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

时间:2022-05-29 11:05:04

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

题目

枭(猫头鹰)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你同意鸠的意见吗?人是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来成全自己,或者采取其他办法呢?请以“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

(福州一中期中考作文试题)

题目解析

首先,在行文之前,学生要弄懂这段文言文材料的意思和寓意。

枭遇到鸠,鸠说:“你要去哪里?”枭说:“家乡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声,所以我要向东迁徙。”鸠说:“你(若是)能够改变自己的鸣叫声,还可以;如果不能改变鸣叫声,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仍然会讨厌你的鸣叫声。”

这段文言文材料寓意丰富。在此处,我们取用的寓意是:如果在生活中,你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那么“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是我们在审题过程中发现的第一个角度和论点。

接着我们再看题干,“还是应该改变环境来成全自己”,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第二个角度“改变环境来成全自己”。接下来“或者采取其他办法呢”,这里就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好好儿构思一下,有哪些非常规的角度,有哪些能让老师眼前一亮的角度。在这里举一两例,譬如“要想改变环境,首先要改变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才有可能改变环境”“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只有明确的论点还不够,行文时,语言要有分寸、要严密,道理要说得清楚、透彻、辩证,要能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论据要典型,叙述和分析论据要扣题。在阅卷中,我们从学生作文中发现的普遍问题有:论据不切合题意,“改变自己要勤奋”,于是举例大谈勤奋;偷换概念,把“改变环境”(更换生活环境)写成了改造自然环境、环境保护,甚至写成不安于现状;把“改变自己”写成提高个人修养,等等。

例文

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

文/张颖华[福州一中高三]

“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而每个“自我”又是那样的独一无二。“环境”与“自我”并不总如钥匙和锁那样般配,人生在世,往往需要改变。但我们如果一味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到头来就会迷失在“环境”的迷宫中,成了“环境”奴役下失去自我的机器;而一味地意图更改环境来成全自己,将全部过错归咎于环境,又会使自我中心主义极度膨胀,更加与环境格格不入,最终也只能“三迁”“六迁”“九迁”而不得其所。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自然已经教给了我们:沙漠中的“骆驼刺”,为了适应环境而生长出长达几十米的根须,最终把生机和绿意带给了茫茫沙海;看似毫不起眼的地衣,努力覆盖在环境恶劣的裸岩上,最终风化了岩石,演绎了从寸草不生到欣欣向荣的奇迹。

所以有时候,改变自己是为了适应环境,也是为了学会改造环境来更好地成全自己。

被“丢弃”在荒岛二十余年的鲁滨孙,为了在岛上生存下来,做了不少的努力和改变。在文明社会里的所有,对荒岛求生来说一文不值。鲁滨孙适应了荒岛环境,同时又用“文明人”的姿态改造它。二十七年后他回国时,荒岛已俨然成了一个有房有田地还有仆从的庄园。鲁滨孙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自己,但他又何尝不是在将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更改为符合他自己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环境呢?“环境”与“自我”本就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牺牲其中一个去成全另一个是不明智的做法,最终也不会收到预期的结果。

曾经有一个苦恼的女孩,询问爸爸如何才能与同学朋友相处。爸爸煮沸了一锅白开水,扔进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胡萝卜软了,鸡蛋硬了,只有咖啡豆,煮出了满锅的清香。在面对一个你可能不满意的“大环境”时,你是选择做一味适应它而失去自我的“胡萝卜”,还是拒绝它并用冷漠包裹和成全自己的“鸡蛋”,抑或适应了环境并给环境带去香甜和快乐的“咖啡豆”?

如果你只是因为自己与环境无法契合就丧失或过分注重自我,终究只能走向不受欢迎的极端。“环境”和“自我”这对兄弟,不需要谁百分百地让步;都退一小步,就能煮出一锅咖啡豆的香甜。

考场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值得称道的是,论点“改变自己是为了适应环境,也是为了学会改造环境来更好地成全自己”,既鲜明又有深意。这样的论点在临场发挥时,其实很难找到切合的论据,但是这个学生却想到了:“骆驼刺”生长根领是为了适应环境;看似不起眼的地衣。最终风化了岩石,是为了成就自己;同样,鲁滨孙在荒岛二十余年,由文明人到野人再到文明人的过程,不也诠释着同样的道理?

另外,语言方面,既有精彩的句子,如“‘环境’与‘自我’并不总如钥匙和锁那样般配,人生在世,往往需要改变”“最终也只能‘三迁’‘六迁’‘九迁’而不得其所”;又极为严密,论点与论据都是在“有时候”这个前提下展开的,而结尾深化了主题,将二者具体化了的关系,推向无限的可能。

(王嘉)

上一篇:奔跑鼓掌皆风流 下一篇:圣乔治的召唤