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时间:2022-05-30 11:27:19

蒙汉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摘要】蒙汉双语教学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进行应用,不仅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人才,更是为了进行蒙汉双语教育,以此可以有效解决蒙语来源生直接进入汉语学习时,会造成的语言障碍问题。本文针对蒙汉双语教学在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探究。

【关键词】蒙汉双语教学;高职学校;护理专业

内蒙古通辽职业学院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该学院的蒙古学生居多,尤其是蒙语来源生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蒙语来源生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障碍,特别提出了蒙汉双语教学模式,并投入了实践研究。

一、研究内对象、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实践研究的对象是通辽职业学院的高职护理专业中的蒙语来源生,将其组成蒙汉双语实验班。

(二)研究意义

在通辽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大多为蒙古族学生,而且蒙语来源生在逐年增多,在未实行蒙汉双语教学之前,学院总会将蒙语来源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安排到各个班级中去,不使用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措施,直接进行汉语教学。经过调查得知,蒙语来源生被分入各个班级进行授课后的学习情况、学习质量、学习成绩都很差,蒙语来源生中有80%的人需要通过补考甚至是重修才能获得专业学分,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的质量。进行蒙汉双语应用的实践研究是为了使蒙语来源生的“蒙汉兼通”成为他们发展的优势,而不是他们发展的障碍[1]。

(三)研究方法

在蒙汉双语实验班进行蒙汉双语教学时依然采用国家标准教材,但是教师是通过蒙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进行授课。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 在蒙汉双语实验班增设汉语基础课程

蒙汉双语实验班的学生的语言特点是:一是,蒙语口语表达、书写以及应用不存在问题,但是蒙语水平高低不一且有地方差异;二是,汉语表达、书写以及应用能力差,需要通过蒙语与汉语双管齐下,但主要问题是口语表达方面。所以为了符合蒙语来源生的语言现状,蒙汉双语课的设置本着由简到难的原则,在第一学期设置了汉语基础课,要求任课老师尽量讲解与护理专业有关的知识点,来提高蒙语来源生对基础汉语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具体做法为:在课堂中让学生多提问题,多写作业,纠正学生在写字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中不讲难理解的问题,要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并将难于理解的内容进行删除。在护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理论原则,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来解决蒙语来源生汉语差的问题。再有就是在第一学期到第三学期均开设现代蒙语课程,到第四学习开始开设蒙语应用写作课,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来解决蒙语来源生蒙语水平高低不一且具有地方差异的问题。

2、 在蒙汉双语实验班增设专业解析课程

专业解析课是以护理专业教学的特点为依据开设的,在大二的护理专业学生会开始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此在蒙汉双语实验班增设了专业解析课,具体的做法为:在每周周末开展专业解析课,来分析、解决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本周所学的专业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护理专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在蒙汉双语班增设人际沟通课程

人际沟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解决蒙汉双语班学生的汉语识写能力差的问题,在进行人际沟通课程时,要注意对字与词要加强训练,通过人际沟通课来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以及汉语语感,上课内容主要为对精彩片段和经典文章的欣赏,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研究结果

(一)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意见

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意见,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办法来征求学生对增设的课程以及采用蒙汉双语教学来进行护理专业知识教学的意见。经过统计学生意见问卷得出以下结论[2]:一是,97%的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都会认为增设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课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护理专业知识理解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二是,99%的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认为在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中采用蒙汉双语教学,可以有效的克服与患者交流出现障碍时的尴尬与胆怯心理。三是,97%的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认为通过对增设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实习和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且使他们的护理操作技术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四是,所有蒙汉双语实验班的学生都认为可以接受现在采用的蒙汉双语教学法。

{二}蒙汉双语实验班各项考核考试的成绩结果

蒙汉双语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蒙汉双语教学学习,其思维变得活跃,而且汉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进行护理实践模拟的时候,能与患者及时准确的交流和沟通,与患者相处融洽、关系良好。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应用蒙汉双语进行朗读,以及赏析中外名作,并且在汉语写作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可以很好的书写蒙汉双语护理病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蒙语标准音水平测试中,蒙汉双语实验班的学生参加这个标准音水平测试的共有75人,其中,有22人获得一乙证,有49人获得二甲证,有4人获得二乙证,通过测试率为百分之百。在参加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蒙汉双语实验班的学生有68人参加,其中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有85%[3]。充分说明了蒙汉双语教学班的学生,蒙语水平的标准性和汉语水平的标准性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有着显著的提高。

三、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蒙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护理专业的学科知识复杂而又抽象,在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蒙汉双语教学来进行。二是,通过开展蒙汉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得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护理操作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三是,通过蒙汉双语教学,蒙汉兼通生的就业实习趋势非常好,是各医院优先选择的对象。四是,蒙汉双语教学是蒙古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对整个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造成直接影响。

结束语

在高职护理专业中采用蒙汉双语教学法,通过教师与蒙汉双语实验班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蒙语和汉语的表达、书写水平,而且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拓宽了他们以后就业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尹玉华.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中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J].神州,2011,23:101.

[2]尹玉华.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方法及重要性[J].神州,2011,26:133.

[3]尹玉华.蒙古族地区高职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08:47-48.

上一篇:卵巢癌患者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 下一篇: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