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发展策略

时间:2022-05-31 08:13:58

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和发展策略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其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大力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税收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税务信息化;发展策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18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当前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税务信息化方面的软件和硬件投入,使我国税务信息化工作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但是在税务信息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税务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税务信息化的特征及主要构成入手,探讨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1 当前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税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的税务信息化进程不统一,主要是由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从而导致了税务信息系统在西部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推广和应用相对较晚。另一方面,从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来看,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已经实现了税务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系统及操作技术也日趋娴熟。但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设备更新换代难度较大,由此加剧了税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1.2 税务信息化建设力量分散

税务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直接造成了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力量分布不均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发达地区的税务信息化技术队伍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及软件维护等能力,但落后地区的高素质税务信息化管理人才及系统监管和维护人才相对缺乏。这导致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力量分散,影响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进度。

1.3 组织规划与整体部署不统一

由于对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及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的差异,产生了各级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都存在差异的现象,从而导致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步调不一致。另外,由于国税和地税的税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对接,导致了税收信息数据库的重复性和杂乱性。

2 税务信息化的特征及主要构成

2.1 税务信息化的特征

税务信息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与税务征收管理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税务信息化是与征管工作实践相结合且贯穿于征管工作全过程的。其次,税务信息化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控制与监督,并通过对税务信息的采集、分析与监控,建立起本级税务机关、纳税人及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基本监督关系。

2.2 税务信息化的主要构成

2.2.1 税务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的建设是税务信息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对税务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通信平台。信息网络的建设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税务系统内部与工商、财政、国库、银行等部门之间的网络连通及涉税信息的共享,其次是税务系统内部与互联网络之间的社会经济信息共享。

2.2.2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税收业务管理系统、税收行政管理系统、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及决策支持管理应用系统组成,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同时也便于对行政管理和税务执法的有效监控。

2.2.3 税务信息人才培养与开发

主要是培养税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信息人才,人才培养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在自我提升意识下快速掌握现代信息知识而形成的自学型人才;第二,在对税务干部进行信息知识普及和培训基础上产生的应用型人才;第三,对外来专业信息人才的引入。

3 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 营造有利于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环境

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下,税务部门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税务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依靠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的大环境的好坏,而社会大环境的创建可从提升信息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干部的重视、提升各税收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以及加强高素质人员配置等方面入手。

3.2 树立科学税务理念

树立科学税务理念,应在信息化的要求与规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处理。当前税务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以职能导向为主的税务管理流程层级迂回且冗长复杂,应从管理的角度提升税务信息化的应用及管理水平,从而促进集约化管理的实现。换言之,就是要在税收信息流为导向的基础上,改造税收业务流程,进一步实现税务信息的收集、确认、传输和使用等各个流程的顺利运转。在信息流为导向的税务资源要素整合过程中,各个机构的职能及运行机制得到了优化,并通过分权制约的形式实现了对税源和纳税人的监控目标。

3.3 创建高效组织管理机制

高效组织管理机制的创建主要应以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扁平化和集约化的组织及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为主。

对于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建设来说,主要通过税务行政管理层次及冗余人员的缩减,建立起管理层次较少且管理幅度较大的组织结构,保证组织内部信息畅通并具有较好决策执行能力,减少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首先,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制度建设,在充分结合信息化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创立与信息化相应的岗位责任体系。其次,建设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包括数据管理办法、推广体系建设等内容。再次,利用数据信息,建立起量化的考核体系,并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改善当前的税务信息各自处理的分散局面,最终实现对整个信息流程的数字化控制。

上一篇: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