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为何成为职业学校的“隐痛”

时间:2022-06-01 11:38:12

工学结合为何成为职业学校的“隐痛”

摘 要: 本文论述了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性,探讨了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探索了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双赢”是校企实施工学结合的基础,也是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工学结合 运行机制 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指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和在学习环境中工作,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一)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教职成[2010]9号《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的功能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1.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虽有这些年来的课程改革,但课程建设尚不够深入,课程体系还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2.是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大多为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分配或由文化课教师改行,专业功底不足,又无企业实践背景。尽管学校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等,使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教师专业开发和专业实践能力还显不足。

3.是强化实训基地功能的需要。就现状而言,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重视下,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训基地仍以满足学生的考工定级为主要任务,在功能上未能真正实现融“教学、生产、培训、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为一体。

4.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现代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长期以来以学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学生缺乏对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的基本了解,容易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或者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不吻合。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不能支撑其在就业岗位上快速的顶岗工作,造成实际就业困难。

5.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单一的以学校为主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缺乏感受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机会,对企业的管理文化没有认同感,进入企业后不能及时融入企业,同时学生缺乏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能力的训练,学生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与质量的要求。

二、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模式

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有:订单培养式、项目驱动式、工学交替式、引企入校式、顶岗实习式、校企融合式等六种。

(一)订单培养式

“订单培养式”是指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职业院校和企业按照订单协议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又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因此,这种模式也备受肯定。

(二)项目驱动式

“项目驱动式”是指校企双方通过具体的项目作为媒介进行合作,来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这种模式的难点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因此适用范围不广。

(三)工学交替式

“工学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分段交替进行,一段时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段时期到企业实践。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项目化教学、半工半读、订单式等培养形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受到对员工技术要求不高并且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欢迎,比较适合如部分与机械制造业、电于产品制造业有关的专业。

(四)引企入校式

“引企入校式”是指学校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市场需求,与所开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或生产车间。该模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

(五)顶岗实习式

“顶岗实习式”是指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采取和用人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本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教育、技能指导及考核上岗工作。

(六)校企融合式

“校企融合式”是指通过将企业的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专业部融为一体,采用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成立培训学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

三、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学校基础能力不足

首先,课程开发和设计存在漂移现象。工学结合课程涉及“工”与“学”两个方面,因此二者的结合,必然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与共同努力。课程的设计者往往只是学校的教师,企业的参与度不够,这就造成开发出的课程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不吻合,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其次,师资队伍薄弱。一线教师中存在着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展要求的现象。因此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能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的就更少。再次,实训基地缺乏活力。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力度还不够,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强硬的基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主要还只是靠自己出资建设实训基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项目建设对企业缺乏吸引力,以及国家政策对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引导力不足。这就进一步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经费受限、资源短缺、缺乏活力,再加上缺少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因此,实训基地建设仅靠学校的力量根本难成气候。这样建设起来的实训基地,没有将车间、教室合一,不能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实训的作品不是企业的产品,没有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验,也就不能培养出上岗后能立即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学生。最后,学生的心理准备不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学生到企业,在企业真实的环境里,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生从原来的校园生活突然踏入社会,轻松自由的校园氛围一下子让位给紧张繁重的工作,加上枯燥的作业环境及对顶岗工作的角色定位不准,书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之间还存在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使学生产生消极、倦怠、失落、焦虑,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困惑。

(二)企业缺乏积极性

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热情高,而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意识不强。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认识上偏差。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与企业本身关系不太,企业只负责人才的选择与考评,以及与院校建立业务性质的关系。其次,利益上考虑。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得互补性的战略资源很少,企业着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希望从产学合作中获得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导致企业在落实该项环节时,为了某种原因把学生安排到不合适的岗位或从事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工作,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三)政府部门的配合与参与缺失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校企合作,它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参与才能完成。目前,我国政府既没有出台有关的政策法规来规定相关部门承担工学结合的法律义务,又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鼓励相关部门参与校企合作,迫使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其合作基础并非是稳定的法律关系,而是以双方的信用关系与人脉资源为基础的。因此,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在洽谈合作协议时,往往被边以牺牲学校与学生的利益为代价,达成一些无奈的合作条款,难免违背了工学结合的初衷,出现了“工而不学、工此学彼”等貌合神离的合作形式,达不到合作育人的预期效果。

四、探索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首先,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情况的实际调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的现状,找准工学结合运行状态不佳的“症结”和“瓶颈”。其次,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维度进一步厘清工学结合的基本学理。再次,分析经济、产业、行业企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工学结合内外部环境对工学结合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对策设计。最后,以“双线链接,互为支撑”为基础,探索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模式。最后,以全视角观察工学结合的社会动因,探索和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五、结语

工学结合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想解决却总是解决不好的“隐痛”,学校追求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但只要学校找到校企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双赢”也并非不可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工学结合方面就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坚信,“双赢”是校企实施工学结合的基础,也是最佳结合点,只要校企双方“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工学结合就一定会使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肖秋莲.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机制缺失及完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

[3]陈红.近年来我国高职工学结合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0(3).

[4]徐国庆著.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赵迪芳.中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3).

上一篇:“和谐观”指导下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 下一篇:MAX女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