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7 11:43:24

浅议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人类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数学既是科学的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无疑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之一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们首先要了解数学阅读的特点。人们习惯上认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其实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是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而对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而数学本身的特点又决定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以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自觉性,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去阅读数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予介绍、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在教室的黑板报里以吸引人的方式经常陈列或张帖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师示范如何阅读

数学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努力借助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当教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时,教师最好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每当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还可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让学生学会略读和精读

所谓略读,就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拿到一本新书后,首先要看本书可分为几大章,每一大章又可分为几节,每节又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各自讲述的是什么问题,每一个问题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等等,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略读。

所谓精读,就是对根据每一节课的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逐节、逐段、逐句地阅读。此时的阅读,就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必要时要分析它的句子成分,记下疑点、难点,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要小角度、有针对性地弄清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联系、内涵和外延。另外,细读时要注意归纳整理,分清主次。即哪些是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等,哪些一定要掌握,哪些要了解,哪些要应用,哪些知识点与以前的有联系或区别,哪些可以引伸、拓宽,并且要求学生理出知识结构、掌握基本技能及数学思想方法。

四、要加强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数与形的转换及读写结合的阅读训练

数学教材中,数学符号、图形较多,有时用很多语言才能说明白的地方,几个数学符号或一个图形就可以解决问题。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步骤、解题方法、数学思想、知识结构框图等,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五、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教师应将数学阅读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才翻开数学课本,教师没有重视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学或复习完某一章节或单元后,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的基础上,自己进行知识总结,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理解的问题,并及时阅读理解和弥补。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咀嚼、消化、组织整理,反复推敲,融汇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条理清晰,概念准确。

数学学习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不可能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获得成效。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探究。

上一篇:网络时代教师该怎样做 下一篇:大学英语阅读中的猜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