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好的“玩具”(上)

时间:2022-10-29 12:08:58

生活中最好的“玩具”(上)

父母常会给孩子购买现成的玩具,拥有的越多,孩子就越幸福吗?只有玩具陪伴的孩子是悲哀的。有父母、朋友相伴成长的孩子才是最幸福、快乐的。所以,即使没有多少钱,只要略动脑筋,也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好玩的“玩具”,而且玩法还不少。

最有趣的游戏,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父母要以开放的心态,抛开固有观念,不局限于幼儿园敞亮的教室和亲子园豪华包装的玩具,和孩子一起有创意地玩儿,给孩子一个崭新的快乐童年。

下面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生活中信手可得的“玩具”,并附具体的玩法,供大家参考:

沙子

不要担心沙子脏,大不了玩后洗个手。在沙子里找到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当玩具;把沙子当作菜肴,堆成城堡,做成沙雕和沙盘。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小盒子、厚纸片等作为辅助玩具,让他玩得更有创意。对于较小的孩子,不要打断他的思路,就算他只是简单地把沙子倒来倒去,也应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玩沙子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引导和夸赞孩子,但是不要动手去帮助他。

可以给孩子一些瓶瓶罐罐,让他将水倒来倒去,观察、体会水的柔软性、流动性。

有条件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水的三态实验。还可以准备冰水、温水和热水,跟孩子一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此外,也可以把水冻成冰块儿,放在温水里,观察冰块儿在温水里是怎样慢慢融化的。孩子用手把玩、拨弄冰块儿,可明显体会到冰冷与温热两种感觉的差异。

做冰块儿前,可以在冰格里滴几滴蓝墨水,制成蓝色的冰块儿。蓝冰块儿在水里融化时能看到蓝墨水慢慢扩散开、变幻飘浮的样子。也可以做成不同颜色的冰块儿,放在水里,让孩子看到各种颜色的墨水互相交融的变化。

待冰块儿融化后,可以问问孩子,冰块儿到哪里去了?注意,要让孩子自己思考,不要急于给他答案。

石头

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形状、颜色的石头。如果身边有从事地质的专家,可以带孩子一起向专家请教石头的奥秘。有机会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奇石展览,体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平时收集起来的石头,可以洗干净,让孩子自由想象,随意拼搭或在上面画画儿。不要小瞧石头的吸引力,它可以让孩子心满意足地好好玩一阵子。

不到1岁的孩子尤其喜欢纸,不妨给他一些不同质地的废纸,让他尽情撕个够,还可以让他把纸揉团在一起,体验一下不同纸的质地和力度。

启发孩子将废纸揉团成一个大大的纸球,用胶带粘牢,再用胶带在墙上贴出一个大大的方框做球门,鼓励孩子对着墙壁将纸球踢进“球门”中。

把广告、杂志上的图片剪下来,自制成拼图。用剪刀把图片剪成4~8块(等孩子对拼图游戏熟练后,可以剪得更多更小一些)。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它需要孩子对图案有整体的记忆,也需要孩子对细节有细致的观察。

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尝试让其练习折纸,折出的形象与实物进行对比,让孩子联想比较。

米和面粉

米的玩法类似于沙,可以让孩子倒来倒去,也可以让他直接触摸,对米产生质感。可以让孩子观看米饭是怎样做成的,也可以带他到田间地头去看看水稻的播种、收割等,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可以将面和成面团,面团不起眼,却是环保、安全的启智“玩具”,让孩子洗净手后随意地在面板上搓、揉、敲、捏、握、挤等。玩面团时,孩子能够得到同时使用双手的机会,如做搓、揉等动作时,做敲、捏等动作时,可引导孩子交替使用双手。简单的面团,带来的乐趣和启智作用不可小觑。(不要把面弄脏,别浪费粮食。)

吸管

将吸管剪成小段,让孩子用细绳把吸管穿成一条“项链”。或将小纸环当成肉,穿在吸管上做成“羊肉串”,和孩子一起玩卖羊肉串的游戏。

还可以把吸管进行剪、拼、折等,做成各种有趣的动物形象,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小儿健康的门户 下一篇:“孩子掏耳朵、拉扯耳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