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租赁行业网络的规模经济性分析

时间:2022-05-30 11:09:21

汽车租赁行业网络的规模经济性分析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 汽车租赁行业作为网络型产业中的新生代产业,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内主导企业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网点布局,但却不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汽车租赁 网络型产业 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6.4 文献标识码:A

网络作为一种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一些明显的系统特征;同时,其本身节点和链路的构成状态及构成体系又决定着它在结构上具有互补性和可分割性。网络型产业,为具有物理网络基础设施的产业,即它们都有从生产设备到用户端服务所需的网络设备,并按照一定的组网方式将该项服务的所有用户联结起来,形成功能完善的网络组织。

然而不同的网络型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又具有特异性,本文从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入手,对汽车租赁行业网络规模经济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汽车租赁行业的规模经济,应该包含范围上的规模经济和经营上的规模经济。

1国内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较大汽车租赁企业已经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消费者能够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汽车租赁。然而,没有一家企业实现经营上的规模经济。作为网络型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汽车租赁行业中的异地还车费用居高不下,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不便。神州租车公司,作为国内汽车租赁行业最有实力的企业,同样也不存在经营上的规模经济。例如,由神州租车石家庄桥东区北国商城益友百货店网点取车,14天后在北京鸟巢店还车,异地还车费用为854元,按0.1L/KM油耗计算,石家庄至北京的距离为392km,取当下97#油价为7.34元/升,实际由北京驾车到石家庄油耗为288元,再加之一天的租赁费用90元,人工费用(在此计100元),费用不足500元。然而租赁公司给出的价格实在高的有点离谱。假如由石家庄租车在深圳还车,异地还车的费用高达4000元―6000元之多,根据计算异地还车实际提供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看一个国外的例子:在华盛顿取车,两天后在纽约机场还车,两地之间距离为364km,却没有任何的异地还车费用。

2汽车租赁行业的规模经济特性

2.1汽车租赁行业租赁网络的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汽车租赁行业作为一个网络型产业,当区域内节点之间的用户不断增多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正外部性。两节点之间车流相互抵消,较少甚至消除异地还车费用。随着用户基数增加,往来于两地之间的车辆就会增加,消费者a在甲地取车在乙地还车,而消费者b正好希望在乙地取车在甲地还车,这样就可以消除乙地还车费用。如果没有异地还车费用,单项车流可能会因此变大,进而可以一次性的将车辆送回原地,降低异地还车成本,每个消费者所必须承担的成本降低。消费者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其他消费者所必须承担费用,称之为汽车租赁网络化经营的正外部性。

2.2经营性规模经济节点发展速度较快

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密切关系,经济发展良好的区域率先开展汽车租赁服务,并引领全国该行业的发展。如果区域某些节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出行需求,那么该区域节点之间将率先出现异地还车服务其费用一般较低甚至无异地还车费用。然而对于出行需求较小的节点之间,汽车租赁企业将采用相应的手段来限制该节点之间的异地还车业务,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沉没成本。在美国,很多地区的异地还车费用可以免除,而对于系统设计内不存在经营性规模经济的节点间异地还车,将会收取非常高昂的费用。例如,美国道乐租车,加利佛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三个州之间以及佛罗里达州境内不需要任何异地还车费用,但是美国很多区域需要收取高昂的异地还车费用。这在使得本来具有经营性规模经济的节点,快速发展的同时,抑制了不具有经营性规模经济节点的发展。

2.3范围性规模经济与车辆租赁行业交替推拉关系

在区域汽车租赁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之后,消费者希望得到更加快捷的服务流程,能够实现异地还车等服务。发展较好的企业,将受到消费者需求推动,开展网络化的服务。当汽车租赁企业在全国形成网络以后,就会出现范围性的规模经济,拉动消费者的需求。在消费者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产生区域性的经营性规模经济,此时又会极大地拉动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汽车租赁行业网络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将出现该行业与规模经济交替推拉的关系。

2.4汽车租赁规模经济效应调整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变化

从形式上看,汽车租赁行业的规模效应同一般规模经济效应的不同体现在一般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连续性量化调整,而汽车租赁行业只能呈离散性与跳跃性调整;同时,这种离散性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同时递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晨阳,网络型产业的网络效应与一般规模经济效应的特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胡志兵,可分割性与不可分割性对网络型产业自然垄断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3] 姜琪,网络型产业的有效竞争研究―以中国陆路交通运输业为例[J].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

上一篇:进一步促进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思考 下一篇:工务职工培训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