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文本细读

时间:2022-06-01 12:18:20

《谈生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文体类型都为散文,内容都相对艰深,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然而《谈生命》作为一篇著名作家的经典散文,既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又可以视为散文写作的范本,无论是语言特色还是文思哲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文本细读。

一、结合文本了解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平易清丽、委婉含蓄。

1.音韵和谐,清丽动人

多处使用叠音词,如“滚滚、细细、静静、低低、轻轻、幽幽、蓬蓬”等,造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同时叠音词还能表现亲切、爱怜的情感,表达深切的情意,勾画出清纯可爱、生动活泼的画面,表现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可爱的形象。这使得文章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既能表现节奏的快慢,又能反应情绪的高低起伏。如“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显得宁静淡然、愉悦闲适;而“幽幽”则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因此,冰心的散文不仅能看,而且能诵,读来音韵自然,生动活泼。

本文的教学宜在朗诵中推进,让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感受冰心语言的音韵、用词的巧妙和情感的变化。

2.用语典雅,意蕴丰富

常常巧妙化用古典诗词入文,如“一江春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斜阳芳草”(“斜阳芳草看易晚”“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夹岸”(“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杜鹃啼血”(“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这些词语多已成为意象,使得文章用字凝练,且意蕴丰富――“斜阳芳草”营造淡淡甜蜜温馨的氛围,“杜鹃啼血”点明人生中的苦痛哀愁。这些词语代表了人生不同阶段里的不同情感和生命体验,只有先理解了词语,才有可能读懂文章的内涵。

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化用诗句或用典的词句,有困难时再由教师补充原诗词句。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准备,课堂上交流分享自己积累的诗句,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诗句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理解关键句,把握主旨

1.“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读懂文章的关键在于分析矛盾点,那些让学生产生疑惑的句子、看似矛盾的句子,常常是分析文本的突破口。上面这个句子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质疑的,它看似与上文“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矛盾,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会发现此处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矛盾,是一处不可缺少的妙笔。上文中一系列的“再”代表的是对已逝生命的美好祝愿,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含有佛教轮回思想。“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则是回到自身,回到这一世,“不敢说”“不敢信”未知中的“下一世”,所以才更加珍惜此生――这来之不易、很可能仅有一次的生命。这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的体现,这才能引出文末对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的辩证理解,也更符合文章的主旨――冷静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悲欢,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热爱生命。

2.“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生命在于经历。有足够多的体验,特别是足够多的痛苦体验,才更能体会人间疾苦,看清人世百态,才能胸襟宽广、海纳百川,让生命变得丰富,增加生命的厚度。

分析这一句话,不能空谈大道理,可以适当结合文坛上的历史人物,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譬如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前只是一个整日饮酒作艳词的淫佚骄奢之帝王,“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不思治理朝政,但求感官娱乐。然而亡国之后的李煜,被赵匡义软禁宋朝宫廷之中,领略了从繁华到幻灭的过程,他就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开创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样“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大境界。

苏轼四十三岁经历“乌台诗案”,由“苏轼”蜕变为“坡”,成为一个具有大智慧、豁达包容的人。他学会了与历史对话,放下包袱,放下曾经的满腹牢骚,才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气势雄浑的千古佳词,才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样参透生命无常,却仍能满怀希望的词境。

因此,人生重在经历。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不可避免,亦不可缺少。《红楼梦》整部书都在揭示“人生如梦”,开篇几章中跛足道人、癞头和尚和警幻仙姑所吟唱或展示出的歌谣、判词,都是对金陵十二钗结局的隐喻和暗示,但是书中人物自己不明了,作为读者的我们在初读之时也是一头雾水,只有随着故事的发展,看到最后才清楚个中究竟,就像人生的道理,只有亲身经历了,方觉醍醐灌顶。又如曹雪芹自身,若不经历年少时的歌舞升平,青年时的家道中落,中年后的贫病交加,怎能悟出一切皆“好”“了”,呕心沥血为世人献上一部《石头记》呢?

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命中的“云翳”也是上天降下的福祉,足够多的苦痛,才能成就一个非凡的生命,在人生的黄昏绽放绚烂的光彩,也不枉这一世的辛苦遭逢了。

语文课堂是亲近文本的课堂,运用读、问、品、析,积累了字词,体味了情感,把握了主旨,引发了共鸣,才有可能酝酿出香醇的“语文味”。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第48中学)

上一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老师做起 下一篇:新课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