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展现生命气韵

时间:2022-06-01 06:24:33

自然展现生命气韵

我久有所感:有才有识者无论他居于何种领域,从事何种职业,只要励志奋进,都会熠熠闪光的。最近,读了张俊锐散文随笔集《灵舞之空》,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点。俊锐是一位典型的机关工作者,日常忙于行政事务,只能在业余时间运笔于文学写作。但并未因此而减弱他文思的锋锐,暗淡应有的灵感火花;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说,宏观信息之多反而有助于视野的开阔,对时代精神的深悟也无疑利于作品思想的准确把握。因此,他的散文随笔,大都为有强烈感受不吐不快的“真文”;有的是经过深挚思考而角度独特的性灵之文;还有的是叙事、抒情颇具感染力而又富有文采的美文……作者兼具思、理、情、事、文诸多方面的水平和功力,绝无板滞、枯燥与平俗乏味之虞。

该书取名为《灵舞之空》,不论是心灵火花的迸发还是思想和文采的翩舞,内在的风骨都来自于正气。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对于山川的情愫,乃至于对友情的执著,人生历程中的浪花,都表现出一种极其负责的态度。那纯情的感念,那对是非曲直毫不含糊的评判,那对生命底蕴的可贵探索,那难以更移的“平民意识”,都植根于我们民族固有的丰厚文化底蕴,无可抑制地伸张着人间最美好的正气。这种正气,显然是不受时光的冲击而褪色,也不因空间的转移而减损其应有的价值,也不致因为意识的价值倾斜和扭曲而失去它长久的光彩。

俊锐在把握他所表达的思想和表现的物象时,难得的是那种因情因事制宜的笔锋和手法。他浩瀚时激情难却一泻而下如山间水势,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他细腻处也不乏剥茧抽丝的笔致,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前者如他的一些小品短章,虽是随笔剖白,却也很带感情。这便有别于一般的随笔文章,而是随笔与抒情小品的自然融合;后者如他的一些追忆性文字,那些信手拈来的典型细节读来十分真实,有清晰的可视性和凸显的可感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精彩独到的细节便不构成为真正的文学。我总觉得,一个有出息的散文作家需要多种笔墨,才不致有单调乏味之嫌。当然,万变不离其宗,作家的固有气质是不易改变的。

在“文化散文”兴盛于时的氛围中,任何散文作家的笔下都不可能无“文化”。俊锐的散文随笔作品中自然也有此一脉。譬如他对历史遗存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分解等等,都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但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它决非在跟风,更不是为附庸时尚而为之。他同样是因情触发,因事而为文。他有他自己的眼睛,而耻于拾人牙慧;他有他自己的头脑,固本的坚持与独立的发见融合得相当协调。他对秦兵马俑,对西夏王陵如此,就是对近世曾经红火过而由于气候的变迁相对冷落的大寨等,也能以冷静的头脑、辩证的审视而得出令人信服的认知。这些显然都有别于那种为“文化”而“文化”,那种脱离实际故作架势的炫嚣文学。这是一种健康的为文之道,也是一种不标明“文化”而自有文化的“真人”之文。

《灵舞之空》的语言文字绝不陈旧,但又不是那种随俗的“新潮”;它显然也很有时代感,但又不是“网上文字”的生吞活剥;它平中见奇,刚柔相济,寓锐刺于朴叙之中,使瑰丽时溢于言表,可以作者《仰望延安》一 文中两句有代表性的话语形容:“淅淅沥沥的雨水将植被滋润得分外水灵,大地的气韵悠然散布出天然风光”。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切描述,也是对作者语言风格的鲜明概括。

上一篇:寻找与突围――赵本夫长篇小说《无土时代》 下一篇:《历代名画记》评介(连载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