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监督中的问题及应对

时间:2022-06-02 03:17:02

招标监督中的问题及应对

摘 要:招投标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普遍采用的交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的工程、物资和服务更加透明和公平、公正,然而招投标过程中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涉及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招标监督正是通过对招投标过程的全程监控,达到规范管理行为、减少经营风险、监督和保护从事招标采购工作的高风险岗位人员的目的。同时作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为纪检监察系统培养了一批业务精通的招标监督专家队伍。本文对招标监督中的问题及应对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招标监督;问题;对策

一、招标采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1.前期和标书编制

一是规避公开招标。不按照规定公开招标,采取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或直接采购的方式购买物资或发包工程,有些单位为了逃避公开招标程序,常把标的进行拆分或肢解,从而达到规避公开招标的目的,实质是违背公开性这个基本前提,留下暗箱操作、违规操作的空间。二是标书编制不合理。招标文件中有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如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或合同履行关联度并不大;对特定行业业绩、奖项设立加分项等,这是国家颁布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明令不准许的行为。其行为是通过排斥掉大多数竞争者,达到圈定少数入围者的目的。个别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质、标的物描述和投标具体要求叙述不全、表述不清、逻辑不严,容易导致个别投标文件编制产生歧义,而知道内情的投标人在标书编制上就占有了明显优势。

2.投标阶段

一是假借资质参与投标。《招投标法》三十三条、《条例》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不得假借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参与竞标。但一些投标人因自身资格和条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为了参与竞标和中标,要么编造虚假事实、出具虚假资质文件蒙骗过关;要么寻借他人资质或以他人名义、劳动关系证明参与投标,骗取中标。二是投标人串通投标。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的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围绕招标文件和潜在标底,相互串通,暗中约定,恶意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形成围标,以达到中标目的,中标后再进行利益再分配,致使招标失败,招标方利益受到损失。三是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投标。招标人或者投标人出于各自或共同利益相互勾结,招标人提供购买标书人的信息,投标人私下串通全部或部分有投标意向的单位,达到控制投标价格的目的。

3.评标阶段

一是评标专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评标中,评标专家工作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排除恶意评分的情况,评价打分的科学性、专业性、合理性,准确把握标准和技术的能力,以及评标专家意见的独立性还要提高,个别明显出现实力强的国有大型专业公司没有一般小公司资质或技术得分高的情况。二是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和抽取制度不完善。专家库构成、数量、范围以及抽取原则上不规范。专家选聘范围相对狭小,符合专家条件和具有专家水平的人才相对缺乏,不能随机抽取专家,对招标组织者来说极为不利,有被少数几个专家“绑架”招标的可能。三是暗中泄露评标信息。评标过程是在封闭环境下展开,人员和评标信息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但由于条件限制,加上技术部分评标相对复杂,短时间内无法得出结论,导致评标过程中时间长,不能有效对人员进行隔离、封闭,出现泄漏评标信息的情况,严重干扰和影响到评标工作。

4.合同签订履行阶段

一是签订合同偷梁换柱。中标后,业主单位和中标人应在规定的30天时间内,按标书内容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环节,有调整内容的,有修改实质性条款的,更有甚者出现以转制、更名为原因变更合同签订方的情况。 二是中标单位违法转包违规分包工程。有的投标人中标后,自己不直接参与物资采购或工程建设管理,而是直接转包或违规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对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中标人要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中标项目,不得将中标项目转包给他人。《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三是合同履行,整个招标采购管理工作中,合同履行是关键,控制不好可能出现有违招标结果的情况。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把控不好,前面所有工作的付出都大打折扣。比如在贵金属合金含量的鉴定上,大宗材料数量验收上等,应该说对验收环节的后续监控又是合同履行的关键。

二、强化招标监督完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从事招标监督的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贯彻《招投标法》和《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推进招标采购监督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努力把招标采购工作建成“廉洁阳光工程”,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规范招标监督体制机制

建立规范的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纪检监察机构作为招标监督的常设监督机构,赋予招标监督部门和人员相应的职责和职权,建立凡是没有招标监督人员参与的招标活动其结果一律无效的否决机制,结合企业ERP建设,固化监督流程,纪检监察机构必须对每次招标监督发表意见,同意后流程才得以流转。健全的招标监督体制机制才能有效发挥企业招标监督的作用,最大程度保护国有企业的利益,保证人员的廉洁安全。

2. 强化突出问题的现场监督

现场监督是招标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开标现场、评标过程,到候选中标人推荐,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的疏忽。针对招标采购中容易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评标专家的范围和抽取问题、评标现场人员隔离和信息屏蔽问题、评标打分异常问题等,开展重点监督,努力消除开评标现场的监督盲点。要严禁商务组和技术组人员的接触,严格控制评标总分汇总和结果排序的环节,做好推荐中标候选人名单的保密工作,防止泄密干扰评标、定标工作。

3.全方位覆盖延伸场外监督

抓好招投标工作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正、信息的公开是关键,对于供需双方而言其结果体现在合同签订、履约上,在这方面问题不少,但归结起来核心问题就是利益,中标单位在合同签订上和实际履约上做文章,控制不好招投标工作的“三公”就流于形式了,我们提出延伸场外监督,就是纪检监察机构结合效能监察、专项监察、巡视检查等方式,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本、履约情况重点是质量数量期限等关键点进行核查。

4.着力提升监督员队伍素质

监督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招标监督员的管理培养,不断在实践中锻炼提升监督员素质。一要建立相对固定的招标监督队伍,坚持集中理论培训与现场“以老带新”、“以干代训”的培训模式,提高实战应变处置能力;二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组织招标监督员开展业务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晰法律责任和风险。三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编制《招标监督员实用工作手册》,促使招标监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依规行事,提高监督质量。四要逐步探索建立招标监督员工作业绩评价体系,建立招标监督专家队伍。

5.严肃查处招标举报投诉问题

招投标方面投诉举报历来占企业投诉举报比例最高,涉及的问题最复杂,危害也最大。在加大招标监督管理的同时,惩处手段也要发挥威慑和惩戒作用。主要从三个层面,一要查处内外勾结,恶意提高报价违规中标的行为,二要查处失职渎职,造成围标串标的行为,三要主要反映高度关注招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举报和问题投诉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做到举报投诉一件,严肃查处一件,并将核查有问题的投标人建议纳入黑名单管理,做好对招标突出问题和典型违法案例的分析通报,强化惩戒教育作用。

招标监督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招标源头、过程、实施的监督,不断从中查找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和防范的手段,对促使企业规范开展经营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使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了着力点,更好的融入企业中心工作。

参考文献

[1] 郭磊,陈德帅.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1(03).

[2] 赵惠.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3] 杜媛媛,佟丽艳.浅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4] 韩凌云.浅议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07).

[5] 杨勇,吴琼.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J].科技信息,2012(12).

[6] 祝景春.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2(03).

(作者单位: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浅谈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兼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下一篇:丁雪峰:从创业者到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