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2-05-31 03:36:44

谈谈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影响

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学生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重新审视和改革,无疑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体育课程改革目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有其相应的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但由于历史因素,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曾一度中断。近20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毕竟在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理论程度依然不高、无力指导实践、重引进轻继承吸引、研究主体单一、视野狭窄以及研究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客观地讲,2001年实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有人把它称之为“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实验、边推广。从教育发展周期规律来讲,新体育课程要避免“短期行为”的发生。如果急于求成,事先又缺乏深入的体育科研,没有广泛征求经常深入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体育教育专家以及热心于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的意见。体育课改就会缺乏明确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因此,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开始时,不少人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部分人提出来的,是某些主管领导的想法,言下之意是:体育课程改革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动力。广大体育教师从一开始就对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谈化运动技能教学”,“搞形式主义”、有的上体育观摩示范给人内涵不深,有做秀表演的感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体育教师在接触的体育课程改革初期,会遭遇到新旧两种体育教学形式的对比,及其所带来的相应冲击。中学校体育教师无一不提到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期间培训、讲座、学习变革等对他们体育教学生涯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

事实上,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个有“破”有“立”的过程,此次体育课程改革,改变的方面非常多,必然让体育教师无所适从,因为旧的教育观念已经打破,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体育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尽管其涵义有某种程度的游移,但基本精神明确后,就并不妨碍它具有组织一系列重要话题的功能,它所能展开的思想、话语和行动甚至比它的具体设计还重要。体育课程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能极大程度地冲击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并使教师在学生主体、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等认识上发生明显变化。

二、运动量是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合理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上体育课就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总之,体育课的运动量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以身体为手段,要有合理的运动量。

三、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特别是前面捉到的能反映人体素质的指标)的主要因素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和运动中缺少一定的运动负荷等。而这些问题又有着广泛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虽然体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体育毕竟不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唯一手段。增进学生健康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非体育一门课程可以包打天下。

因此,在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课程必须在它完成的“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回到它应有的轨道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目前而言,我们所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只是一种活动的口号和形式,而是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并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让学生活动得更自由、更自在、更开心、更充分,达到身心和谐、内外兼修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总之,我们只有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旗帜鲜明地举起“健康第一”这面大旗,并将其作为我们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课程,就能使之其真正成为“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和“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作者单位:海南海口市龙华区第十二小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导学、导疑、导练”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深化目标教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