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简析

时间:2022-06-01 06:52:54

路桥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简析

【摘要】路桥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网的枢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要求等级高、建设难度系数比较大、施工工艺更是非常复杂。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是建设者们需要解决和研究的。文章通过对路桥施工技术现状的分析,阐述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力图于为公路桥梁工程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现状;问题;措施

1、前言

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运输形势,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压力,更好发展国民经济,道路桥梁的建设就成为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但是因为地势、地质等环境因素给路桥的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面对我国路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路桥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技术成为路桥建设者研究的重点。

2、施工技术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面临的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还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国际建筑承包商,原有的地区和行业保护被彻底打破,承揽任务越来越艰难。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竞争手段、竞争方式和意识多样化,市场开发成本增加,风险增大,给我们参与竞争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困难。在此施工技术面临的主客观状况无不在施工项目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进度,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施工,只注重赶进度,忽略了内部管理制度及施工技术。造成各项费用指标超支,未能将生产和管理结合起来;在施工环境恶劣,为了便于施工,现场投入了大量资金搭建可供大型车辆通行的便道,但由于技术不注重导致项目巨亏。在征地拆迁方面,如使工地处于停工状态,会大大影响当地居民干扰及征地拆迁影响,导致项目亏损等等。所以不能追求进度忽略施工技术。

3、路桥施工技术的不足

(1)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佳 从调查结果表明,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存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深度,软土的物理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此外,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主要在于如何做好软基路堤沉降防治等路桥顺接构造物的设计。(2)路床碾压不到位,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因为压实度不够的路床,如果在上面直接进行路面铺筑施工,就会使路面的稳定性、平整度、牢固性大大降低。一旦经过雨水的渗透浸泡,就会软化路基和路床,降低路面的稳定性,出现非均匀性的沉降,降低路面的平整度。(3)道桥排水管道排水出现问题。一是由于排水管道材料的质量较差,经过碾压后容易出现裂缝。局部混凝土容易出现松散的问题,检查井的施工控制不到位,质量较差,其井壁与路面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渗漏,其抗渗能力较差,渗水会软化路基及路面。二是排水设施的设计不合理,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例如排水管道、雨水井等设置不合理,导致压实不到位,在雨水井与路面连接缝的地方出现塌落,也容易引发跳车现象。(4)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从目前来看,台背路堤填土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作为填料,不考虑防水和排水设施,通常,对桥台处于长期浸水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而其他桥台路段,只在锥坡范围设置浆砌片石护坡,台背设置防格网草护坡或草皮护坡,但是,从道路改建、水毁和收尾工程侦查过程发现,许多桥头路堤沉降较严重的地方,长伴随锥坡和护坡水毁,分析其原因,雨水对路堤的冲刷和侵蚀防格网草防护等路堤边坡防护措施未能起到保护路基免受雨水侵害的作用,所以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及台背防水和排水设施的不适当,促使台背填土流失,路基强度降低,在行驶车辆长期作用下,过渡段填土塑性变形,诱发桥头路堤不均匀沉降,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4、提高路桥施工技术的措施

(1)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影响路桥施工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a.要讲究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b.编制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没做到设计优化,除了在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还要左后检查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利于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陆地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使用同样压实能量的压实机械把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分层填筑时,每层松铺厚度必须控制在15cm内,并在台背墙上划上记号,以保证厚度的均匀性,方便施工人员检查。在路堤和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碾压,使用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可改用小型振动机充分压实。(2)路床整修碾压问题的应对措施。在处理路床整修碾压问题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按照路床施工要求,严格控制路床的横坡与标高,确保土基的平整度与相关规范标准相符;二是注意路床施工之前的防水、排水、截水工作,预防因挖、填方时导致积水现象的出现,并确保每一施工层随着施工的进展排出相对应的水量;三是严格检查路床结构的密实性能,严格控制压实度,掌握其最佳的含水量并及时有效的碾压。在压实土碾压过程中,应坚持从高到底、从慢到快、从轻到重的原则,尽可能地确保路床碾压的密实度和平整度。(3)排水管道渗水问题的应对措施。在处理排水管道渗水问题时,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排水管道的管材必须经过质检部门检验并提供诸如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单、产品质量合格单等质量、性能合格证书,并在安装之前对其进行逐一检查,若发现问题则应及时处理和修复且达到相关性能指标之后方能使用,对于没有修复价值的,应做报废处理; 二是认真遴选接口填料, 并严格按照试验的配合比确定其比例,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接口缝的内部必须干净,如果是水泥之类的接口填料,还应对其预先进行湿润,如果是油性接口填料, 则应将其预先干燥之后再进行冷底子油的涂刷,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进行施工;三是确保检查井所砌筑的砂浆必须饱满且无勾缝遗漏,待抹面时应及时的压光收浆和养护,如遇到地下水,麻面与沟缝必须随着砌筑一道完成;四是当管外表面与检查井相连接时,应将其湿润之后再涂刷一层均匀的水泥原浆,且在座浆之后及时做好内外的抹面工作,严防排水管道发生渗漏。(4)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关系。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最为过渡段路堤的填料。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死取材不仅经济。而且或渗水性较好的材料。这样材料具有良好的结配水稳定性和压实特性。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加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

5、结 语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重要工程。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工艺的相关要求,执行质量控制的相关策略,加强各个方面技术,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施工技术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控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控措施。不断的更新创新施工技术,才能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上一篇:浅析建筑设计中功能和形式的关系 下一篇:火力发电厂土建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