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教师该怎样做

时间:2022-05-30 01:20:06

网络时代教师该怎样做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网络朝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掌握网络学习的特点(内容信息化、学习自主化、平等协作化、思维创造化);第三要尽快实现教师角色转换;第四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网络时代;信息技术

一、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和人文精神,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

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主张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而得知识,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强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落后、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打破时空限制,不断更新知识等。现代教育特别强调KNOW-HOW(指作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和KNOW-WHO(关于知识来源的知识)两类知识的重要性。相应地,教学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若在现代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信息日益增多、知识迅速更新的网络时代,将推动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因此,做为教师,我们必须具有未来意识,以超前的目光,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未来,必须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面向未来,把为未来社会培育人才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才能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反之,势必被时代淘汰。

二、其次要掌握网络学习的特点

特点一:内容信息化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所实现的是信息的共享,并且在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包括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的教材),通过互联网,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使处于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能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

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具有信息化的特征。

特点二:学习自主化

Internet能将任何类型、技术选择和活动范围的网络链接成为一个巨大多媒体信息库。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特点和意愿,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地点,自我控制学习进度,进行自主性网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可通过网络进行主我测试和自我评价,从中检验自己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谁知主体潜能,增强学习主动性。整个网络学习的进程都是学习者自我驱动、自我主导的,通过网络自我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切实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方式自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在网络朝代获得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

特点三:平等协作化

传统的学习形式一般只在相互认识的人中产生有限的面对面同步交流,交流对象的范围小,且更多的是一种单向的、一对多的交流。网络极大地扩大了交互范围的时间和空间,相隔万里的异地交流能在瞬间完成。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网络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在线问答等方式向世界各地的提供网络服务的优秀教师提出问题和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学习者的疑惑能及时地得到多位教师的解答。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投入教育活动,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交流、对话、感染成为教育活动发展的基本方式。交往关系更趋平等、宽容与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

由于个体学习者,对问题认识的广度、深度及对事物理解都受到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那么协作学习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Internet通过网络互联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交流时空无限扩张。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个人都是整个人类认知和文化系统中和一小分子,因而需相互协作,才能获得成功。每个学习者在网络中都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人合作,这种平等的地位大大增强了协作的有效性,更有利于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特点四:思维创造化

网络结构的开放性,多元性为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使人的思维得到激活,从中演化出创造望和能力。网络形成的多维度可能性空间,使学习者能从中设想可能的或不存在的世界,许多现实中难以目睹的现象,都能图文并茂地呈现眼前,为学生发挥想象,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表象基础。学生通过电子阅览、交流查询信息获取资源,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网络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的范围。

三、要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网络时代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应实现角色转换,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教师在传授获得间接知识;然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主体地位得到增强,更多的是自主性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教师角色和和为方式必然发生转变。

网络学习中,“网”为环境和基础,“学”应为核心,“教”更多转化为导。网上有大量信息滑经过处理,对处于探索阶段的学习者而言,难以辨别,无法选择,从而造成思维混乱,还可能由此对网络学习产生恐惧感。因此,网络学习者依然需要一些“闻道在先”的教师指导,通过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的导航和引导,能避免学习者少走弯路,使之能正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层次,并为构筑自己的知识框架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可见,在网络学习中,教师主要工作不再是直接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更当是扮演网络信息“起航员”角色,进行的是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开发网络课件、引导学生开展网络教学研究等工作。

教师如果能在网络朝代快速成功转换角色,就能把握教学的主动权。

四、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开展信息技术课,这是贯彻“三个面向”、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举措。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具有信息技术应用更是责无旁贷。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中的重要一项。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够,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太少。往往是要上公开课了便请电教老师捉刀,赶制出一个课件,有的甚至还得要求电教老师时刻准备救场。这样肯定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我们理解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是包括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教育工作和终身学习和手段,这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是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面向未来、创造未来。即积极自觉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的运用教学原则和规律,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浅议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