通;土地开发密度在每公顷60人~100人或60个~100个就业岗位就会大大增加人们利用公共交通的机会。此外,不同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运量越大,所形成的城市土地内聚力就越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快速出入市中心的交通手段,从而使居住、工业用地能在地域上分开,使居住用地从市中心区疏散出去。这导致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地更容易向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域范围内高度集聚。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内的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地需求量增加,其土地使用性质将按照交通经济规律进行重新分布,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城市用地空间形态均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土地控制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良好的土地使用,可以生成轨道交通客流,轨道交通的建设又可合理引导土地利用性质、建设密度的重新配置,并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2、土地控制对轨道交通建设的作用

城市交通是城市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特征,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必须与综合开发相并列,才能满足其巨额投资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周边土地开发的优势来提高项目自身的投资效益。因此,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都将周边土地的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以实现项目筹资的目的。

土地控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有效的土地控制可以保障轨道交通廊道的合理布置,同时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影响区内的用地控制,规划出与土地利用性质、用地开发强度相匹配的用地规划布局,使土地使用能够生成出足够多的居民出行来满足轨道交通的客流需求,从而保障轨道交通的运行更有效率,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商业化营运创造良好条件。

四、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的协调开发规划

1、车站的协调规划

在城市建成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必须选择高强度、高密度开发的地段布设站点;在城市发展区,应通过轨道交通沿线的车站来引导土地利用的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合理安排车站周边的空间。车站周边的土地应以650m左右的步行圈范围进行控制。其土地控制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形成一定规模的综合交通枢纽:以车站为中心,形成不同交通方式聚集的大规模交通换乘枢纽,以此组织各个方向的交通流方便地到达城市的各个中心区和主要居住地区。二是形成市、地区级中心: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集商业、居住、办公空间为一体,形成有活力、出行便捷的市、地区级中心。若干个以轨道车站为中心的地区联为一体,就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客流的客运网架,以达到城市客流与轨道功能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三是形成新的城市地区: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引导,以车站为中心的综合开发,可作为城市新开发地区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根据车站的功能,定量计算出用地面积及其上盖建筑的容积率,依据枢纽、换乘站、中间站等不同类型的客流需求规划土地及物业。综合枢纽要依最短距离换乘,以方便的通道或同厅(同台)与道路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同时考虑车站的综合功能,如商业、办公、停车场等。车站的规划设计必须对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用地类型及客流进行定量控制,并以定量指标为主要依据协调规划设计。

2、协调规划中的线路选择

以单一满足客流需求为目标的线路选择,只需考虑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网中的作用及地位、工程建设规模、客流集散点和主要客流方向等因素;而集成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择,还应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区域现状、发展政策,以及客流形成等因素。对一些土地开发潜力大但目前开发强度低的区域,考虑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促使周边地块升值,带动预留地块的开发;通过协调开发规划,重新开发原有建筑低密度、房地产低收益的区域,布置盈利高的物业。对一些未开发区域,如城郊结合部或郊区等,可以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辐射作用带动这些区域的发展,并引导人口的重新分布,以支持新市镇的快速发展。在考虑客流影响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应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对沿线土地利用布局进行合理安排,并做客流分析,使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成为新的客流集散点。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协调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合,并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应结合城市的地理结构、人文景观、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规模等,来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路网覆盖面越大,效率就越高。因此,在做线网规划时可引入“规划引导发展”的思路。即: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诱导城市形态演变,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影响线网规划的主要因素是城市人口规模,以及线网覆盖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因此应基于这条主线,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个主题,以“规划引导发展”的思路,将规划落实到实际建设中,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控制规划的重视,严格规划管理体系,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交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霞飞,蔡蔚.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还原方法的基础研究[J].铁道学报,2002

[2]陆化普,朱军,王建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申兆胜,卓越.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浅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

[4]徐旭晖.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模式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4

上一篇:阳丰甜柿春季带木质芽接试验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及控制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