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作社

时间:2022-06-03 03:33:25

【摘要】大新寨镇王各庄村的劳务合作社,针对本村的地理位置和劳动力情况,着重引导村民在家门口打工,从播种到秋收,从果树套袋到修剪枝叶,从闲散零工到建房修路,随着用工需求的增加,用...

劳务合作社

摘要:劳务合作社依据市场需求成立,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有利于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关键词:劳务合作社;市场;就业

农村劳务合作社是由农村居民经济合作社或社会团体作为成立发起人,主要吸收由劳动能力但难以寻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参加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有限,出现了就业困难,农村劳务合作社把这一部分闲置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社员的就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展劳务服务,可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有利于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推进农村的城镇化;通过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社员的劳动权益,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农业规模化催生劳务合作社

随着农业规模化的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季节性、临时性以及专业化劳动力、专业技能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就业人口的逐年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体能不足和年龄偏大等因素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新寨镇王各庄村的劳务合作社,针对本村的地理位置和劳动力情况,着重引导村民在家门口打工,从播种到秋收,从果树套袋到修剪枝叶,从闲散零工到建房修路,随着用工需求的增加,用工范围也由最初的“体力劳动”发展到如今的“技术劳动”,如提供生猪饲养技术和棚菜管理技术等。全村80%的富余劳动力成为社员,每人每年约有5000—10000元的劳务收入。茶棚乡作为典型的农业乡镇,合作社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目前,全乡共有合作社36家,入社社员2875人。解决劳动力就业约5000人。合作社通过提供劳务,为农户提供咨询和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门路难、信息难、销售难的问题,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搭建了一座农产品与市场、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金桥”,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矛盾。日昌升合作社先后与多家超市进行农超对接,提升购销价格,拓宽销售渠道,日供货量为60吨,年销售额达4320万元,成为市场化销售的“助推器”。

二、劳务合作社的高度自治与市场化动作

劳务合作社是以承接农业劳务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自治组织,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基本原则,实行自愿结合,民主管理,使成员真正当家作主,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养成行使民利,进行民主管理的习惯,增加民主管理意识,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合作社以社员大会的形式,制定合作社章程,实行自主管理。合作社对入社农民进行专业分工,统一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统一对外签订劳务承包合同或专业技能服务合同,统一进行劳务派遣,统一配备劳务工具,统一结算劳务报酬,实现了就业服务组织化。

劳务合作社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规模化的市场需求,结合入社农民的素质,规范劳务服务内容,为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提供劳务服务,不仅如此,合作社还牵头对社员开展各种专业和岗位培训,针对合作社成员不同的年龄结构和职业倾向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多种培训形式,注重实用性和效果,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三、大力发展劳务合作社的意义

1、劳务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农村留守人员的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但妇女和老年劳动力仍然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劳务合作社的发展不仅为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有效解决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缓解了季节性用工难的问题。以农业劳务服务形式进行规模化管理,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和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民自发性,无序性的流动就业方式。在提高劳动就业组织化程度的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增强了农民就业的稳定性。

2、劳务合作社的成立,强化了职业技能,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建设新农村,应当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文化技能,则是劳务合作社为成员国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之一。劳务合作社根据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需求,依据社员的农业技术特长,按蔬菜、水果、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家禽饲养等专业分类,并按每个专业的生产环节进行具体分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实施分类管理,提升了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台营镇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劳动技术、就业意向等对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广泛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余次,共培训500余人次。

3、劳务合作社的成立,实现了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劳务合作社的成立,拓宽了农村劳动者的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业和定居,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劳务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务合作社把农村闲置劳动力组织起来,集中进行技能培训,优化劳动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有效地连接了农民和市场。通过劳务合作社,这些闲置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当断不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改善。(作者单位:抚宁县民政局)

上一篇: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有效准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