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咬人怎么办”等

时间:2022-05-01 01:53:44

孩子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咬人怎么办

问:我的孩子1岁9个月大,在几个月大时他就喜欢咬人,我们想了很多方法纠正,可是到现在他还是这样,咬人的情况依旧存在。请问,用什么方法才能纠正这个习惯呢?这个习惯是不是和某些心理因素有关?

答: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晚于动作能力的发展,这是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因此,很多孩子在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会代之以动作,这不是什么心理问题,只是一种表达兴奋和激动的方式。孩子咬人并不是出于恶意,他只是习惯于用嘴去感受事物,这是他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应对孩子咬人,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如给孩子提供一些偏硬或粗纤维的食物,以此来满足他咬的需求;2.教会孩子使用语言而不是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3.让孩子多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4.当看到孩子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总之,家长一定要做好事先的预防工作,同时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更加关注他在特殊时期的需求。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

问:我的女儿10个月大,吃东西时,她喜欢发狠似的把食物捏碎,然后放入口中,在平时玩的时候,如果她想去碰不该碰的东西而被家长阻止,她就会猛拍桌子或发狠似的咬自己,并且目露凶光地瞪着家长。请问,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是暴力倾向的前兆?家长要如何引导和教育她呢?

答:情绪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一种心态的外在反映,它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儿童的智力越发达,情绪的发展也越深化和复杂。反之亦然,儿童的情绪发展越成熟,智力也越发达。10个月大的婴儿的情绪是比较直接的,因为她还不具备思考与理解的能力,她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生理方面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发怒是婴儿最早出现的情绪之一,而发泄方式则是因人而异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不过,环境对于孩子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绪,而不是单纯地约束、压制、否定或拒绝她的情绪。具体来说,可通过多拥抱让孩子有安全感、必要时陪着孩子进行发泄、鼓励孩子去观察周围的人等方面来引导她的积极情绪,当孩子发泄时也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法或冷却法,慢慢教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会不会因此变得软弱

问:我的女儿3岁,我们经常教育她对小朋友要团结友爱,她照做了。可是却成为其他小朋友欺负的对象,而我们也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让孩子变得专横霸道。请问,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处理才好?孩子会不会变得软弱,将来被社会所淘汰?

答:对于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及理念,我是非常认同的。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善良、忠厚的品质。至于某些家长怕孩子吃亏而采取的放任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孩子暂时在小环境中“不吃亏”,等将来进入社会后肯定会被人鄙视。厚道为本、吃亏是福应是不变的真理。

孩子脾气很倔如何处理

问:我的儿子11个月大,他的脾气很倔,如果想做什么或要什么东西,而我们又不答应,他就使劲把身子往后仰。摆出一副要撒泼的架势,弄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请问,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

答:孩子的脾气大小除了和他的气质因素有关外,还和家长的溺爱、放任密切相关。其实,对于孩子的任性、发脾气,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冷处理,对他置之不理即可。不过,这需要家庭的所有成员态度一致,也需要家长前后态度一致。否则的话,孩子就会充分利用这种不一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一篇:睡眠与营养 下一篇:小儿健康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