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的眼光解读科学小品文的价值

时间:2022-06-02 02:38:50

用语文的眼光解读科学小品文的价值

科学小品文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科学小品文教学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语言形式与表达方法的和谐统一。很多教师误以为教学科学小品文的目的是给学生以科学知识,因此常常把科学小品文上成科学课或是常识课。教师以填鸭的方式讲科学知识,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还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所以,我们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科要求,以“语文”的方式来统领语文和科学的关系。

一、识字,打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脉络

科学小品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同时更是识字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师一定要站稳“语文”的脚跟,以语文的眼光来教科学小品文,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达成识字的任务。

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是一篇优秀的科学短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给人类造成的利弊影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课的第4自然段出现了9个生字,包括“灌溉”“冲毁”“灾害”等专业术语,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首先要解决生字词这一关。教师在教学中,将生字卡片巧妙地与水娃娃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词卡正面是生字词,背面是水娃娃不同的形态。“只要读正确,水娃娃就会为你变个模样呢。”这样的教法,孩子们觉得亲切,读起来自然也有劲。读对了,水娃娃就变成了“雨点”;又读正确了,水娃娃就变成了“雪花”……在这样的读与变化中,加上教师的贴图板画,学生亲历了水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有关水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读正确了生字词,可谓一举两得。

二、析词,品味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精准

小学低段的科学小品文,大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这类课文在语言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选词考究,表意准确。教学中,可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阅读、品析,感悟讲述的客观性,领悟文章用词的精妙。

教学中,在学生了解了“严寒说”后,教师提出质疑:“在整个地球都那么严寒的情况下,有没有几只或者哪怕一只恐龙能幸免下来呢?”这一质疑使得学生的思考更深入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来寻找答案,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这些科学事实,推断出没有一只恐龙可以存活下来。还有的学生找到了“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消失了”这个句子,说:“如果还有几只恐龙活下来,就不能说是消失,所以肯定是全部都死了。”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科学知识,来判断恐龙真的在世界上消失了,教师肯定了学生能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并且点拨道:“‘严寒说’这种说法猜测由于地球上各个地方的天气都非常的严寒,恐龙这个种族全体消失、死亡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灭绝’。”看来,通过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灭绝”的含义。科学小品文的解析,要以语言学习为主,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学习为辅。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学生领悟恐龙家族全体灭绝的科学事实,把握语文学习的根本,也突出了科普类课文的特点。

科学小品文不同于其他文章,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来修饰文章,科学小品文的用词比较准确。在上这类课文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知识性,那么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削弱甚至是缺失。如何让学生感受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呢?上面片段中,教师请学生以书中已知的知识来鉴别恐龙究竟是“死亡”还是“灭绝”,在比较鉴赏中,学生感受到了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点――准确性。

三、细读,咀嚼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

教材中的科普类课文一般都会通过细致的叙述、生动的语言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常识形象化。在这类科普类小文中,我们依然能带领着学生徜徉在生动的语言中,品读语言的精妙。

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中的第三自然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段话写得非常有诗意,又很美。而这其中,其实透露着水在不同水域中是有不同状态的科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先请学生找找平常“我”在哪些地方活动,再请学生找找在这些不同的地方,“我”都做些什么,把表示动作的词语圈出来。“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这几个动词表现出了水的活跃程度随着水域的增大而越来越大,很贴切,很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把这几个词语依次写在黑板上,首先请学生看着老师的动作来感受这一组词有什么规律。教师做出“静静地睡觉”“悠闲地散步”“快步地奔跑”“旋转地跳舞”“高声地歌唱”等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这些词语一个比一个活跃、一个比一个热闹的规律,教师表扬学生,并且请学生自己做做动作,用朗读表现出不同词语所表达的状态。随即,教师提问学生,能否打乱顺序,变成“在池子里跳舞”或者“在江河里睡觉”?通过同桌互相讨论,得出不能相互调换的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在细读中悟出水在不同水域存在不同性状、不同形态的科学知识。把朗读和水的不同性状、形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读中感悟了科学,以科学知识辅助了朗读;同时,学生在朗读中也体会到了科学小品文中语言的生动。

四、梳理,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条理

科学小品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科学小品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培养学生说话、写文章的条理性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让探究成为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 下一篇:如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