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2-10-17 06:35:29

浅析施工精细化管理

随着建筑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具备竞争优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施工企业之间的各项竞争也愈发激烈,低价中标已成为施工企业无法回避的竞争手段。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甚至是在提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各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这样就导致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成了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施工企业应该看到,精细化管理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它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谋求基业常青的必然选择。

一、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定义

施工精细化管理就是指在项目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通过不同管理手段和管理动作进行的精细化管理,其旨在通过详细的策划和计划,通过每日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加大施工过程的管理广度和深度,从而取得相对应的管理效益。

施工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计划、重策划、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落实,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精细不仅要注意细节,而且要做好、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追求卓越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生活习惯。

施工精细化管理是由一项项的标准化管理动作组成的,但仅有标准化管理动作是不行的,它要形成一个体系,要将这些动作有机的串联起来,明确其实施的具体要求,如事前准备阶段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深度,要有什么成果;事中实施阶段要做什么动作,怎么做,如何PDCA循环,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事后总结阶段要做什么动作,要有怎样的总结,形成什么样的总结报告,归纳出的施工节点如何归档,要如何去影响下一个项目。

二、国内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已有企业开始着手精细化管理的试点,但由于其积累时间尚浅,其深度、广度都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具体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

1、图纸深化设计能力较弱

无法全面推行精细化的施工图纸,施工图设计深度无法达到完整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2、统筹策划、计划能力较弱

在前期的计划、策划方面的细致和适用性上无法达到国外水平,计划和策划往往不能落地,缺乏指导性;

3、缺少先进的建造技术

目前国内的建造技术还处在较为的原始的手工作业阶段,建筑构件化、装配化、工厂化率基本为零,落后的建造技术加大了精细化管理的难度,增加了管理上的不确定性;

4、配套产业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对精细化管理形成一定的阻碍

如商品混凝土行业,其自身的原材料组织统筹能力较差,项目现场经常发生混凝土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影响施工计划的严格执行;

5、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较

施工管理人员能力较弱,无法支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实践;

6、缺乏相对应的产业工人

工人的技术能力薄弱,对规范、技术要求的掌握很低,不能清晰的知道质量要求,进而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三、推进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国内施工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具体措施:

1、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业化、产业化、装配式的设计建造模式;

工业化、产业化、装配式的设计建造模式能够彻底的解决传统手工建造模式所带来的质量不稳定、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但工业化、产业化、装配式的建造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转变的。这涉及到设计、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各个产业。面对巨大的差距,我们只能采用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的方式。

譬如目前开展最前沿的装配式住宅,日本已经发展到PC构件100%参与受力,梁、柱、板、外墙体系全部PC化的程度。目前国内无论是技术规范还是制造、安装能力均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只有采用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2、逐步提高施工企业的图纸深化设计等技术能力

将图纸方面精细化做到极致的前提就是施工企业具有非常完备的图纸深化能力,其深化的图纸便于现场施工,施工节点完整详细,能够保证使用功能。目前国内的施工企业和设计院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故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措施进行提升:

第一阶段,收集现场经常发生的错误,整理成案例集和设计标准,在后期的设计中严格规避;

第二阶段,收集便于施工且能够保证质量的施工节点做法,建立企业自己的施工节点标准图库;

第三阶段,制定施工图深化标准和读图指南,对深化程度进行规定,避免无据可依情况的发生,统一绘图方法;

第四阶段,建立管线综合、空间综合制度,将各专业图纸进行汇总,提升施工企业和设计院通盘考虑的能力;

第五阶段,制定完善的施工图图审制度和控制要点,对深化完成的图纸在功能性、施工便利性、成本控制、观感效果等方面进行控制,最终完善整个图纸精细化管理体系。

3、增加先进管理模式的使用

国内传统的DBB管理模式,其材料供应方、施工企业、设计院统一由业主方整合,施工企业、设计院、材料供应商均需要由业主方进行整合,导致施工现场的要求和问题无法第一时间传递到设计院、供应商等处,从而造成了管理效率的降低和管理力度的减弱。在后续的管理模式的选择中,我们应当优先选择CM、EPC、DM等模式,这些管理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开发商整合资源时带来的管理效率的降低和管理力度的减弱的问题,提升管理效率。

4、出台对建筑工业化有实质性支持的政策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对建筑产业化的实质性扶植和激励政策不足的情况,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措施进行提升:考虑到建筑工业化在目前的施工成本必然是增加的这一事实,为鼓励开发企业推进建筑工业化,建议出台如北京、上海的激励政策(基于建筑面积、容积率奖励),建议出台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如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住宅,其规费取费比率有一定的减免等),建议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如绿色建筑每平方米补贴费用)。

5、出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法理层面对精细化管理中的安全、质量等内容进行规定,如安全管理动作法规化、图纸出图标准规范化、精细化验收方式规范化、施工资料精细化、档案馆存档资料精细化,开发企业过程监管资料精细化等。从设计、交底、验收、归档等各方面对精细化管理做出要求,迫使施工企业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

6、加强教育,提升工人技能水平

目前农民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其对施工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的掌握很低,基本还处在“在干中学”、“师傅带徒弟”的阶段。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政府、施工企业都应当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工作,让其施工有依据有标准有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精细化管理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生态环境,目前国内的整个建筑行业、工人素质及配套产业尚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行业整体的合约精神、认真做事的态度、工人的自身素质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进行推行,努力建立一个适应国内环境的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

上一篇:析市政工程管理有效措施 下一篇:有效实施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