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建设的基本构想

时间:2022-06-03 03:36:34

“和谐课堂”建设的基本构想

建设和谐课堂,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谋求内涵发展、主动发展的重要工程。

一、基本精神

什么是和谐课堂?和谐课堂重在和谐、愉悦、活泼,是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课堂;是彰显知识价值、思想引领、文化内涵的课堂;是富有情趣、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民主、开放、融洽的课堂。

和谐课堂的核心是建立主动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全体学习者以对主动学习的“认同”和“归属”为基础,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主人翁姿态、勤奋好学的学习品质和进取向上的目标追求。教师的身份和角色,首先是共同体的一员,必须主动融入到学生之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其次,是共同体的“向导”,必须创造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条件,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问题学习的帮助者。通过思想引领让学生主动起来:愿动、能动、互动、乐动,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创造民主、开放、和谐、生动的课堂景观。

二、教学策略

“和谐课堂”建设贵在实践,把上述基本精神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

(一)课前准备

1.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学业基础、认知水平,正确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正确把握教学重点。每堂课、每次作业练习的设计,要在贴近学生的前提下,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实在、重点突出。

2.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要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对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等主要环节的教学活动,进行学情分析基础上的系统设计,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适度提升的教学一体化过程。

3.选择有意义的教学材料。教学中引用的背景材料、现实事例、课堂练习、辅知识,必须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必须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广泛收集,合理取舍,切实增强教学材料的典型性、思想性和现实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生活、拓展视野、思考人生。

4.进行课前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课堂教学内容多的学科、学生课外学习时间较为集中指向的学科,必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学习活动。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灵活多样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熟悉教材,生成一些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

1.实施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各学科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践行“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导学结合”等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课堂上应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载体,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领悟知识、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2.给学生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坚持少讲多学,学导结合。课堂上呈现情境和提出问题后,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围绕问题看书、思考、议论、发言交流,进而引领学生归纳知识,提炼方法。课堂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开展听、说、读、写、做等活动,每堂课至少要让学生认真、规范地做一道主观性题目,进行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训练。

3.引领课堂探究过程。课堂上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改变只是“教师问”、“学生答”,只重视“学生答”,不注意“学生问”的局面。要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时间和契机,可以让学生举手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也可以让学生以递交小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课堂教学中的例题分析、练习讲评要注重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和方法,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材多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发散迁移。

4.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评析课,结课前都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梳理所学知识,回顾探究的问题,以及时巩固消化有意义的知识和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5.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情趣,引领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投入的精神状态。要加强情感沟通,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学习的伙伴,以自身的亲和力感染学生。要适时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通过同桌议论、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耐心倾听同伴的发言。要培养学生举手发言、高声发言的习惯,对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学生经常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作业练习

1.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要难易适中,少而精,使学生有时间认真完成,有兴趣深入思考。要加强作业的针对性、系统性,紧扣教学目标,并与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相衔接相协调。要增强作业的探究性、实践性,把巩固训练与生活观察、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要体现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和分层次的作业要求,适切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需求,使作业练习成为有思想有活力的教学活动。

2.改进作业批改和评价。作业批改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不仅要批阅学生作业的对错,而且要积极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和规范。要通过作批注、写评话、划提示符号等,对学生作业情况作点评、提建议。特别倡导作业面批,对学生进行个别具体的学习诊断和指导。

(四)学习评价

1.优化学习成效的检测评价。要切实提高学习检测评价的质量和水平,在内容上,着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性学习目标达成的检测评价,适当增加旨在培养思维能力的拓展性检测评价。在方法上,采用课堂即时检测、阶段限时检测等形式进行检测评价,快速反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诊断教学问题。

2.加强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要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情感、学习方式、思想方法、学习水平的观察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优化学习行为。

3.实施激励性评价。课堂上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后进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肯定每一位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把握好最佳作用时间和作用点,适度表扬,激发学生的学生动力,真正使学业激励评价机制成为助推每一位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机制。

(五)辅导工作

1.认真做好辅导工作。要采取个别辅导、分组辅导、开设辅导讲座等形式,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帮助和支持。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绝不放弃,绝不抛弃。对学得相对较快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引导他们开展一些拓展性学习活动。

2.扎实推进导师制。导师制是弥补班级授课制“批量教育”不足的“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教育”。导师制工作突出“手把手”、主动辅导,要求教师主动找学生,通过面批作业、谈心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把爱心和责任送到学生身边,切实提高优秀学生的竞争力,缓解后进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三、重要意义

“和谐课堂”的建设过程,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过程,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促进学生成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扬生命,张扬个性,学业成长,身心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2.提升教师素质。引领教师聚集课堂,促进教师学、教研结合,建设优质校本教研和优秀教科研团队,在共享共赢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丰富办学内涵。推动学校教育创新,立足全体学生,“促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每一个家庭放心”,特别关注学业发展相对困难的学生群体,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

上一篇:新媒介下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艺术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