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

时间:2022-05-30 05:33:16

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

摘要: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完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呼唤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担保市场乱象丛生,不少担保公司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深圳担保集团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以期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两方面,对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机构 可持续发展 盈利模式 解决思路

一、引言

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完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介入,弥补了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度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机构的出现和担保业的发展,对于银行扩大信贷对象的范围、提高贷款的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方面资本市场呼唤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担保市场乱象丛生。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不少担保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息揽储、高利贷的情况;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违规拆放贷款,挪用资本金和客户保证金谋取更高收益等不规范经营现象;银保合作渠道不畅,小型担保机构难以拓展银行贷款担保这一主业,转而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甚至提供违规担保,畸形发展;有些民营担保机构不从事企业贷款担保,反而热衷于短期拆借、资金运作和投资等其他业务。这些问题凸显出来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问题,这种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学者也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总结,如孙劲松、唐维明提出现阶段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四大梗阻——优质客户选择难,业务经营受限制,风险补偿不到位,风险议价能力低。综合上述专家学者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来看,盈利模式一直是影响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存疑

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于2010年3月8日联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20%,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根据以上规定,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对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盈利模式进行测算

根据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度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工作情况报告》的数据,2011年底深圳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法人融资性担保公司有76家,平均净资产1.8亿元,平均担保规模8亿元,平均在保余额为5亿元,平均净资产放大倍数为2.8倍。如果按担保收费每年2%进行测算,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指标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根据表1的测算,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纯融资性担保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7%,实际上几乎无利可图,难以维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由表1可知,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5倍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7%,而净资产放大倍数能够达到5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目前也是凤毛麟角,绝对是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了。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10倍时,理论上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1%,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委实值得重点关注。

(二)对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加以测算分析

假设某担保机构的净资产为1.8亿元,将其中的20%用于风险投资(按年平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10%计算,注:考虑到资金空置率等因素),20%用于委托贷款(按每年利息收益为10%),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盈利的模式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的总的净资产回报率在4%以下。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占净资产40%的情况下,理论上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限为10%,实际中个别的优质担保机构可以做到6%左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低。担保行业内普遍对担保的盈利模式存在较大的疑虑,认为盈利空间太小。因此股东的投资意愿薄弱,整个担保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社会资金开始流出本行业投入其他盈利水平较高的行业或者违规经营从事违法的民间借贷,担保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性发展受到限制,间接也影响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简析

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型问题的解决,深圳担保集团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深圳担保集团作为深圳市政府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十二年来,累计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864亿元,担保规模、总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30%。2011年底,深圳担保集团贷款担保总额203亿元,在保余额95亿元。 深圳担保集团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水平高、品牌优势保证了规模效益

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支廉洁、严谨、高效、专业的骨干队伍,倡导“讲敬业、讲贡献、讲创造性劳动”,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简单文化。这种“简单”集成了管理模式上的简捷与集约,简捷产生了速度,集约产生整体力量。对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业务处理能力强。

由于自身运作规范,深圳担保集团的品牌得到了广大银行的认可,与全市二十六家银行(总行、分行级)建立了合作关系,银保合作渠道畅通。十二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通过深圳担保集团担保的企业都能够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较高业务水平和品牌优势,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大批质量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深圳担保集团服务中小企业过万家,100%为中小企业,超过80%的中小企业客户属于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大部分为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符合政府产业导向,这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使深圳担保集团的规模效益显著。

(二)优异的风险管理水平

深圳担保集团能够创造出优良业绩的关键是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紧紧抓住风险管理这个纲,自主创建“四全”风险管理体系,即“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方法”,培育并形成了与担保高风险相匹配的,以风险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全”风险管理体系获得深圳市、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深圳担保集团运行十二年的累计代偿率仅为0.01%,风险控制水平多次创融资性担保保机构风险控制水平最佳新纪录,成为首家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的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创下第七届“广东省企业创新纪录”及“深圳企业新纪录”。

(三)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

深圳担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大胆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通过业务品种创新,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融资性担保与非融资性担保的结合、主干业务与外延业务的结合、批量化产销与规模化经营的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融资服务,大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传统的贷款担保到最新的中小企业债市融资担保,每一个新的融资产品都为深圳担保集团开辟了新的源泉,同时深圳担保集团通过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风险投资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形成了对担保主业的有益补充。

深圳担保集团通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提供标杆和范本。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深圳担保集团的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以下分别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两方面来进一步阐述上述指导意义。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1、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积极发挥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经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规范经营、认识到长远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股东思想源头加强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应该合法公平开展行业竞争,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共谋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内部业务管理及统计制度,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自觉接受社会及行业监督,共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3、严格把控风险。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化,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规范运营,有效减少风险代偿的发生,实现机构持续发展。

4、注重信用形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在银行、客户、社会面前树立起规范、严谨、诚信的自身形象。

5、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从业务品种上进行不断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种类多样的担保产品,并拓展担保外延服务,拓宽盈利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坚持管理体系创新,努力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风险补偿机制,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提供风险补偿金,畅通风险补偿渠道。

2、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推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贴机制,例如,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应急性补贴改为常态性补贴,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补贴力度,以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服务面积和规模。

3、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税收减免,以及两项风险准备金税前提取等优惠政策。

4、实行差异化监管。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监管上的适当宽松,例如:对风险控制水平高、信用形象良好、规模较大的优质担保机构降低二项准备金计提比例。

5、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为地区担保机构通过多层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

五、结论

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目前存疑较大,值得重点关注。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途径是: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规范经营、严格把控风险、注重信用形象、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

同时,只有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空间,增强其盈利能力,才能刺激股东加大投入、持续增资,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进而提高行业的市场透明度和竞争水平,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更有力地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子初.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1,(8):90-92

[2]叶小玲.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扬州为例[J].金融纵横,2011,(12):29-33

[3]左光耀.亿元以下担保公司仍难与银行开展合作[J].金融经济,2009,(4):43-44

[4]李东卫,李文杰.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新会计,2010,(2):53-55

[5]孙劲松,唐维明.制约欠发达地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的四大梗阻亟待消除——以宿迁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0,(3):71-72

上一篇:试析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电厂煤炭采购订货优化策... 下一篇:煤炭企业集团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对财务管理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