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2-06-03 12:05:40

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当前数字化的生存环境使得信息素养成为人们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同时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前提条件。对当今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将对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的界定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

一、国外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的概念始于1974年,自美同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从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3个方面阐述信息素养理念以来,后历经众多学者与机构的研究与探索,信息素养的内涵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其总结报告中进一步从4方面将信息素养界定为:需要信息时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1. 倡导“基于资源学习”的理念

ALA89报告中不仅大力倡导将“基于资源的学习”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同时对实施这一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要求图书馆员把学校的教学目标看作自己职责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课程与教学团队的成员

2.发起“信息素养国家论坛”组织

1990年,在ALA89报告的倡导下,由75个教育部门组成的“信息素养国家论坛”(NFIL)成立。该组织以“提高全球和全美的信息素养意识,鼓励各种获得信息素养活动的开展”为宗旨,积极促进全国教育管理机构和协会组织制定并开展各种信息素养计划或项目,广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3.设立“大学生研究图书馆奖励计划”

2005年6月26日,在ALA2005年的年会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所创立的“大学生研究图书馆奖励计划”荣获2005年ACRL教育分会教育创新奖。表彰会上,ACRL教育分会奖励委员会主席Kendra Van Cleave称赞图书馆奖励计划的设立为促进与评价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11位理事分别来自全美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图书协会的理事长等。会上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该标准分为三个板块:标准、执行指标和学习效果三大部分,有5大标准22项执行指标和87个表现效果,5大标准如下:

标准一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

标准二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标准三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标准四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标准五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二、国内研究现状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也提出相似观点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等3个最基本要点。

江西师范大学的钟志贤教授提出了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8个方面的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李艺教授对信息素养从技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野作了比较分析,认为信息素养的定位分别为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交流以及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黑龙江大学马海群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

天津师范大学张贵荣构造了信息管理人才的信息素养结构图。其信息素养结构由知识体系、信息道德、信息技能和信息个性4个部分组成。

2000年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信息能力的调研显示:中国的信息能力落后于许多国家地区。国内信息素养相关实证研究并不多,多数集中在学位论文中。其中按采用的调查方法分,有文献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按调查内容分,有文献检索课相关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和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按调查人群分,有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超、单世侠调研了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从1997~2003年期间所发表的有关信息素养的文章。研究显示:进入2l世纪后,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每年发表的有关信息素养的文章数量几乎是在成倍增加;其中探讨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章占总数的54.44%。

通过以上国内外相关信息的调研,能够发现当前我国的信息素养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整个国民的信息素养能力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同时在相关的研究领域,更多的还是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研究,缺少实证研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三、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高职生的信息素养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高职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高职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高职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这也是高职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高职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工作者,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田丰,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途径探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2] 王军,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探析,《情报探索》2009(2)

[3] 梁淑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结构层次研究,《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

上一篇:煤矿采煤技术合理优化分析研究 下一篇: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