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6-01 07:47:52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在政治课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政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更加关注学生,贴近学生。但从整体看政治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政治素质的羸弱,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相协调。政治课越来越难上,学生觉得政治课越来越没趣。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怎么了?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学习的不努力,我认为搞好政治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让学生为考试去死记硬背书本上枯燥的理论,问题的关键是政治课教师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因此,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政治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为这年龄阶段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意识还很淡薄,这需要老师的因循善导来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动机。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同时,我认为中学的政治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去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活动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标的“对话”的实质是平等、民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指狭隘的语言对话,而且是双方的彼此尊重,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共同分享,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建构关系,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种对话中,就把别人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变为自己的思想。

二、关注政治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性

情感是政治教学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政治的思想感情,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因此,政治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这其中的情感性又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最根本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作为政治教师,在传递知识信息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首先要构建平等平台。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和谐气氛,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放开师道尊严,做一个能够沟通师生情感的“交流型”教师。教师要尽其可能地在学习、思想、身体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处处想着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往往还会因人及“科”,迸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

其次是要尊重差异性。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为政治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性的内容又是多维的,会在不同的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反映,正如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因为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形成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影响对其一生都有作用。因此,政治教学更应该强调个性解读,尊重学生作为主体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激发创新能力。

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总是与个人需要和追求直接联系的。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政治是自己的需要与追求,就会对学习政治产生内在动机。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三、关注政治教学中的现实性,体验感悟生活

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这让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无奈。政治教学唯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理解是依赖于个人经验的。

四、实现自我,创造放飞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是问题,智慧难以直接教授,但可以训练思维的流程、训练方法,如初三政治在学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情况,并把它制成表格,汇总学生的表格,要求学生对所调查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学生为自己能提出许多高质量的问题而感到自豪。学生在做中学,在问中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练习的设计 下一篇:怎样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