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心理预期与经济政策综述

时间:2022-06-01 04:03:23

居民心理预期与经济政策综述

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因素

心理预期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其形成受居民的个人行为偏好、社会文化与习俗、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既是政府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的调整措施,又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长远目标的战略向导。因而居民依据对宏观经济形势及社会保障性政策实施的判断及预测形成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心理预期,进而支配自己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一)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一般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阶段时,居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报有乐观的心理预期,相反,经济处在萧条或衰退阶段,居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预期就会趋于悲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就业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同时,居民也通过对未来经济政策预期的乐观与悲观程度影响着自身的心理预期。因此,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但政府在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来自外部冲击的时候,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易出现不连续性和波动性,也会为居民的心理预期增加不确定性因素。(二)收入水平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还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都意在说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的消费信心(或情绪)主要是消费者对其家庭现期收入水平及预期未来收入水平的反映。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将愿意增加消费支出,相反,如果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就会减少消费支出,同时消费者也会对一项影响收入增加的政策进行判断是暂时性收入增加还是永久性收入增加进而调整各期的消费量。尤其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均匀一生的消费,在消费和储蓄行为之间做出选择。居民在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因而未来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因素形成其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期,进而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就业形势不乐观,将加大居民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预期,居民以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抵御不稳定的就业形势所带来收入不稳定的风险。(三)支出水平我国居民出于对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考虑,对未来支出表现出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主要来自对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以及养老等一系列与国家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顾虑。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居民,虽然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在逐步进行,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对医疗领域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仍然过低,只有1%-2%,低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投入占GDP的4%的建议;我国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随着住房市场化的发展,居民购房的首付款及月供还款的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和居民总收入的比例迅速提升;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近些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与此相对应的保险、医疗、赡养等涉及到老年人服务业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因此,为应对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可能不断加大未来支出的心理预期,使得居民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

居民对宏观经济政策心理预期的量化分析

对应于每一问题设有肯定的、否定的和中性的三个答案,供消费者选择。进而通过消费者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测算出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最终测算结果以百分点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消费者信心较足,100以下为消费者信心不足。以下表1和表2从数据上给出了我国2008年-2011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情况〔2〕。1.2008年-2009年CCI走势分析。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瞬间波及全球,经济的衰退影响着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动,从表1中可看到,自2008年8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2008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3,为2007年以来首次跌破90,这种消费者信心不足一直持续到2009年10月,在此期间2009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最低值86.0,由图1可观察到该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趋势较明显。从2009年7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回升,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首次上升到100以上。CCI指数的变动趋势对应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危机之初,国家采取4万亿的财政投资计划和降低利率放宽信贷的政策组合来应对此次危机以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目标。2008年12月在此前投入的基础上突出了调整结构,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行结构性减税、十大产业振兴计划。2009年3月国家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其中4万亿的投资救市计划更加关注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了节能减排,危机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良好的稳定经济的作用,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的经济率先出现了回暖。2.2010年-2012年年初的CCI走势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受外部环境改变、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由图1可见,2010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时有起伏,但整体走势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强,消费者信心较足。2010年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最高值108.5。但由于流动性过剩、成本推进和输入性通胀因素使得2010年以来,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上涨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全年CPI上涨3.3%,通胀压力也加重了消费者的顾虑。由2010年7月开始到2011年2月CCI指数逐月回落。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由应对危机时的“宽松”转向“稳健”体现了我国“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2012年年初,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消费者对经济的前景持有乐观心态,三个指数都有明显的回升,表明消费者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信心。

居民心理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居民主观经济行为与客观经济政策的推行存在错位与时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旨在熨平经济波动,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和运行的宏观经济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通过建立IS-LM模型来分析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政策效果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斜率,另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移动幅度。经济衰退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由于居民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使得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相反,经济繁荣时期,抑制经济过热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也可能由于居民普遍乐观的心理预期,导致IS或LM曲线向左移动的幅度同样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最终使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居民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在前,经济政策的推行在后,而且经济政策作用一般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形势与居民的心理预期可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导致经济政策效果无效。(二)居民对经济政策信息的获取以及判断缺乏合理性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源于经济主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其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也都受到局限,我们不得不放下“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在传导过程中会由于所接收外部信息的失真或对外部信息的真伪缺乏辨别力,使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信息相背离,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将缺乏合理性〔3〕。悲观以及乐观预期的放大或缩小都可能在经济政策的执行上发生很大的偏差,在过热的经济形势下,过度乐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达到过度的繁荣,产生泡沫经济;反之,在经济形势的低迷时期,过分悲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的低迷期延长,以至于达到更严重的萧条。综上,居民的心理预期和基于预期的经济行为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将影响政策的实施及其政策效果的发挥,因此,国家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心理预期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稳定居民心理预期提升经济政策效果

居民的心理预期(乐观或悲观的情绪)通过对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导来影响经济运行及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而经济政策同时也影响着居民心理预期的形成。因此,为使居民的心理预期朝着经济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政府在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预期,通过适当地加强心理预期的调节与引导,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到心理预期之前,使经济政策指导心理预期的形成,减少居民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判断,并利用心理预期稳定宏观经济形势,而不是任由心理预期的波动来加剧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使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更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宏观经济政策作用于整个社会、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是在国民经济运行实施监测和预警的基础上,对偏离正常运行轨迹的经济态势和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基于分割市场理论模型①,如果中央银行可能以一种不可测的方法改变货币供给,结果使实际变量发生波动。然而这种非系统的货币变化只会为经济主体作决策的环境增添不确定性,结果将是无效率的〔5〕。因此,我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尽量避免经济政策的较大波动,在既定的政策目标下,尽可能地通过坚持信息公开和增强政策透明度来保持调控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减少居民心理上对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预期,有效地稳定并正确地引导居民对未来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以促进国民经济良性的发展。(二)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中低收入者仍占绝大多数,因此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和支付,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重点扶持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因此,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来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使居民在乐观的心理预期指导下进行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三)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政策倾斜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减轻居民对于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问题的心理负担,让全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居民对未来悲观的心理预期。首先,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改革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降低个人付费的比例;其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住房困难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再次,加大对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最终,扩大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让市民、农民共享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

作者:张虹 王波 单位:辽宁大学

上一篇:经济发展的范式及演进概述 下一篇:谈农牧场建设对生态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