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哈萨克族习惯法研究

时间:2022-05-31 03:34:00

清代哈萨克族习惯法研究

【摘要】哈萨克族习惯法是哈萨克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量史料,文章分别从社会组织、刑事、民事等方面对清代哈萨克族习惯法作了详尽介绍,并指出:作为哈萨克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习惯法在维护哈萨克族固有的生存范式及维护其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清代 哈萨克族 习惯法

哈萨克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起,其相关记载便不绝于各类史料。公元十五世纪中叶,白帐汗国分裂为诺尕汗国与乌兹别克汗国,1456年加尼别克汗与克烈汗率领哈萨克部众向东迁徙至楚河到塔拉斯河一带,建立哈萨克汗国,正式形成哈萨克民族。公元十八世纪中叶,清王朝出兵消灭准噶尔割据政权,重新统一新疆,也解除了准噶尔政权对哈萨克各部的威胁,清廷在平定准噶尔政权时,乾隆帝曾敕谕:“若哈萨克人等投诚前来,将伊大头目酌量赴京入觐,赏给官爵。”①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哈萨克阿布赉汗正式表示归附于清王朝:“哈萨克小汗臣阿布赉谨奏中国大皇帝御前:臣自祖额什木汗、杨吉尔汗以来,从未通中国声教。今只奉大皇帝谕旨,加恩边末部落,臣暨臣属,靡不欢忭。感慕皇仁。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于鸿化,永为中国臣仆,伏唯中国大皇帝睿鉴。”②清王朝在对哈萨克族乃至新疆其他民族的治理上,采取了“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即并不直接干预其部族内部事务,继续沿用哈萨克族固有习惯法。乾隆帝曾谕令:“仍依尔旧俗,各安游牧,庶无扰累。”③哈萨克阿布赉汗不胜欢欣,奏曰:“大皇帝仁恩不改我等制度,更为感戴。”④十八世纪末起,沙俄趁清王朝国力衰弱之际,大肆侵略蚕食我国新疆大片土地,并要“人随地归”,使得哈萨克族成为分居于中俄两国的跨境民族,因此,沙俄对哈萨克各部的殖民统治对哈萨克族习惯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哈萨克族习惯法概述

哈萨克族习惯法多来自于哈萨克汗国时期的几部著名法典,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哈萨克民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行为规范。

在哈萨克汗国历史上共有三部著名法典。第一部《哈斯木法典》得名于法典的制定人,即哈萨克汗国的哈斯木汗。其主要内容包括:财产法:关于解决牲畜、牧场、土地诉讼的规定;刑事法:关于杀人、抢掠人口和牲畜、盗窃等刑事犯罪的规定;民事法:关于婚丧、嫁娶等礼俗和节日、庆典等方面的规定;兵役法:关于组建军队的相关规定;使臣法:关于挑选使臣的有关规定。使臣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熟悉各国情况,能言善辩,精通外交礼节等。⑤

到哈萨克汗国额什木汗统治时期,额什木汗又对《哈斯木法典》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额什木汗法典》,其主要内容为:可汗有权制定适合于自己汗国的法律;巴图鲁应当勇敢出征并战胜敌人;比应当专设办事机构;尊敬有知识的人。⑥

17世纪末,哈萨克汗国头克汗为适应当时已变化的社会、经济情况,对以往的两部法典重新作出重大修订,将《哈斯木法典》的五项条款增加为七项,故被称为《七项法典》,其主要变化是一方面强化汗王的统治权力,另一方面也引入一些反映伊斯兰教义的条款。

此外,沙俄侵占了大量哈萨克民族的土地,为维护其殖民统治,沙俄在哈萨克族固有习惯法的基础上并根据其统治需要,制定并实施了《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法规》,也对哈萨克族习惯法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组织习惯法

根据哈萨克族系谱,哈萨克族整体上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在哈萨克民族的传说中,三个玉兹是在15世纪左右,由汗国的贾尼别克汗主持下划分的,其中大玉兹的祖先是别克阿尔斯;中玉兹的祖先是阿克阿尔斯;小玉兹的祖先为江阿尔斯。在清代文献中,大、中、小玉兹被称作“右部”、“左部”、“西部”。亦有分别称之为“大帐”、“中帐”、“小帐”。

在玉兹之下,又分别由五个社会组织构成:A、阿乌尔。这是哈萨克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一般由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几户或十几户构成,每个阿乌尔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目哈什阿乌尔、玉素英阿乌尔、建克西阿乌尔等。每个阿乌尔均有一位阿乌尔长,哈萨克语称之为“阿乌尔巴斯”,阿乌尔长是由那些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威望且经济上较为富裕的牧民担任。其职责主要为安排本阿乌尔的生产生活事项,也负有调解内部成员间纠纷的职责;B、阿塔。它是由七辈以下的数个阿乌尔组成,阿塔的首领一般由各阿乌尔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被称为“阿克萨卡尔”;C、乌露。由十余个阿塔构成,一般一个乌露的成员都具有同一个祖先,乌露拥有本社会组织共有的游牧地和墓地,成员之间相互负有血亲复仇的义务,乌露的首领亦由成员间所公推,被称之为“乌露巴斯”;D、阿洛斯。由几个乌露组成,即部落。其首领被称为“比”,“比”一般由各乌露选举产生,一般为能言善辩、机敏多慧,熟悉哈萨克习惯法之人,其职责主要是解决哈萨克族内部各项民刑案件,协调各氏族之间关系:E、兀鲁思。由数个阿洛斯组成,兀鲁思较之前述社会组织,其血缘色彩较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其首领被称为“苏丹”。“苏丹”只能由汗的宗室子弟等“托烈”(贵族)担任。

除上述哈萨克族固有社会组织结构外,清王朝在一部分入境内附的哈萨克部众中还设置了扎萨克旗制。1766年,乾隆帝谕令:“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派员弹压,日久人众,即可编设佐领昂吉。”⑦在清代文献中,这部分哈萨克人被称为“投诚哈萨克”。在塔尔巴哈台所属的巴尔鲁克、斋尔一代共有投诚哈萨克一千余人,被编为佐领(牛录),属额鲁特总管管辖。

刑事习惯法的主要罪名

杀人罪。杀人者必须偿命,尤其是平民杀死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但在哈萨克族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等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公职人员。因此,为被害者讨还公道、惩治凶手的责任多由被害者氏族部落的成员共同承担,即采取“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方式加以报复。若为过失杀人,则可以通过赔偿,即支付命价来解决。这种命价制度还具有人身等级差异的特点。如男子的命为全命,杀死男子者需要向受害者家属或其所属部落支付命价二百匹马(一百峰骆驼或一千只羊),女人为半命价,只需支付男子一半的命价即可。如果被害者为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则凶手所支付的命价必须加倍,例如杀死苏丹者,需支付为普通人七倍的命价。

伤害罪。依哈萨克习惯法,伤残他人身体属于犯罪行为,当受处罚,但是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一般亦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赔偿金加以解决。如伤害他人两只眼睛,赔偿全额命价;伤害他人一只眼睛,赔偿一半命价;伤残他人一双手,赔偿全额命价;伤残他人一只手,赔偿一半命价。其他类似的伤害行为也依情节轻重分别支付一定数额的命价。

侮辱妇女罪。在哈萨克习惯法中,侮辱有夫之妇或抢走他人妻子、姑娘都被认为是侮辱家族乃至整个氏族名誉的严重犯罪,罪犯当处死刑,也可以通过缴纳赎金免除死刑,改处以鞭打等处罚。

抢劫或盗窃他人财物罪。哈萨克民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牲畜是其最重要的物质财富,因此抢劫或盗窃他人牲畜的行为属于重罪。如在抓捕盗贼的过程中,盗贼如因反抗而被当场杀死者,杀人者不需赔偿命价。在捕获盗贼后,失主有权不经过审判而直接抽打盗贼六十鞭,盗贼在六十鞭内死亡者,失主亦无需赔偿命价。此外,盗贼还必须归还盗走的赃物并支付被称为“九罚”的罚金。

刑事习惯法的主要刑罚种类

死刑。一般为吊死或石刑等,如《西西伯利亚吉尔吉斯人法规》第一条规定:“背教和渎神者用石头打死,若他们未被杀,则为共同体开除。”第八条规定:“有人听闻渎神之事而不向上报告者应处财产刑—二十七头牲口,如彼不能支付罚金则被吊死。”⑧

罚金刑。这在哈萨克刑事习惯法中较为常见,几乎在各类犯罪中均可适用。其中最有特点的当属哈萨克族的“九罚”制度。“九罚”分为三种:“大九”。罚以骆驼为首的九头牲畜,即一峰骆驼,带子的母马二匹,三四岁的马四匹;“中九”。罚以马为首的九头牲畜。即五岁马一匹,三岁马二匹,二岁牛两头,羊四只;“小九”。罚以牛为首的九头牲畜,即牛一头,两岁牛两头,羊三只,羊羔三只。⑨

牲畜踏身。即将受刑者全身捆绑后放置于地上,然后行刑者驱赶牲畜,多为牛马,也有使用羊群来回践踏受刑者身上。此种刑罚非常残酷,受刑者往往被践踏而亡,多适用于妇女与他人私通等罪名。

鞭打。这在哈萨克族习惯法中也是一种适用非常普遍的刑罚手段,如侮辱有夫之妇、通奸、不尊重王公贵族和部落头目、打人等都可以鞭打。但是对于各类具体犯罪应处以鞭打的数量事先并无具体规定,往往是由部落头目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临时加以确定。

压壁石。这也是一种颇具哈萨克民族特色的刑罚手段。一般是将两块羊膝盖骨放在受刑者的头额两侧,再绕以皮绳。随着皮绳的绞紧,膝盖骨便陷人头皮,疼痛难熬。⑩

民事习惯法

与物权有关的民事习惯法。一是土地制度。受古代游牧民族的氏族部落组织的影响,牧场等土地资源在哈萨克族习惯法中属于氏族、村社等社会组织共有。如作为哈萨克族畜牧业生产基本单位的阿乌尔,其下之牧场归属阿乌尔,阿乌尔成员共同从事畜牧业生产,并按季节一起转场。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这种形式上的公有制逐渐蜕化为大小封建主的私有制。

除牧场外,在七河和锡尔河下游一代的农业区则存在着封建土地所有权。这里的封建主不仅取得土地所有权,还取得灌溉设施和水利资源的所有权,尤其是深水井的私有。

二是动产所有权制度。在哈萨克族经济社会生活中,牲畜无疑是最重要的动产。如《汉书》记载,汉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乌孙“国多马”,“富人多至四五千匹”。哈萨克族习惯法承认并保护动产所有权,对于牲畜的所有权形式主要有氏族部落等村社共同所有和个人所有两种。如规定,发现遗失物或走失的大小牲畜者,须通知失主或所在村社部落头人,不得私匿,只可由失主处取得失物的四分之一或走失牲畜的八分之一的酬劳。为了定分止争,哈萨克民族还创造了用以区分不同所有人的印记。

与债法有关的民事习惯法。由于哈萨克族长期处于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其债权法并不发达,主要有买卖契约、租赁契约、借贷契约等形式。如哈萨克各部归附清王朝后不久,便开始了与清朝的互换贸易。哈萨克族以马、牛、羊等牲畜交换清朝的丝织品、棉布及瓷器、茶叶等商品。乾隆二十七年(1562年)九月至十二月,仅乌鲁木齐就交换马匹4200匹,可见这种频繁、大量的贸易必然离不开买卖契约的形式。此外,与封建主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租赁合同也很常见,如在有的地区原先为氏族、部落等村社共有的牧场逐渐为各级封建主所攫夺,成为其私有财产,而其他牧民如需要在该牧场放牧,需与该封建主签订租赁合同,缴纳租金,如在冬季牧场放牧,每一百只羊要交羊1~2只作为租金。

此外,哈萨克族保留了浓厚的氏族、部落的传统习惯,因此在债法中保留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制度,如日厄卢、茹尔特什厄雷克、乌麦等。日厄卢是指牧民如遇天灾等情况,失去牲畜或饲料,有权向本村社的其他牧民求援,而被求援的牧民有义务加以援助,否则以后该牧民就无权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茹尔特什厄雷克是指氏族或部落成员一旦无力偿还所欠债务时,其亲属或同氏族、部落成员则负有连带清偿的义务。乌麦是哈萨克氏族、部落成员在遇到一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时,有权请求本氏族、部落的成员无偿帮忙的制度。

婚姻习惯法。哈萨克族婚姻形式多为一夫一妻制,并实行部落外婚。但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存在一些一夫多妻的现象。缔结婚姻的形式较为多样,主要有父母包办婚、换门婚、抢婚、招赘婚和自由恋爱等。

在结婚条件上,哈萨克族通行族外婚,即同一个氏族内部是不允许通婚的,任何男子不能在本氏族内娶妻,本氏族的女子只能嫁给外氏族的男子。如果同一氏族男女通婚,其血缘关系必须超过七代以上,且还要七水相隔。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一般要门当户对,即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要大体相等。在结婚年龄上,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从幼年至十七、八岁均可以订婚,正如哈萨克族谚语所说:“十五岁是小毡房的主人。”婚约一旦订立,不得随意解除。

哈萨克族习惯法中没有离婚制度,因为男子在娶妻过程中需要向女方家庭支付大量彩礼、吃奶礼和成婚礼,所以妻子在婚后就成为男方全家的私有财产。即便是丈夫死亡后,妻子也要遵从“安明格尔”婚姻制度,即妻子需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属。

继承习惯法。哈萨克族家庭具有较强的父系家庭色彩,辈分最高的男性家长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最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因此,妻子死亡并不导致继承的发生,只能在丈夫死亡后,才发生继承的问题。根据哈萨克习惯法的规定,在财产继承上一般只有儿子才享有继承权,女儿无权继承,因为女儿在出嫁时,父母已送陪嫁,所以无需再分给其遗产。被继承人如果有数个儿子,除幼子外,每个儿子结婚时,父母即分给其一部分财产,父母的基本家业由其幼子继承,正如哈萨克谚语所说:“幼子是家庭的主人。”死者如无儿子,则由其兄弟继承,无兄弟的由其家族成员继承,如家族中无人继承,则由本氏族成员继承。

丈夫死亡后,除儿子具有继承权外,寡妻也有权继承部分财产。无论寡妻是一个还是二、三个,都只能继承遗产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作者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清朝对新疆地区的法律治理研究—以回疆为中心的考察”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C820124】

【注释】

①《平定准噶尔方略》卷8,第13页。

②③④⑦《清高宗实录》卷543,卷575,卷549,卷759。

⑤⑥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第364页。

⑧罗致平、白翠琴:“哈萨克法初探”,《民族研究》,1988年第6期。

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82页。

⑩牛克林:《新疆哈萨克族习惯法研究》,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5页。

责编/边文锋

上一篇: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探究 下一篇:“醉酒肇事”可罚性的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