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

时间:2022-05-31 01:17:01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

摘要:人防工程是当代建筑中的重要附属工程,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项就是人防设计,本文主要对人防工程中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如何不断改进人防工程设计,以保证人防工程能够发挥出防护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下室;人防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防工程是我国建筑和防空法明确规定的,对于高层建筑或基础深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建筑工程设计要求,而为了顺应国家政策,人防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人防设计成为整个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建筑本身来确定相应的人防工程等级,并根据相应等级来设计人防工程。

一、人防设计原则

1、对人防工程抗力级别进行确定

当代建筑中的人防工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在战时人防工程能够为专业队人员和一、二等人员提供掩蔽,为军队实施医疗救护提供场所,为战争用车和物资提供存储场所;二是在平时经济生活中,人防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等,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服务。而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主要是根据其在战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来确定的,相关防控工程规定,作为人员掩蔽场所的人防工程,其抗力级别应该在5级以上。因而设计人员在对人防工程进行设计前,应该首先确定该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尤其是对于作为战时车库、物资库以及二等人员掩蔽部的人防工程更应该注意抗力级别的设计和确定。但目前有些建筑工程为了节省投资成本,而将人防工程的抗力级别通通降到6级,这样就使得一些人防工程在遭遇空袭时由于抗力级别不足而导致人员伤亡或装备损失。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正确执行相关人防防护标准,这是保证人防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2、对防护单元、抗爆单元进行合理划分

人防工程在战时作用中的重要一点是防航弹,而对航弹的防护主要是将人防工程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这样在航弹击中人防工程时,由于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存在就能使弹片对人防工程的伤害大大减小,因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就成为人防设计中的重要一点。新实施的人防战技规定对于指挥工程和坑、地道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对于掘开式人防工程,当层数为2层及以上,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及以下时,地下2层及以下各层可不进行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元划分时要根据建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以免对地下室日常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3、人防出入口设计应满足战时需要

人防工程说到底是为作战时准备的防护掩蔽场所,因而其内部结构功能要满足战时需要,尤其是出入口的设计。人防工程战时出入口的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出入口的通道和门洞尺寸应按战时、平时的用途以及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尺寸综合确定,并满足设计规范中对最小尺寸的要求。对于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的战时出入口门洞净宽之和(不含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垂直式出入口)还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满足疏散宽度要求。同时战时出入口的口部位置还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密闭门以及门框墙等,对于有防化要求的人防工程还应设置防毒通道、密闭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滤毒室等,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人防工程建筑设计

1、主体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一般分为战时地下室和平时地下室两种,地下室在进行设计时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首先根据功能、抗力级别、有无防化要求及需建的人防面积确定结构体系,并划分防护区与非防护区、染毒区与清洁区,然后划分防护单元,并在防护单元中再进行抗爆单元划分。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备和内部设施应自成系统,相邻的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应为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墙,厚度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为了保证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相通可在隔墙的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密闭门,两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00mm。防护单元内相邻的防爆单元之间应设置抗爆隔墙,抗爆隔墙采用钢筋混凝土隔墙时厚度不用小于200mm,采用混凝土隔墙时厚度不应小于250mm,采用钢板隔墙时厚度不应小于10mm。当抗爆隔墙上设置连通口时,应在门洞任一侧设置抗爆挡墙,抗爆挡墙材料和厚度应与抗爆隔墙相同。另外,在清洁区和染毒区之间应该用整体浇筑的密闭隔墙进行隔离,并在染毒区一侧的墙面上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光。

人防工程的室内净高应满足战时和平时的使用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

指挥工程:房间净高≥2.8m,内通道净高≥2.4m。

普通人防:有人长期停留的房间净高≥2.4m,梁、管底净高≥2.0m;主干道2、次干道净高≥2.6m,连接通道净高≥2.4m,拱脚净高≥1.6m

车辆掩蔽部:梁、管底净高≥2.2m,并大于车高0.2m。

2、口部设计

当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大于1000m2时,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含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为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各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设置成不同朝向。当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 2,可设置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及一个通向相邻防护单元的连通口。对于指挥工程应设不少于2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其出入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2.0m,净高不应小于2.6m。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当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时,口部应有防倒塌堵塞的措施。

对于人员掩蔽工程出入口都设置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其中防毒通道是人防工程在战时的主要出入口,能够直通室外地面,因而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密闭门和防护密闭门各设置一道,并且在通道一侧设置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并将洗消间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到密闭门外通道的污水集中坑中,这样就能避免洗消间污水污染人防工程内部。同时在防毒通道内部设置相应的通风换气设备,保证防毒通道的通风良好。在防护密闭门外侧装设呼叫按钮,以起到防爆警报作用。对于密闭通道也分别设置一道密闭门和一道防护密闭门,并且在每个防护单元中设置独立的进风机房和滤毒室。进风机房与滤毒室相邻,与室内清洁区相通。进风机房设置在清洁区,滤毒室设置在染毒区,滤毒室与密闭通道之间设置一道密闭门,这样能够防止滤毒室中的毒气流入到人防地下室中。另外,在对人防工程口部进行设计时,还应该在排风口和进风口处设置扩散室和防爆波活门等装置,以消除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同时在防毒通道、洗消间、滤毒室以及密闭通道等处装设防爆波地漏,防爆波地漏与普通地漏不同,它具有防爆破波的作用,在开启状态时能够将人防工程中的污水从地漏中排放到排水管道中,而在地漏关闭时,则能够隔绝人防工程,使人防工程处于密闭状态,同时还能够分散爆破带来的冲击波。

3、 柴油发电站

指挥工程、一等和二等医疗救护工程、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各类人防工程均应设柴油发电机房,机房应远离指挥、通信、人员休息用房。机房及配套的储油间、水泵间、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固定电站还设有变配电控制室,机房与控制室之间设置密闭隔墙、密闭观察窗和防毒通道,防毒通道内设置简易洗消设施、水池或水盆,并应设地漏。密闭观察窗除应满足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甲级防火窗的性能要求。

4、平战功能转换

人防工程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平战功能的转换,设计师在设计人防地下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下室平时功能和战时功能的双重性质,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设计措施来完成平战转换。但也要注意,对于指挥工程不得进行平战功能转换;对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下列部位也不允许平战功能转换: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排烟口的防护设施,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或构件,防爆波地漏,防爆波清扫口,给水引入管和排水出户管。在平战功能转换中,对于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可以采取临战封堵的方法。战时封堵的孔洞、密闭隔墙、抗爆隔墙等周边结构混凝土均应预埋钢板。为战时而设置的房间和设施(干厕、水箱、抗爆隔墙、给水点等)均在设计中预留位置,并在临战时完成。

结束语

人防工程在当代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人防不仅具有战时防空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和生活功能,在当代建筑中发挥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战备效益等多方面效益。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设计时一定要遵守相关防空规定,按照相应的防空等级来设计人防工程,综合考虑,这样才能保证人防工程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用来。

参考文献

[1] 顾渭建,冯丽,王静.人防工程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下)[J].中国人民防空,2012(12).

[2] 涂莉.结合实例探讨人防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3] 徐敏,武成杰,朱明辉.人防工程中简易洗消间的设计[J].防护工程,2013(03).

[4] 丁骞,张艳艳.关于人防地下室设计几点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04).

[5] 曾团铭.关于人防地下室设计的一些分析[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02).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总结 下一篇:大跨度128m连续梁混凝土徐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