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时代中“老字号”品牌的文化资源开发

时间:2022-05-30 08:21:26

创意经济时代中“老字号”品牌的文化资源开发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如今这个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中,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力,“老字号”企业应该借助创业产业强大的推动力,发掘自身有效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拓展自身的品牌竞争力、提升品牌附加值。

关键词:创意经济;老字号;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84-01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现代市场机制冲击的愈演愈烈,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与增长动力发生了巨大变革,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对物质要素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日趋减少,生产成本、劳动时间、市场供求变化不再是决定商品价值和价格的主要因素,对精神创造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的自觉保护挖掘、利用与开发,成为提升商品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即:伦理、文化和经济在经过长期的分离后终于走向融合,尤其是文化的功能和意义被人们重新认识,并逐渐与经济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和推动经济的重要的主导要素。

一、老字号”品牌的价值挖掘和文化包装

老字号”品牌作为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人文见证的,许多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其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大部分的“老字号”企业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视觉系统,虽然从现代企业形象视觉系统设计的理论来衡量显得并不完善和规范,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特定的视觉与情感符号,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影响力还是很强大的。因此,“老字号”企业应该重视其品牌文化,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企业形象的理念整合其形象资源,形成规范、完整、优良的品牌视觉形象的系统设计;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发掘和利用“老字号”的文化资源,以此作为其形象重塑的基础,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自觉融入时代风尚,在文化创意经济的框架下开创发展的新局面,为“老字号”企业创造更多的品牌价值。

如今,消费的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对感性、个性与体验的追求,对于品牌精神内涵的需求越来越高,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也就在于此,由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构成的情感体验不但是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品牌资源,也是“老字号”产品超越产品功能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心灵体验和情感回味的重要附加值。

二、“老字号”文化资源的市场运作

“老字号”的文化资源有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两种。其中,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以物质的形态存在的“老字号”的经营场所、器物工具、历史建筑,以及与其相关的名人故居与纪念馆等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老字号”的经营理念、传统手工艺,以及相关的风俗文化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甚至已经成为了当地风土文化的象征符号和情感依托。如果能够将这些文化资源置于创意经济的发展框架中进行深入发掘,通过有效的创意驱动,利用休闲体验、旅游观光、文化制造等多种形式,进行商品化经营开发,这既有利于拓展“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渠道,衍生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新市场,为“老字号”企业注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和品牌魅力,又有利于推动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老字号”思考并实践探索的。

文化资源在如今这个创意经济盛行的时代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本和生产资料,具有极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推动力。“老字号”企业基于自身文化资源的优势,不但要力求对于其文化资源在艺术审美上进行发掘创造,也要注意文化资本在产业轨道和市场规律中的运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再生。如: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如果我们解构其内容,会发现其不仅讲述了一代奇女子徐长今的励志动人的故事,围绕全剧还展现了朝鲜民族的餐饮文化、医药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宫廷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元素,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故事情节互相渗透融合,在剧情展开的历史故事、文化细节,甚至观看者的民族情结的共同渲染中完成文化制造和传播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并且,它们还被作为产业元素被纳入产业经济中,进行文化创意经济的内容再生,影响到韩国饮食文化制造业、旅游文化制造产业、礼仪文化制造业、医药文化制造业、服饰文化制造业等等一系列的产业制造与运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推动价值。因此,在如今全世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老字号” 企业的文化资源蕴含的能量不可小觑。

“老字号”的发展和传承是发展民族品牌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管“老字号”现在的境况如何,它们都处在了面对创意经济巨大冲击的挑战和考验时期,“老字号”品牌一定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积累,从现代的、历史的、民族的、世界的各种角度去发掘创新,通过符合现代审美和产业规律的表达方式和创意手段激活文化资源,增强“老字号”品牌的表行李、形象力和吸引力,完成文化经济链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敏.文化与经济的整合:商品价值建构的生态视角[J].中国软科学,2003.

上一篇:论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下一篇:让儿童的绘画“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