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健康的门户

时间:2022-06-02 10:22:09

小儿健康的门户

脐,俗称肚脐、肚脐眼儿,是脐带结扎后遗留的瘢痕组织。你可能想不到,肚脐在胎儿期要经历许多复杂的变化,等小儿出生后又成为身体的薄弱点,进而成为各种疾病的导火索。

从肚脐看健康

小儿的许多病症都反映在肚脐上,可以说,肚脐就是小儿健康的晴雨表。

肚脐的颜色:肚脐发白,没有光泽,说明气血两虚,需要温补:肚脐发红,表示心火重,体内藏有热毒,需要进食排毒性寒的食物;肚脐发黄,有时还有油性分泌物渗出,则是胃部或肝脏内郁积湿热的征兆;肚脐发青或青蓝,是因为体内有积寒;肚脐发紫,色泽黯淡,则是因为体内有淤积。

肚脐的形状:肚脐为正圆形,说明小儿身体健康;肚脐的中心向左偏移,提示肠胃功能不佳、便秘等病症;肚脐的中心向右偏移,应注意肝炎等疾病的可能性;肚脐凸出,应警惕腹部有大量积水;肚脐特别凹陷,则提示有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浅小,说明小儿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肚脐潮湿,脐窝内有樱红色息肉样物,则小儿很可能患有脐息肉。

此外,肚脐温度的变化则是预知内脏寒温最好的温度表,肚脐温度过高是因为大肠或小肠内有积热,肚脐温度过低则是肾虚的表现。

几种常见的肚脐问题

脐疝:小儿的脐带残端在尚未脱落的一段时间内,脐与脐环的粘连还不牢固,有可能由于脐部发育不全或形成的瘢痕组织薄弱,遇有咳嗽、啼哭等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腹腔的一部分内脏会从脐部脱出到皮下而形成脐疝。脐疝一般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或数周内出现,其主要表现为在啼哭、咳嗽、挣扎时,小儿的脐部鼓起一个核桃般大小的球状物,由于表面有皮肤覆盖,所以看不出是何脏器脱出。

脐疝要不要治疗呢?通常年龄在1岁以内、脐疝直径不超过1厘米又无不良症状的就不需要治疗,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脐疝会自行消失。不过,在半岁以内还要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如使用脐疝带等。

如果脐疝直径超过1厘米或使用脐疝带半年仍未好转,则应考虑在1~3岁时通过手术进行修补。不过,当脐疝不能还纳时,可能出现嵌顿、梗阻等情况,必须立即通过手术治疗,否则将会造成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脐膨出:胎儿在6~10周时,由于腹腔内的脏器生长速度比较快,腹腔容积相对减小,使肠管暂时移到了脐带的基底部。等到10周之后,随着腹腔容积的增大,那些移位的脏器就应该退回到原位。如果在10周后腹腔容积扩大遇到障碍,部分腹腔内的脏器仍然留在脐部,那么,小儿在出生后,就可在脐部看到一个凸出体外的脏器,这种先天性异常称为脐膨出。

脐膨出与脐疝是不同的。脐膨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出生后即可发现,且腹壁的皮肤仅止于膨出的边缘,脏器的表面没有皮肤覆盖,只有壁层腹膜和羊膜构成的被膜。在小儿出生后的第一天,这种被膜湿润、半透明且柔韧,里面的肠曲或胃、脾、肝等脏器清晰可见。此后不久,被膜就会变得干燥、起皱、混浊而脆弱,一旦破碎,小儿可因内脏暴露并发腹膜炎而死亡。

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挽救小儿生命的方法,不过必须在出生后立即进行,否则小儿可因吸入空气或乳汁而使腹部隆起,造成还纳困难,感染机会也增多,手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脐尿管瘘: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膀胱与脐之间有脐尿管相连,如果小儿在出生时脐尿管完全不退化,就会形成脐尿管痿。脐尿管瘘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膀胱端闭锁,而脐端留下一较短管道,称为脐尿管窦;另一种是两端都闭锁,但中间形成一囊腔,称为脐尿管囊肿。

患脐尿管瘘的小儿,脐部可有间歇性漏尿,而脐尿管窦则经常为脐部分泌黏液。由于尿液或黏液的浸渍,常并发脐周皮肤感染。对此病的处理先要从控制感染入手,然后将整个瘘管或窦道切除。一般来说,脐尿管窦应在小儿出生6个月后手术,手术前可用氧化锌软膏涂敷腹壁,尽量保持脐周干燥与清洁,以防发生感染。

脐尿管囊肿位于肌层与腹膜之间,检查时可摸到小儿脐下深部有一活动的包块。倘若囊肿压迫肠道,可引起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肠梗阻症状。如果囊肿并发感染,则可形成脓肿,甚至穿破腹壁而形成窦道,也可向膀胱或骨盆内穿破,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脐尿管囊肿患儿,一般主张在1~3岁时手术切除,如果已经形成脓肿或压迫肠道,则应立即通过手术治疗。

脐粪瘘:在胎儿期,小肠与脐有卵黄管相连,等到出生前,卵黄管闭锁消失。如果小儿在出生后卵黄管全部开放,就会形成脐粪瘘。脐粪瘘存在三种可能性,两端闭锁,中段不闭锁,叫做卵黄管囊肿;小肠端完全闭锁消失,脐端留有一较短管道,叫做脐窦;倘若仅仅在脐部留下极少的红色黏膜,则叫做脐茸。

脐粪瘘与脐尿管瘘相似,患脐粪瘘的小儿脐部可见鲜红色肠黏膜,经常可有粪液流出,在瘘口注射碘油后拍X光片检查即可确诊,碘油进入小肠者为脐粪瘘,而进入膀胱者则为脐尿管瘘。

卵黄管囊肿与脐尿管囊肿一样,同样是腹部有一肿块,一般在手术中才能区别。

对卯黄管囊肿的处理与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的处理方法相同,也应择期手术治疗。

患了脐窦和脐茸,小儿均表现为脐部经常有黏液流出,一般主张在出生6个月后手术切除,手术前也要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以防感染。

脐炎:脐带结扎后,通常经过3~7天即可干燥脱落,但脐血管的体内部分则需要3~4周才能完全闭合。脐炎是脐带结扎时或结扎后受到污染而造成的,症状较轻者仅见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刨面发红,有脓性分泌物,症状较重的可形成脓肿,细菌还可经脐血管进入盱脏,造成肝脓肿,甚至蔓延至腹壁,引起腹壁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一旦发生脐炎,可在局部涂抹龙胆紫,或用呋喃西林液纱布外敷,同时用抗生素消炎。

脐肉芽肿:如果脐炎长期不愈,或脐部创面受到滑石粉等异物的刺激,脐内就会形成息肉样的小肉芽肿,主要表现为脐部出现鲜红色、圆形的肉芽组织,并有脓性分泌物。处理的方法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用10%硝酸银烧灼肉芽组织,或由医生将肉芽组织剪去。

脐带出血:脐带出血有两种,一种是发生在出生后一天内,多由于脐带结扎线脱落,或因结扎线过细、过紧而绞断静脉所造成,男一种是发生在出生后第二周,也就是脐带脱落后,主要表现为小血管缓慢渗血。脐带出血快且多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重新结扎,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对于小血管渗血的情况,可用10%硝酸银烧灼止血,失血严重的还应输血和用维生素K等止血药。

小儿肚脐的护理

1 不要使劲抠肚脐。肚脐最忌讳用手去抠,那样做容易导致皮肤受伤而引起细菌感染,还有可能导致局部湿疹,有的小儿还会因此闹肚子痛。

2 如果脐窝比较浅,看起来比较平,直接清洗就可以了;如果脐窝比较深,里面褶皱的地方容易积存污垢,那就用消毒棉签涂上一点儿沐浴液或香皂轻轻处理一下,不要刻意把脐窝翻开来洗。

3 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物,其周围皮肤红、肿、热且小儿出现氏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的情况,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总之,小儿的肚脐是细菌入浸的门户,也是一些疾病的好发部位,要小心护理为妙,注意保持干燥和清洁是不可少的,一旦发现异常也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肚脐这个门户,让小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孩子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咬人怎么办”等 下一篇:生活中最好的“玩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