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发展与启示

时间:2022-06-03 08:46:07

论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发展与启示

摘 要:高校联盟是高等教育实践的重要手段。通过美国大学联合会,介绍分析了联合会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大学联盟提出对策建议:联盟成员的选择是联盟成功的核心要素;建立健全联盟运行机制是联盟成功的关键;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是联盟成功的保障;保持一流是联盟的前景。

关键词:美国大学联合会;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91-02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在与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相当不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当时的美国殖民地人口稀少分散,没有古老的城市,没有中世纪的传统,缺乏资源,仅有几所小型的文理学院,直到1876年才建立了第一所大学――霍普金斯大学。那么,美国是如何在短短的两百年间发展成为一个一流大学众多的高等教育强国的呢?它的发展又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带来怎样的启示?

美国大学联合会(TheAssociationofAmerican Unive- rsities,AAU)作为美国顶尖级研究型大学的协会组织,是学界公认的第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联盟组织,在世界高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

世界一流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其研究成果代表国际前沿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影响力,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的普遍性,表现为严格的评价标准、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以及高质量的教学与研究内容,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师生比例、办学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声望和成就、学校声誉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访谈录中,约翰・冯(John Vaugh)提到他对一流大学的理解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要有足够广泛的学科领域,基本应当涵盖所有主要的学术和人文领域。另外,世界一流大学就意味着其教育质量应该是世界顶级水平的。

二、美国大学联合会的分析

(一)美国大学联合会的成立与发展

19世纪末的美国高等教育,文凭泛滥,很多高校都具有颁发博士学位的资质,教育质量遭到其他各国大学的质疑与不满,导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声誉下降。鉴于此,在哈佛、哥伦比亚、约翰・霍普金斯、芝加哥和加利福尼亚五所大学校长的倡议下,美国大学联合会于1900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初期有14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发展到现在共有62个成员,其中包括60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

AAU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建立颁发博士学位的统一标准,促使国外高校改变对美国博士学位的看法,同时提高较差的大学的标准。现在,AAU有双重使命,首先是帮助国家制定和实施政策,从而为研究和学术活动以及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其次是为成员大学的校长提供交流平台,共同讨论学校政策,推进大学和社会的利益。

(二)美国大学联合会的管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AAU运行机制由三大体系构建而成:决策体系、管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AAU的管理主体是由成员学校的大学校长组成的校长委员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及其主席和副主席,每届任期一年。作为AAU的最高执行机构,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会工作的整体运转,督导其他委员会的工作,总结工作的实施情况并监督可能出现的问题。会长是AAU实体机构的核心职务,均由担任过成员大学校长或其他职务的人员担任,以便更加专注维护成员的整体利益和特殊利益。

除了AAU的主体领导机构外,美国大学联合会还有两个常设的核心机构和一些分支机构:分别是成员资格委员会(Membership Committee),负责挑选,邀请和评估会员;政策委员会(Policy Committee),主要任务是关注联邦政府对于法律、学生资助和拨款、知识产权和税收等政策的出台,组织开展研究并做出相应反应。

其他的分支机构主要有:联邦关系委员会(Councilon Federal Relations,CFR);研究生院联合会(Association of Graduate Schools,AGS);教务长联席会(Chief Academic Offi- cers,CAO);公共事务官联席会(Public Affairs Officers);高级研究官联席会(Senior Resear chOfficers)。在AAU完善的运行机制保障下,各成员大学发展良好,为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美国大学联合会的特点

首先,从联盟产生的动因来看,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带来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高校希望通过联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追求学术卓越和高端学习成果。

其次,从成员间的关系来看,联盟作为一个动态的联合体,联盟内各成员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仍然保持独立性和平等地位,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但在制度的建设上,美国大学联合会非常重视合同文本的约束作用,因此各成员大学必须签订许多严格的合同协议,从法律上界定成员大学之间的协作与利益关系。

最后,从联盟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来看,美国大学联合会很注重处理联盟与政府间的关系,同时注重加强同其他大学联盟之间的联系。

(四)美国大学联合会面临的困境

2011年4月,美国大学联合会(AAU)投票开除了内布拉斯大学林肯分校的成员资格,这是AAU自1900年成立以来首次投票表决开除其成员。同时,雪城大学在劝退的压力之下,最终宣布自愿退出AUU。然而,另一方面,在2010年4月,AAU邀请了一位新成员―――乔治亚理工学院入会,它是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唯一一所受邀加入AAU的大学。继乔治亚理工学院之后,2012年11月5日,AAU宣布波士顿大学正式加入该会。这一系列的动作引发了教育界的争论,如何恰当地评价大学。如何设置更加合理的成员资格指标,更加恰当地评价大学,这是AUU面临的问题之一。

扩张是不可避免的,但AUU又认为保持一个相对较小的组织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利于召开富有成效的会议以及成员大学校长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这两方面的问题,使组织的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对AUU来说是一个两难困境。

三、美国大学联合会对我国建立一流高校联盟的启示

(一)联盟成员的选择是联盟成功的核心要素

作为一个精英大学的联合体,AUU一直控制它的规模,坚持严格的入会标准和有限扩张的原则以保持其领先地位。美国大学联合会的成员委员会每三年都会用两阶段的评估程序对联盟内成员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更多主观定性的附加指标评价,从而确定被评估高校是否有资格继续留在AUU。

我国在构建大学联盟时,也需要重视成员的选择,一个联盟内的成员需要能文化相容,资源共享,目标一致。并且,参与战略联盟的大学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各自的领域内因地制宜,追求卓越,培养一批能为国家、社会和产业服务的卓越人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个体质量的提升,必然带动整个联盟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联盟运行机制是联盟成功的关键

由美国大学联合会运行的三大机制可以看出:长效的大学联盟运行机制不是依靠创办几个机构部门就能维系运作,必须在一套相对全面的运行、组织架构和专门的制度保障体系下才能发展。

中国的大学联盟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与组织构架、多元化的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与效益结合的激励体系以及各项保障措施。在完善的机制保障下,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发展,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联盟。

(三)协调与政府的关系是联盟成功的保障

从美国大学联合会的机构设置我们可以看出,联合会在处理与联邦政府,各个学校在处理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时是非常积极的,更与各政府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关系。AUU在华盛顿的办公室有24名工作人员,他们现在的工作是广泛的宣传和游说联邦政府,目的是争取经费,对大学研究和教育的联邦政策施加影响。AAU更建立了一个大学-政府关系官员组成的小组,他们在华盛顿每月碰一次面,讨论并且实施联合会的决策,如怎样和政府进行交流,争取更多的联邦政府资金,推进大学的科研以及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等等。

(四)保持一流是联盟的前景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以及各个非联盟高校的强劲发展势头,AAU将提升国际影响作为重要职能之一。联合会加大了对影响其成员大学履行使命的联邦政策和规章制度的监测和研究,还积极参与跨部门的其他相关组织的活动,并修订了新的成员政策和准则,明确提出成员不再终身制。

四、小结

中国要由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理应重视高校联盟的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流大学战略联盟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保持精英教育、培养我国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部署,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国际竞争实力,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郭鑫.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联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2-146.

[3]美国大学联合会.在大学与政府之间―――对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沃恩的访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4-6.

[4]王晓阳,刘宝存,李婧.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Vaugh)访谈录[J].比较教育研究,2010(1).

[5]王奕,李华.国外著名大学联盟运行机制与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

[6][美]约翰・沃恩促进国家和全球利益:美国大学联合会的作用[J].杨曦,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1).

[7]熊庆年,赵洁慧.美国大学联合会入会“门槛”之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上一篇:关于高校加速管理队伍能力提升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研究:现状\问题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