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挥档案服务“两个率先”的作用

时间:2022-05-29 09:54:28

积极发挥档案服务“两个率先”的作用

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做好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在服务中心、助推“两个率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仓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广阔发展空间。太仓市档案部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以创新谋突破,以管理求规范,以作为赢地位,推动档案事业取得了跨越性发展。

优化环境,以共识凝聚档案事业发展合力

太仓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档案事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理念,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营造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1.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近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把档案建设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内容,纳入五年规划和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并将档案工作列为基层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先后出台了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机关搬迁中档案处理、档案接收工作、政府信息公开送交、档案安全管理、退役士兵档案管理、拆迁安置档案管理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规范和推进了各项档案工作。市人大定期组织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形成了长抓长管的长效机制。

2.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坚持将档案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与地方经济增长同步。“十一五”期间,市财政累计拨款2100多万元,其中数字档案馆建设、安保设施等专项资金共500多万元,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数额高于中央财政拨款数额,档案保护经费每年每卷都维持在3元以上。同时,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重点倾斜。在档案局增设了信息技术科并增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设立“机关文档管理中心”。建立了城厢镇档案馆、地税档案中心、现代农业园区档案中心,落实镇(区)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根据档案事业发展需求,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

3.强化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社会发展和档案建设需求,适时开展档案人员上岗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夯实档案从业人员业务根基。目前,在太仓市档案局本科以上学历和业务型人员均达到90%。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用人机制,实行中层干部轮岗和竞争上岗,注重民主推荐、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相结合,畅通档案干部内部与外部交流和提升渠道,档案局连续5任副局长全部由局骨干提拔产生,近5年每年都向外输出人才,有效激活了档案队伍的内生动力。

4.构建生动开放的外部平台。充分利用“文化百村行”、“文明太仓”、“社科普及周”等活动,宣扬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成就。通过电台、报纸等媒体开设《档案时空》、《档案春秋》、《如歌岁月》等专栏,每月出版《太仓档案》,充分挖掘普通百姓关注的历史人物事件,展现档案所蕴藏的博大魅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太仓档案渐渐揭开了“藏在深闺”的面纱,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由机关走向社会,形成了尊重档案、保护档案、利用档案的良好风尚。

解放思想,以创新提升档案事业发展动力

太仓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持续推进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努力打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事业根基。

1.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档案馆。档案馆是一个地区档案事业发展最直接的载体平台,是一个城市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太仓市委、市政府投入近8000万元,建成一座11000平方米,汇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等功能的五位一体公共档案馆。馆内配备电子监控、自动报警、温湿度控制、综合消防、档案集成网络和安保巡控管理系统,充分体现安全性、发展性、社会性、开放性、文化性。在规划设计、设施配备、安全防护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有效发挥档案工作信息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和档案保护等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6月,太仓市档案馆以高分通过国家一级馆测讯

2.全方位强化档案安全建设。档案安全始终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太仓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档案安全管理的意见》,对全市档案安全工作提出要求。档案馆积极利用档案科研手段,开展“档案实时安全管理系统”的探索与建设,在馆内实现了实体档案的安全监测和区域定位,并与CK报警、温湿度管理、红外报警等新馆建筑智能化管理相结合,开创了档案安全管理的新平台。同时,档案部门联合公安、保密、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重点档案保管单位开展了档案安全专项检查,促进档案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3.科技化引领档案信息化发展。太仓积极走科技兴档之路,立足高起点,紧跟新形势,加快档案信息化发展。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发了“数字档案馆室系统”,全市机关单位、部门档案室通过电子政务网,与档案馆实现了在线归档、在线查询、在线利用、在线检查等各项功能。同时,档案馆馆藏档案全面实现数字化,进馆单位档案全面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覆盖全市400多家单位,全市机关、乡镇全部建成数字档案室,国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全文数字化全面推进,并逐步向村、社区延伸。建设了容量为66T的电子数据备份中心,为基层单位提供档案数据实时备份服务,已累计备份档案全文数据达1500万页,容量近30T。

4.共建共享档案资源体系。加强档案资源整合,探索档案馆室联动是实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太仓结合行政中心建设契机,成立了全省首家具有机构编制的机关文档管理中心,对全市进驻行政中心机关单位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创新实践了档案“实体集中、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让退伍士兵、独生子女、婚姻、优抚、伤残、工商歇业等民生档案提前进入档案馆,建立了74个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实现民生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档案部门与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建立了婚姻登记档案远程共享,率先实现婚姻档案的实时联动,形成“两个窗口、同一资源”的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全市婚姻档案的利用效率。

发挥优势,以服务凸现档案事业发展魅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档案价值、展现档案工作魅力之所在。太仓档案部门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不断拓展档案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使档案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实现价值、促进发展。

1.服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建设现代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部门依托丰厚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挖掘档案的文化内涵,不断放大太仓文化品牌,

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太仓市历史文化档案陈列馆,以档案的视角全方位展示太仓历史文化特色和亮点,逐渐成为推介太仓的新亮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档案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建设了青少年科普馆、沙溪文史馆、太星村史馆、双拥展示馆、健雄校史馆等一批专题馆,编辑出版了《古娄丹青》、《金仓墨缘》、《洪泾往事》等档案编研精品。先后在上海、安徽、深圳等地举办宋文治艺术展,在太仓、常熟等地举办娄东・虞山书画联展,在中小学举办“励志青春,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开展“太仓农村民居、民风、民俗摄影比赛”,组织太仓历史名人字画参与世博会展出等,进一步提升了太仓文化的感召力。

2.服务民生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了人口流动、身份变换、住所变迁以及各种社会纠纷,使得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紧密联系的各种资料、文书、证件等信息资料倍加珍贵,相关档案服务需求日趋强烈。太仓通过打造开放、便利、优质的档案查阅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在档案馆设置了查档服务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区、开放档案阅览区、电子文件阅览区等档案资料查阅区域。提供开放档案、政府公开信息资料的自助查阅,全程电子化窗口查阅,快捷高效的网络查阅等服务,年均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利用1.5万余人次,为群众了解政策、解决纠纷、落实待遇、学术研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探索开展档案查阅服务进基层,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民生资料查阅点,方便群众利用民生档案。在村、社区推广政府公开信息、民生档案信息送下乡活动,更好地服务民生。

3.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基层档案管理体制,加强档案规范化建设,让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档案工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太仓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基层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了一批基层档案馆、档案中心,强化了基层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全市各镇、各行政村档案工作全面实现规范化建设,全市交通、社保、水利、教育、土地、城建、民政、教育等系统下属单位档案工作全面规范。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殡葬档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拆迁安置档案等涉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和长效管理。

4.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为繁荣太仓港建功立业”的活动热潮中,档案部门及时调整重点,加强对全市重点工程项目、港区开发、规模企业等领域档案工作的服务指导,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支撑保障作用。对全市重点项目档案实行100%登记备案和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太仓港二、三期工程和武港码头、万方码头等项目通过交工验收,按时建成投运。对重点企业开展档案规范化服务,指导太仓电力企业档案工作全面达省三星级以上水平,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华能电厂档案工作达省五星级标准,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生产积极发挥作用。在“千名机关干部下千企”活动中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规范建档,为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

上一篇:打牢基础的基础 下一篇:《金陵十三钗》里的南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