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写作

时间:2022-05-30 05:20:48

浅谈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写作

【摘 要】在媒体形式多种多样的今天,众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只有不断提升采、编、播各个环节的质量,才能发挥广播媒体的特色,本文对提升广播记者采访写作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述。

【关键词】广播;采访;技巧;特点

广播电台是以电波为载体,传输有声节目的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体。它除了采用的是语言和声音的形式来对节目内容进行传播外,并没有其他的辅形式.在多样化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当今时代,只有将采集新闻、编辑新闻与播报新闻等环节的质量提升上来,才能将广播的特色发挥出来,进而吸引住一批忠实而稳定的听众。广播记者是伴随社会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的记者队伍,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汽车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各类讯息蜂至,新闻类、综艺类、交通类广播及时、娱乐、快捷特点使之已经成为社会群体相互连接的桥梁。

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广播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到无处不在的境界,电视等媒体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广播记者更加专业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媒体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闻广播记者需要提高对自己个人素养和水平的要求,要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责任感。

新闻采访过程并不是提出问题,记录回答那么简单,更在于如何将基本信息扩充,延展,阐述事实,挖出逻辑链条。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是记者对事发现场和人的观察、感受,这就是新闻人常说的“用眼看、用耳听”的感性认识。第二是对所得材料的研究分析,这是记者对新闻素材的取舍,用“心、脑”思索的理性认识。第三就是记者采访中最原始、最常用的提问,它是“手、眼、心、脑”并用,因为新闻现场情况复杂多变,时常发生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这就要求记者在这稍纵即逝的时间里,随机应变、机智、深刻地发问,由此可见,在采访的三个过程中,提问是广播记者最基本、最关键的采访技能,所以,这里就采访提问着重谈一谈。

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的合称,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最能体现新闻记者职业活动特点,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而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下面将就采访前的准备、策划工作,采访中的提问、语言思维等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其一、提前谋划、准确到位。在新闻采访现场、新闻当事人,报纸、电视同行,各界群众等,无数双眼睛、耳朵在看你听你问什么,怎么问。在这关键有限的时刻,记者准确的提问,被问者圆满地回答,才能使广大受众获得满意的信息。

其二、角度独特,思维开阔。在新闻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同一件新闻事实、同一个采访对象,几家新闻媒体或几位记者同时采访,其结果却各具特色,水平高低不同。有的平平淡淡、陈词老调,有的却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其差别就在于每位记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便是记者智慧和经验“功夫”的展现。

总的来说,记者的采访技巧不是有某个公式某个规律在那的,这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事情,记者的采访技巧需要记者因为时间、空间、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技巧来完成采访的任务,需要时间需要很多人的经验不断地填补进去,这绝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广播稿是广播中各种不同报道总的来说,记者的采访技巧不是有某个公式某个规律在那的,这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事情,记者的采访技巧需要记者因为时间、空间、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技巧来完成采访的任务,所以本文所论述到的这些方面也是很有限很片面的一些方面,需要时间需要很多人的经验不断地填补进去,这绝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体裁的统称,它包括新闻、通迅、录音报道、广播谈话、配乐(音)广播等报道形式。这些报道形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播给人听的,因此,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些共同要求。我们竭尽全力办广播,搞“村村通”,目的是让千百万广播听众听懂听好,受到教育和影响。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等的共同努力,而记者写好搞件则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因此,广播记者应该精心研究广播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广播宣传的规律,不断磨练写作素养,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效果。

因此,根据上述我们写广播稿,就应该在坚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根据听众的要求去写作。

第一,以具体形象的事实说话。要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枯燥的数字,力求使听众听得懂、摸得着。也就是使理性的东西形象化,抽象的具体化。

第二,要写的短小精悍。短是一切新闻作品的共同要求。广播稿更要短,表现在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三个方面。简洁更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高追求,我们理应时刻铭记海明威等中外语言大师的谆谆告诫。

第三,通俗易懂。这仍是从听的角度提出的,报刊上的文章看不懂,可以停下来琢磨,直至懂了再接着看;广播一听即过,如果哪个词、句没听明白,便无法补救。通俗绝非庸俗,语言要通俗流畅,要写“话”而不是“文”,应尽量少用行话、专用词和术语。

第四,采用谈话体体裁。广播稿应当写的象谈话一样亲切、自然、口语化。目前,各电台己经开辟了这类节目,如谈话类主持人节目,但还做得不够。这方面应当向“对外广播”,“对台广播”的同行们学习,他们的文稿出来十分“甜美”,而我们为何对自己的听众那么“生硬”呢?总之,广播稿的最终标准,只有四个字“上口顺耳”。

总之,广播记者的采访与写作素养,是靠自身的不断磨砺而形成的,事业心、责任心、恒心、信心是我们广播记者的精神支柱。时下,新时代对广播媒体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这有待于我们“广播人”携手并肩,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广播之路上探索前进。

上一篇: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会计信息与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